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震灾害因其不可预测性、突发性以及巨大的破坏性,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地震作为重大的应激事件,不论对受灾群众、医护救援人员还是媒体工作者来说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这种应激反应就会变成应激障碍,会给受害者造成长期的、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地震灾害对于不同群体危害的影响程度不同,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灾后的心理重建,使受灾群众尽旱脱离灾难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表现、评估及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形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在身心、精神、认知以及行为方面均有所表现,因此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理照顾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本文考察了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阶段性和年龄性特征,提出灾后儿童心理的康复与重建需要开展多层面心理评估,并着重分析了开展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康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辅导策略、活动方式以及服务技巧.  相似文献   

3.
宁维卫教授不久前赠我一本他的新作《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全书共5章16节,包括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处理、不同人群灾后心理反应与应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原则与技术、救援者心理压力的调适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团体心理辅导在灾后心理援助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灾后心理援助中,团体心理辅导是首选的高效援助方法之一.它具有主动性、支持性、稳定性等特征,对稳定受灾群众的情绪,协助其获得新的社会支持、学会新的应对方式,进而促进其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灾后团体心理辅导可采取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心理晤谈)、分享报告等方式,对灾后复课的学生,则可进行班级座谈,以帮助他们重建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5.
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使心智发展水平尚不成熟的幼儿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针对幼儿这一特殊的年龄群体,本文围绕幼儿心理危机的反应、心理危机的鉴别及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展开详细阐述,以便帮助幼儿尽快地从危机事件中恢复过来,从而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湖北师范学院2008级2178名大一新生进行了测量,旨在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应激状况,为心理干预(如心理辅导或咨询)提供依据和目标。结果显示:(1)总体心理应激状况:多数学生在一段时期内承受着中度偏小的心理应激;(2)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在生活、社交、发展、家庭等方面的的心理应激相对大一些;(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交方面差异不显著;(4)在专业类别和来源地方面,大学新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乐观主义在大学生应激与危机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学生生活应激调查"(SLSI)和自编"大学生乐观主义量表",从大学生中抽样441人,采用AMOS拟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直接效应模型中,生活应激对心理危机有显著诱发效应,乐观主义对心理危机产生显著干预效应;在中介效应模型中,乐观主义对生活应激产生显著缓解效应,并对心理危机产生显著干预效应。认为,乐观主义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和独特心理资本,其核心品质或资产是高乐观、高效能与低悲观、低失败。乐观主义在生活应激与心理危机之间具有缓解应激和干预危机的双向中介效应,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提供了实证参数和工作依据。  相似文献   

8.
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之一是侵扰性记忆,且重复体验。文章首先阐释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的主要特点,然后介绍关于其形成机制的压力反应理论、联想网络系统理论、双向呈现理论、情绪加工理论等,并从研究内容、实验方法等角度进行讨论。这些理论立足于个体信念、创伤理解意义、认知评价,创伤信息的新旧信息加工等,从单一维度到多个维度,逐步深入探究。其中压力反应理论源于心理动力学,双向呈现理论源于多重记忆系统,情绪加工理论源于认知的整合模型。近年来,一些神经生物学模型结合心理认知成分与大脑加工机制,探索脑部相关区域的激活与抑制,更好地诠释了PTSD的记忆形成机制。多数理论认为存在不同记忆的功能变化是PTSD记忆的形成原因。总之,这些理论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9.
国外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点介绍国外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结论,阐述了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缘起、目的和原则、促进受灾人员心理状态改善的策略。分析了危机事件压力管理体系以及危机事件压力管理在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情况与效果。研究表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和缓解灾后的心理创伤和创伤后障碍,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与危机干预人员是否受过专业培训以及危机干预操作是否规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1994年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掀开了我国心理救助的帷幕.十四年来,我国遭遇了多次大的灾难,直至5.12汶川大地震.我国的危机心理干预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从无到有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我国危机心理干预及现状、危机后的心理创伤及"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 Post traumatic disorder)、儿童是"危机心理干预"的主要群体等问题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11.
震后人群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在灾区及灾区之外的人们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应激反应.它不仅有滞后性,持续时间长,而且可能伴随当事人终生,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而要消除心理"余震",除介入及时外,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对汶川大地震也是如此.为此,必须充分发挥传媒的社会稳定功能,确保信息准确,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屏障;还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丧失亲朋者顺利度过悲哀历程,学会面对事实,寻求新的生活目标.此外,探索震后心理调适方法,鼓励震后人群进行自我情绪调整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对地震中的受灾者进行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心理援助工作呈无序状态、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援助缺乏系统和长期的规划、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进一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发展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和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对受灾者及其他人群进行多种形式和科学有序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应激反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激是由意外的刺激引起的紧张状态;从广义上说,应激可以以理解为不良刺激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现代生活的全方位、多层次、变化快而多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影响。而在应激下青少年可能会出现精神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致使社会适应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高职新生心理应激特征,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帮助。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1800名高职新生的心理应激特征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新生心理应激量普遍高于全国常模大学生;2男生在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3独生子女在量表各维度上的心得分有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倾向;4农村生源在发展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生源地学生的得分;5高职新生心理应激量在民族和专业上差异不显著。结论:高职新生心理应激受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自编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为工具,从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认知、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大学生心理压力缓解的途径、大学生对心理压力产生原因的认识、大学生对心理压力的归因等方面揭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的情感性特征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日趋全面,但是对于音乐教师的心理研究却相对匮乏。作为教师心理的重要研究部分,音乐教师应激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教师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本文就音乐教师课堂的应激表现及应激源的归因,探索音乐教师课堂应激心理自我调适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焦虑心理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包括教育体制问题、经济贫困、就业竞争压力、恋爱及性行为的不良影响、人际关系障碍,等等。高校可以通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帮助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缓解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90名大班幼儿为调查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法了解幼儿心理压力的现状、来源及其构成以及每种来源内部的具体分布,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以求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建议,并为研究我国幼儿心理压力问题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大部分幼儿都感受到了压力,幼儿心理压力源按比倒从高到低依次为:父母、同伴、社会、学生、其它、自己、幼儿团日常生活和教师.  相似文献   

19.
以"汶川地震灾区学生心理镜像"为材料,研究了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系统的结构特征,包括要素特征:闯入、嵌入和植入;关系特征:中断、崩解、重组;整体特征:涨落与巨涨落、跃迁、竞争与回复。讨论了研究这些特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问卷、个案采访、座谈等方式对某大学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