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体育消费作为人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增加而在不断增长,已慢慢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体育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该通过提高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转变居民体育消费观念、提升体育消费服务质量、加快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广大居民体育消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消费是我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居民美好文化追求的关键举措。以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均有利于推动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且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城乡异质性以及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我国1983—2012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可支配收入、教育水平、金融发展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长期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水平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454%;金融机构信贷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363%;可支配收入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在短期由正向转为负向,教育水平冲击和金融发展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负面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了扩大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居民的消费倾斜动机是引起经常项目余额变动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国居民在消费上相对较有耐心,倾向于将收入用于将来消费,则该国的经常项目余额就会增加;反之,如果一国居民在消费上相对缺乏耐心,倾向于提前消费,则该国经常项目余额就会减少.通过对我国经常项目余额与外汇资产净值进行协整分析,发现我国居民主观贴现因子大于世界市场贴现因子,因此我国居民相对较有消费耐心,这种倾向于将来消费的消费倾斜动机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8—2013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居民的消费平滑方式,发现这段时间内我国各省主要依靠省际风险分担和跨期消费实现消费平滑。其中,1978—1992年间各省利用跨期消费与省际风险分担实现消费平滑的几率较小,程度较低;1993—2013年间居民通过跨期消费与省际风险分担实现消费平滑的程度大大提升。进一步考察经济开放与金融发展对消费平滑方式的影响,发现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显著降低了1978—1992年间我国居民的跨期消费平滑能力,提高了省际风险分担能力,但在1993年之后,这一影响不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在两阶段对跨期消费与省际风险分担能力均无影响;金融发展程度降低了我国1978—1992年间居民通过跨期消费实现消费平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消费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居民在教育消费方面的投入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同,但教育消费社会认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危机.针对我国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现状,从社会的心理文化角度挖掘其影响因素,强调居民教育消费的心理行为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进而对我国教育消费的合理性、适度性发展趋势予以评价.引导我国居民树立合理适度的教育消费理念,为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居民具体情况,以一种划分居民储蓄阶段的分析方法,不仅考虑居民现期收入对居民现期消费的影响,而且侧重分析居民储蓄存量与居民现期消费的关系,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能够反映居民对住房消费价格需求的价格指数还没有真正建立。我国现行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居民住房消费价格具有不合理性,不能正确反映房价变化。房价的合理性应从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评价,重点关注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家庭首次购买房屋的价格,同时,在编制居民住房价格指数时,应引入民间合作,并设置不同层次的房价指标,使居民住房消费价格指数更具有客观性,从而更加合理地确定我国居民住房消费价格指数内涵。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发展高新技术 ,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增长的矛盾的关键。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 ,高等教育消费已成为居民的新一消费热点。我国应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充分满足居民高等教育消费需求 ,引导社会消费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居民预期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 2 0世纪九十年代始消费一直处于紧缩状态 ,自九十年代中期 ,政府连续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消费需求始终未能安全走出低谷。在改革中居民的不良预期对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运用持久收入假说理论测算了农村居民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并在此基础上,将持久性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总额进行回归分析以衡量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效应,并取其增加量的负值为消费者补贴等值对农村居民进行直接补贴,以此模拟农业补贴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实际效用。研究表明,农业补贴不仅能够显著性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加速农村居民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的过渡,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模拟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农业补贴转向的经济环境,并且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农业生产总值都能够满足农业补贴对财政支出的要求,然而事实上,我国财政支农比重不仅明显偏低,而且提升速度缓慢,财政支农政策与其实际执行力度严重偏颇。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国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现阶段,如何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以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可以发现财政支出部分"挤出"居民消费,居民收入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均是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北京社区居民的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5年4月对北京市部分居民的消费行为问卷的调查结果,通过OLS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比传统单位大院和新型商品房设区,在以前海北沿小区为代表的北京胡同社区中,对于“居民近一个月内到北京市商业中心购物、娱乐、就餐的次数”,居民年龄对其有显著负的影响,居民收入对其有显著正的影响;对于“居民每次去市商业中心购物、娱乐、就餐的平均花费”,居民性别对其有显著正的影响,居民婚姻状况对其有显著负的影响,居民消费的交通时间对其有显著负的影响。这些都表明北京胡同社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传统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变动分析*——基于ELES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ELES模型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进行了动态研究,分析得出: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娱和居住的基本消费需求增长更明显;食品、家庭设备、居住和杂项的需求收入弹性呈现下降趋势;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娱的需求收入弹性呈现上升趋势。家庭设备、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娱的自价格弹性相对较大,但各项商品的自价格弹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同时,需求收入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的商品,自价格弹性的下降趋势更为显著。各项消费品之间的互价格弹性总体较小,且基本表现为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卓越。然而,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却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特别是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持续降低。根据消费函数原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由消费结构差异表现的消费水平低下现象与收入分配的级差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继续扩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持续减弱的基本原因。因此,促使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和实现其公平化、合理化,是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激发经济增长动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提出了“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正是基于这一政策背景,研究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得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文教娱乐等生活消费需求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消费存在潜在需求,消费结构正在逐步趋向合理化。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大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标准消费人这一综合指标和我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消费函数中引入人口年龄结构变量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会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特别是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而趋缓。因此,为了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产生的影响,特此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居民消费观念落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产品市场结构不合理、信贷制度不完善等造成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为此,我国应采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青岛市个人信用消费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整个市场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凸现。分析青岛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总量及内部结构,可见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来自于消费者、银行和制度三方面。可采取的防范措施为:从银行自身角度建立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外部环境角度建立青岛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完善消费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健全消费信贷法律法规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个人消费信贷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随着业务的展开,贷款风险也逐渐显现。探讨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针对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与美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对比,提出构建中国个人信用体系的若干措施,如最大限度地发挥国策方针的指导作用,个人消费信贷发放模式专业化、综合化,改革管理和经营体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