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正义作为程序正义的代名词,来源于英国.它有两项重要规则,一是公平听证规则;二是排除偏私规则.我国行政程序立法有吸收自然正义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过程中,自然正义理念的宣传和普及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峰 《东方论坛》2010,(5):113-116
休谟把一切德区分为“自然的德”和“人为的德”。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着重考察了“自然的德”与“人为的德”的发生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在休谟看来,无论是“自然的德”还是“人为的德”,对于人或社会都有一种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快乐或利益,而正义作为一种“人为的德”,对社会无益是有益的,人们也正是出于这种利益的考虑才建立起正义法则,公共利益是正义的唯一源泉。休谟通过“自然之德”与“人为之德”的比较来阐释他的正义思想,进而确立了正义观在其道德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休谟从自我利益的角度论证了所谓政治正义的形成过程。他认为政治的自然义务并不产生于许诺 ,而是产生于协议 ,协议就是共同利益感。这种观点使休谟的政治哲学区别于社会契约论。休谟认为政治的道德义务产生于正义道德感 ,而正义道德感又以同情原则为基础。这种观点使休谟的政治哲学区别于功利主义。休谟实际上试图表明人类的共同利益感和正义道德感的进展对人类政治社会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休谟是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政治哲学在当代西方仍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休谟的正义理论体现了理性和情感的张力,他区分了正义规则的建立和正义感的愉悦来源,前者依靠的是理性,后者依靠的是同情。休谟主张正义是理性和情感的结合,但情感是决定力量,理性只是情感的奴隶。这种以情感为主以理性为辅的结合观没有给理性和情感恰当的定位,因此避免不了道德失范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玛莎·努斯鲍姆从文学想象中构建了诗性正义,以具有“畅想”和同情能力的诗人作为正义的裁判。然而,“诗性正义”所运用的想象与同情却让人质疑其对公共生活的适用性。作为诗性正义的理论来源,苏格兰启蒙思想回应了这种质疑。休谟和斯密这两位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在情感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经济、政治和法律的正义论,而“旁观者”、“同情”是这种正义论的关键概念。诉诸经济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休谟和斯密展现了公共生活中的社会秩序。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所构想的以情感为原点的社会秩序论,契合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理论传统。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可以从重视人情伦常的传统中发掘合适的理论,并汲取苏格兰启蒙思想中的道德情感论,在经济、政治和法律领域做出自己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休谟的著作《人性论》和《道德原则研究》的对比研究,指出休谟对人的道德本性的看法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总体上看,休谟认为人的道德本性处于偏私与同情之间;具体来看,休谟把偏私与同情看成是推动人类正义社会形成的两种基本力量。休谟对人的道德本性的看法的基本意义在于提出了两种看待社会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平原则下有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既是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命题,同时也关涉到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方法问题.运用这种基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个人进入政治社会后,作为政治社会组织的成员所应享有法律上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在政治社会的自然人、公民和国家之间特殊的关系.基于此,诺齐克作为权利的正义理论无疑是对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以及哈特的公平理论的反思和完善,从而使我们深刻地理解西方社会正义理论下的公平规则.  相似文献   

8.
论市场正义     
通过市场机制分配社会利益的规则称之为市场正义。作为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合理性,市场正义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市场正义自发地促进了个人自由、机会平等和社会公益的实现。然而,市场正义只是一种原始的、理想的经济正义,市场竞争导致了贫富悬殊、公地悲剧与唯利是图等道德问题。仅靠市场机制所实现的利益分配,不能直接达到较充分程度的公平合理,在某种情况下甚至还可能导致较严重的社会不公。因此,必须根据社会正义矫正市场正义的缺陷,以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
正义的实现要落实到财产权的确立与合理分配上.休谟提出,人有建立经济正义秩序的自然趋向.但对于经济正义秩序的维持则有赖于人的本性中的同情感.财产的分配应遵循最初占有、占领、时效、添附、继承的原则,而开源之法则在于进行世界贸易.休谟关于经济正义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阐明了社会应遵循的正义原则,并通过设置原初状态证明了他的正义原则。本文分析了罗尔斯独特的正义观及其对正义原则的证明。  相似文献   

