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楚巫觋可以分为官方巫觋和民间巫觋两种。官方巫觋包括楚王、巫官和宫廷中的歌巫、神巫;民间巫觋包括邑巫、私巫和游巫。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巫觋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但楚国巫觋依然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楚漆器作为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楚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其精良的制作、繁多的种类为世人所瞩目.文章主要论述楚地巫文化在漆器中的表现,并从楚漆器的造型和"崇凤主题"两方面来论证巫文化对楚漆器艺术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巫文化的风俗主要表现在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体现了巫文化的艺术特点,另有巫书、巫画、巫医等巫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巫术是道教的思想源头之一.道教的完整体系几乎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巫术的方方面面.荆楚文化是有着巫术文化传统的地域文化:楚人好鬼,楚国国力的衰落,某些统治者成了亡国之君,也与"务鬼神,信巫祝之道"有关;楚人风行巫祭活动,祭祀的名目繁多,祭祀的对象广泛;楚国巫术祭祀之风成就了楚国的巫学传统,<九歌>被视为楚巫之歌,楚人"信巫不信医"在并世各族中尤为突出,巫舞禹步也被楚人用于治病.从"武当"之名、武当道教的斋醮科仪、朝山进香、武当道乐等方面看,荆楚巫术文化是武当道教的一大源头,也是道教的主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5.
三峡巫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诠释了巫文化的概念 ,指出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其次着重从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阐述了巫文化的宗教 ;从巫风、巫俗、丧葬、禁忌等方面阐述了巫文化的风俗 ;从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探讨了巫文化的艺术。最后综合探讨了巫书、巫画、巫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曾将古濮蛮之地的湘西作为它的边陲战略要地 ,楚文化民间的一支即俗文化在此地的浸染流布是相当深刻的 ,并不因楚亡而消失。巫俗以楚为盛 ,楚文化及湘西文化都是巫风尤盛的附魅文化 ;巫与舞不可分 ,楚俗好歌喜舞 ,湘西成了歌舞之乡。湘西文化成为楚巫文化活化石的成因 ,是由湘西独特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即山重水复的封闭的自然环境、贫困的经济环境和宽松的人文社会环境所致。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种社会和历史原因,人们对"巫"、"巫术"及相关概念避讳尤深.但不可否认,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中,"巫"对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意义核心起着潜移默化的决定性作用."巫"对民间美术的介入,使民间美术具有了区别于非民间美术的社会性特点;"巫"对民间美术的介入,也直接生成了其独特的造型体系.  相似文献   

8.
楚"酂"地考     
楚"酂"地见于曾侯乙简、包山楚简之"酂君""酂路尹",是战国时期楚国重地.汉初萧何因功封酂侯,当因楚"酂"地而来,其家族袭酂侯至西汉末年;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酂或为侯国,或为县,位置不变.通过对《水经注·沔水》关于该段均口、谷城、筑阳等地理位置的分析,确认"酂"的位置在汉水东岸今老河口市陈家埠口村附近,考古材料也为此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在湘中古属梅山的地域内的民俗宗教活动中,人们对巫与巫术的信赖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时性原因。巫术及其宗教性规仪,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崇信巫觋也成了梅山道教的一大表现特色。  相似文献   

10.
楚俗尚巫辨     
楚人信鬼好祀之说由来已久,《吕氏春秋·异宝》、《淮南子·人间训》曰:“荆人畏鬼”,高诱注:“好事鬼也”。《汉书·地理志》曰: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王逸《楚词章句》亦曰:“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秦汉去先秦未远,且民俗民习具有“活化石”的特性,诸子之言当不是无稽之谈。降迤唐代,元稹诗又云:“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元氏长庆集》卷3)。及至近现代,特别是当代,不少学者更进一步将先秦时期的楚文化概括为“巫术文化”。但随着楚史研究的深入和楚文化研究的开展,我们认为对于“楚俗尚巫”这一提法,很有必要提到文化史的高度加以重新认识,并对如下问题逐一给予辨析和澄释:1、尚巫之俗在楚国产生、发展的阶段和时限;2、在楚国尚巫之俗的内部结构中,各因子和子系统的地位、特点及其来源;3、在楚文化的内部结构中尚巫之俗所处的层次。囿于篇幅,本篇拟按巫术构成的各项因子,首先完成对春秋时期楚文化中各相应部分的逐一考察。  相似文献   

