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前提和先导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以人为本价值观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人的现代化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以人的社会化为本的教育目的观、以师生为本的教育管理观。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明确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其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坚持以"现实的人"为本、反对以"抽象的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物为本";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反对以"人的片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价值诉求是坚持核心立场,实现人的主体性复归;坚持重在为民,实现人的价值复归;坚持持续提升,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复归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在逻辑体现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奠定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制为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指明了道路;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想的最终目的。深入研究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中得出以下三点启示:一是物质生产不能放松,要有忧患意识;二是改革要进一步深入,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三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又一个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满足人的全面价值的发展要求,关注公平问题,强调效率与公平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民的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历史沿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特征和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否定和超越.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思想道德教育应立足于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进而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文明是人文精神的制度保障。今天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其实质就是要弘扬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有赖于“以人为本”的政治制度的建立,这意味着我们的一切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和政治行为都要尊重人,从人出发,尽量减少异化,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同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人的科学认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把实践党的宗旨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统一起来,从操作层面指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途径。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推动主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和出版业的发展,出版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强化,而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出版产业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要在出版这块精神产业上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就需要把握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人文核心:“以人为本,传承文明,教化社会,鼓励创新”。  相似文献   

9.
论实践“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如何践行"以人为本"是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以人为本"就要以人的现实需要作为出发点,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准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践行以人为本的实践表明,不能脱离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外在的客观规律抽象地谈以人为本,尊重规律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探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不仅涉及到指导思想问题,也涉及到发展方式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创新探索问题,更涉及到实践中的理论到位问题.因此,从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外在的客观规律看,以人为本必须明确“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以人为本要以“个体的人”、“延续的人”和内在需求的人为本,这才是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所以,以人为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对出版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带来了全新的出版产品制作方式,有利于和读者进行直接沟通,同时培育了全新的出版产业发展模式。在数字环境下,我国的出版产业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可以很好地给出这一答案。其理论显示,一个产业要获取持久的产业竞争力需要四个关键的发展要素,即产业生产要素、市场对于产业的需求、相关和支持性的产业以及产业中企业的因素。我国出版产业目前处于一个产业过渡的发展阶段,在四个关键的产业发展要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要将数字技术融入产业发展内,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业所不拥有的多元化要素,已对民众的阅读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完善,数字出版将掌握出版市场更多的资源,也将带来出版界新的景象.现代经济竞争中,品质与产业大小是赢得市场的筹码,因此发挥内地内容资源和人口资源的优势,再发挥台湾在硬件及电子技术方面的优势,合作开拓两岸数字出版市场,将是两岸出版业界一场共赢的盛举.两岸出版业交流已进行20多年,携手数字出版的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3.
出版生态系统是出版生态学的重点研究内容。研究出版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是探索出版生态规 律,进而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促进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出版生态系统由出版媒介、印刷复制企业、发行网络、 出版管理部门、出版资源、读者群体和出版科研部门组成;其结构包括物种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出版生态系 统的功能包括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其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畅通。物种多样 性是系统结构稳定的基础,合理的、符合生态规律的结构则是系统实现其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出版的产业转型与出版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读者的地位不断凸显,阅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众“悦读”与“超阅读”现象出现,阅读的媒介形式拓展,阅读的文本形式变化,图片的视觉效果得到重视.对此,编辑主体要主动适应,并将之贯穿于编辑活动过程的始终,通过不断地自我调适,与读者建立科学合理的和谐关系.即进行读者调研,了解读者的结构与层次、动机与心理、现阶段的兴趣与需要、潜在读者与现实读者的布局等;分析、把握读者,制定具体有效的读者方案与编辑策略;方便、服务读者,实现编辑活动的价值目标;重视读者信息反馈,调整编辑主体行为,调节出版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高校报“报网合一”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校报读者群有限、出版周期相对较长等问题,提出了“报网合一”的解决办法。从高校校报“报网合一”的发展形式、优势、可行性三方面展开了论述,经实际运用证明,采用“报网合一”形式办高校校报既能保持传统纸媒介的特点又能发挥网媒介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出版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出版安全问题产生的外因是中国文化的不安全,内因是中国出版体制改革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出版安全问题的实质是文化安全问题,进而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出版体制安全、出版机制安全、出版内容安全、出版媒介安全、出版贸易安全.出版安全问题的战略就是要从战略高度制定出版安全目标、从体制高度审视出版安全机制、从观念高度增强出版安全意识、从民族文化角度营造出版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校对工作(包括签付印之前的校样照红)作为新闻出版工作的一个环节,因其是对出版物的最后把关,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关系到读者对出版物的评价,甚至可能因其出错使策划、编辑等工作前功尽弃,所以,校对在整个出版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一环节上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的全面介入已经带来了出版界的一次革命。对于社科期刊而言,计算机给作者以新的研究技巧,给编者以新的编辑模式,给出版者以新的发行渠道,给读者以新的阅读媒体,这一切都正在赋予期刊一个全新的面貌。这些革新虽然大多表现在方法和形式的层面上,但它们必将带来期刊编辑、出版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法显传》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求法僧游记之一,已被译成多种外国语言文字,特别是英文。但中国学界对《法显传》的英译情况了解不深,所述常有疏漏错误之处。基于此,着力向读者展示19世纪问世的4种《法显传》(1848-1886年)英文译本的具体情况,包括译者、出版机构、出版时间、译本特点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文学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而将中国当代文学推介给世界读者则是出版社的重要使命。重庆出版集团“重述神话”系列图书的出版实践,就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典型案例。“重述神话”系列图书最初出版是成功的,然而,它最终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尤其是在市场反应与读者阅读体验方面均未取得预期效果。通过探究重庆出版集团的出版过程和梳理所出版文本的学理性,发现神话叙事手法错位、媚俗式书写与民族性眼光匮乏既影响了“重述神话”文本的质量,更直接影响了作品的市场接受与出版收益。虽然“重述神话”系列图书的“走出去”实践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在学术机制引入、品牌塑造及文学的产业化转向等方面仍然能给人们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