11.
休谟的道德感是感受赞成与反对之情的一种能力 ,主要针对“道德善恶是由理性认定”的观点而提出的。休谟对道德感理论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他尖锐地批评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认为理性与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是 :理性指出手段 ,情感则选择目的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自然主义特性 ;其次 ,他视道德感为同情的产物 ,认为我们所赞许的对象不仅直接引起快感 ,同时也是有效用的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功利主义特点 ;再次 ,他视正义为“人为的”德性 ,主张正义的规则乃是人为的设置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
《正义的公平》一书在对中国文化传统、实际的公共政策以及管理领域内相关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仁学"的正义理论,并以此价值哲学框架作为探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与公平问题的理论基础。该书对正义观的讨论既吸收了西方正义理论,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观,更注重当下社会主义正义制度建设的实践,涉及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该书成果既是正义理论的一种创新,也为中国社会主义正义制度的建设与实践指出了可供遵循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罗尔斯宣言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尔斯所致力于的,不是经验地描述既有的制度允许或是不允许哪类行动,不是把任何给定的制度或行动当作现成的正义模型然后再对其他制度和行动予以解释和评价。罗尔斯关注的,是如何为制度正义、行动正义、动机正义乃至人格正义的结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提供合理解释和规范辩护。因此,当罗尔斯在他正义之思的开篇宣言里重点提及制度的正义问题时,他一定不是在漠视行动正义、动机正义或人格正义。相反,当罗尔斯强调正义的首要主题是社会制度时,他一定有更深的理由认为:要首先对关乎社会制度的社会正义进行建构式理解,才能更深地洞悉人的正义(行动的、动机的、人格的正义)。  相似文献   

14.
正义是个古老的词,在古代西方,它与公正、公平等具有同程度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古希腊传统正义观基础上,通过对奴隶主阶级统治经验教训和当时社会实践的总结,提出了其独具美德意蕴的正义观。本文围绕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从分配正义的原则及价值证明、分配正义与纠正正义之间的矛盾以及分配正义的局限性及启示等视角对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麦金太尔认为,休谟的同情是一种“哲学虚构”,因此他的正义理论的建构是失败的。文章在麦金太尔对休谟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从整体性和发展性的角度来解读休谟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16.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的制度和哲理问题。当代一些神经认知实验基本上证明,公平可能首先是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或者直觉,然后才是一种道德理性。演化博弈理论论证则表明,公平很可能是演化稳定策略,从而在长期演化中最后沉淀为人性。而交换公平在人类演化中具有特殊的"超越演化"意义——其能够整合多数个体的个人偏好和特长,使之能够为社会所共享,从而省却了长时期的演化时间。在综合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策略—→ESS策略—→人性(神经机制)—→自然法和实证法"的几个阶段才是公平的发展历程。据此发展历程,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休谟的"道德情感"、康德的"道德律令"以及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等均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统一,他们的学说都对公平的本质具有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义之思伴随着人类文明之思,从柏拉图、休谟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论到以尼采、马克思为代表的反道德论构成了正义史上的界分。也可以说,人类对正义的起源与本质的理解存在两条路线:一条是柏拉图的线索,也是延绵最久,目前仍在勃兴的道德论和伦理学的建构路线;另一条是尼采和马克思的反道德论的线索。但尼采既有反叛历史的意志,也充满着内在矛盾的妥协;只有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虚假正义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和正义史。  相似文献   

18.
论正义原则     
正义的核心含义是给予每个人应得的东西。正义原则合乎自然道德法规和社会实证法规两种规范 ,它是一种秩序原则、行为原则、分配原则和评价原则 ,它还涉及到代际正义和国际正义问题。它要求我们每位社会成员合乎正义地待人和为社会财富的增加作贡献 ,要求政府为我们提供一个正义原则践行的环境。正义原则的践行是一个机会平等原则、规则公平原则、分配公正原则等具体规则实行的过程 ,其践行的现状同其理想态还有相当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每位社会成员和政府要在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实际的努力逐步实现正义原则 ,使每位成员都能相近程度地享受到社会财富增加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不公平问题历来为人们所斥责,缘起于人们对社会不公平缺乏全面的认识,没有从社会历史视域中正确区分社会不公平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只有把社会不公平放在社会历史的视域中,我们才能认识所遭遇到的社会不公平可以在制度层面上区分为制度内的不公平和制度外的不公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不公平在社会历史视域中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20.
代际正义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便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分析代的概念以及代际正义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代际正义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罗尔斯关于代际正义的理论基础,用契约论学说论述了代际正义, 假设人们是在原初状态的“无知之幕”后进行公平的选择.试着对功利主义对代际正义的分析做了阐述,指出其在论证方面存在的缺陷,总结了罗尔斯对代际正义理论论述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