11.
文章考察了“文化工业”这一关键词在中国的变迁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中国还不具备成熟的文化工业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引入导致了一场错位的中国文化工业批判.但是当进入21世纪后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工业后,“文化工业”概念却被置换成了“文化产业”,并衍生出如“创意产业”等相关的概念,正面肯定并服务于文化工业.文章借用了布尔迪厄的场域分析方法,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揭示出媒介文化研究场域的自主性正在削弱.  相似文献   

12.
论著、论文有三种现象 :第一种是复述 ,将前人或当代人的论点或观点拾来 ,作者不加褒贬地说一通 ,实际是拾人牙慧 ;第二种是综合各家的 ,作者自称主编 ,但并无新的论点、论证方法与内容 ,实是变相的抄袭 ;第三种是论者有其与众不同的个人创见、个人论点。周建忠的专著《兰文化》就是一部有真知灼见的论著 ,不是人云亦云 ,也不是总编与汇集。《兰文化》共分 1 1章。从兰花栽种历史诸说评述 ,兰花家族的类型与特性 ,兰花的鉴赏与品评 ,到兰花的语义学折射 ,名人效应下的“兰意象”发微 ,再到“兰文学”系列产品赏鉴 ,历代绘兰名画欣赏 ,历代“…  相似文献   

13.
西方"公民文化"之政治文化传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公民文化从古代、经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经历长期涵养涵育过程,其前提是公民身份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主政治曲折发展基础上的确立,其内容主要是在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下,公民自由、权利义务、民主和法治等政治价值观的树立.就其在各国的实现而言,至今离其理想诉求和理念要求差距仍很大;但从普遍可以借用、借鉴的概念、理念、意识、观念而言,值得认真研究,吸取其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其重视公民文化建设的经验也应引以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和因特网的影响,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愈来愈频繁,也给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了许多隐患。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中国文化,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色,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5.
虽则“文化兴国”蓝图已经初步绘出,但距实现尚任重道远.受马克斯·韦伯新教功能论启发,文章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着重考察转型过程中文化价值的功能聚合作用.其间,相关概念与命题的澄清尤为必要,如“文化兴国”及与之构成悖论关系的“文化中国”,即找寻失缺的“文化”——基于价值共识的理念精神才是“兴国”的前提所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为此也.  相似文献   

16.
安德烈·马尔罗于1959-1969年担任法国首任文化部长期间推行的文化政策旨在文化的民主化,即艺术的全民共享,他的施政纲要之一就是在全国各地方建立"文化之家",其任务也正是文化部使命所在,即"使最大多数的法国人接触全人类的文化精华,尤其是法国的文化精华;使法国的文化遗产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文化艺术创作,繁荣艺术园地"."文化之家"为法国民众创建了一个直接接触文化的平台,拉开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文化民主化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批判的同时 ,构建了其“后哲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 ,没有那一个文化部门再具有特权 ,哲学、科学、文学、政治等文化部门都是平等的 ,而且哲学只是一种教化哲学 ,其实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8.
“段子文化”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学理分析和社会调查的视角对“段子文化”的含义、兴起进行了阐述,并加以解析,最后为使”段子文化”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笔者又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和发挥乡村知识分子和文化能人在乡村文化中的孵育教化作用,是新世纪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和现实问题.来自乡村外部的“送文化”和来自乡村内部农民群众的“种文化”,虽然具有必要性和基础性,但相对于乡村文化的巨大需求和快速发展来说,都有局限性,需要乡村内部文化人才“孵文化”的有力支撑.以“孵文化”为枢纽,“送文化”“种文化”与“孵文化”相互配合,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长期以来把中国“龙”译为英文“dragon”。但由于中国“龙”文化和西方的“dragon”文化差异很大,导致了中西文化交往中不必要的误解。文章首先探讨了中国“龙”文化和西方“dragon”文化之间的差异,其次分析了目前翻译界对中国“龙”及西方“dragon”的翻译状况,最后从翻译过程、翻译的本质和任务及翻译中外域文化的可容性规范等角度指出了目前翻译的缺陷,并提出了合理的翻译方法,旨在为中国龙“正名”和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探索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