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载的大心工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张载哲学中,心具有客观存在与主观活动、体和用这样的心性两重的辨证结构。张载的大心,就是"复其性"、"复其初"的"心"回复为"性"和"气"的方法,此乃一切工夫的核心。在张载看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界,正是通过大心实现的万物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寻求人生价值的安顿是张载哲学的一个主题。通过对张载哲学中太虚、神、气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讨论,张载对价值作安顿的思想线索是:"太虚"虽只是"气",但其品格乃乾健不息,至诚无妄,故能使万物生生不息。但人秉气有偏,故圣人须与天下人同忧,即所谓"天人交相胜"。  相似文献   

3.
张载哲学本体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一个研究热点。张岱年和牟宗三分别代表了其中的两种研究范式:在张载哲学本体的判定上,由于对"太虚即气"的不同理解,张岱年认为是"以气为本",牟宗三主张"太虚为本";在张载哲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定位上,基于各自的"三系说"系统,张岱年认为张载属于宋明理学"理"、"气"、"心"三系中的"气本论",牟宗三则视之为"性"、"心"、"理"三系之"性体"系的渊源;在哲学体系建构上,张岱年体现了"接着"张载、王夫之气学讲的哲学自觉,建构了唯物的新气学体系,牟宗三由"太虚神体"的心性化取向,着意于道德的形上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清初江南无锡儒者华希闵所撰的《正蒙辑释》,是站在朱子哲学的立场上,对张载《正蒙》一书的注释.从该书可见华希闵对张载哲学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张载关学在清初江南地区的跨地域影响.在本体论上,华希闵主张"气有聚散,而太虚之体无聚散",清晰地区分了太虚与气这两个概念.在人性论上,主张通过变化气质的工夫,使纯善的天地之性在人身上彰显出来.在工夫论上,认为自我反省和去除恶念是培养德性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罗光以其"生命哲学"的立场研究和阐释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在对张载哲学的诠释中,他强调张载哲学重在对人精神生命的探讨,围绕精神生命的形上基础、化育方式和最高境界提出了新见解.首先,罗光指出张载哲学中的"太虚"是从本体层面上讲,而"太和"是"太虚"变化之道,表现为体用关系,"太虚"作为形上本体又与形下之气沟通进而化生天地万物,由此阐发了精神生命的形上基础.其次,罗光认为张载提出关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重人性论,解决了人性善恶的问题,在此前提下,罗光分析了"穷理尽性"和"存神知化"两种精神生命化育的方式.最后,罗光将天人合一视为张载哲学思想的顶点,并以《西铭》为文本依据,从万物相通、天人一体的层面论述了人精神生活的至善之境.罗光对张载哲学所作的现代诠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虚气相争是张载哲学研究中的突出问题,而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则在于诠释过程中的范式缺陷和理论内涵分歧。只有紧紧把握张载哲学思维和表述方式的特点,准确理解张载整个思想的主题和整体,并运用内涵一致的哲学诠释范畴,才有可能消弭不必要的争论而对张载哲学的研究有所推进。在这一观念支配下,“气”是张载哲学中关于宇宙统一性、实在性的标志性范畴,而“太虚之性”则是张载哲学的本体,“太虚”和“气”以及其他相关范畴都为张载价值论哲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张载认为,太虚是气和万物的本体,也即"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理论,认为太虚和气是两个层级的概念。"太虚即气"不能理解为太虚就是气,而要理解为太虚包含气。张载提出天人贯通有两个途径:太虚→气→万物(人);太虚→心(性)→人。张载不仅从客观方面,即物性方面实现了天与人的贯通,更从道德价值层面,也即人的精神层面,实现了天与人的贯通。由此,天与人真正实现了合一。  相似文献   

8.
张载提出"太虚"这个概念,其实是对中国传统中"无"的思想的一种继承;不过,张载的"太虚"既有承继了"无"的传统的本体论的意义,也具有"气"的演化的宇宙论的意义。"太虚"是起源,这很好理解,"太虚"是本体虽然理解起来有难度,不过也可以说得通,但"太虚"既是起源又是本体便必然会使它们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因为在本体论意义下的"太虚"与"气"的关系是与宇宙论意义下的"太虚"与"气"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的。这样,张载的"太虚与气"关系的思想就徘徊在宇宙论与本体论两条道路之间,这两条道路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气论存在着四大特点泛生命性;泛道德性;经验性;前逻辑性.这四大哲学特点,实质上是古典气论的四大先天性缺陷.基于此,气作为哲学概念何以可能?这是一个值得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古典气论的四大缺陷,在张载哲学中已经得到了部分的超越.步张横渠气论之后尘的王廷相,其气论却陷入了一个停滞与倒退的阶段.中国哲学“前进--停滞--倒退--前进”的逻辑衍变模式,在古典气论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在近代严复沿引西方哲学与逻辑学原理改造中国哲学传统概念之前,中国哲学史不存在黑格尔意义上的“纯粹概念”,存在着的只是一个个“前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0.
气氛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寻常的现象。20世纪下半叶,气氛在施密茨的新现象学中被概念化和专题化。在施密茨的新现象学中,气氛概念主要用于说明弥漫于身体在场空间中的情感现象,但气氛本身不限于情感,还包括了身体在场的空间中显现的事物以及自然现象等。如此复杂多元的气氛被施密茨和伯梅理解为作为影响力显现并作用于身体的半物、身体在场的场域、身体主体和绽出的客体共同在场的源始间现象。通过现象学的解读,气氛概念不仅在与艺术评论、教育学等领域的结合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解释力,而且为哲学内部的情感、知觉以及存在论诸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可能。最后,本文还简要描述了气氛概念的跨文化比较的潜力,以及气氛与中国气哲学之间可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在康德哲学中,存在着一个隐性的“康德问题”,那就是他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康德从现象和物自体的两分出发,把人的实践分为“技术地实践的”活动和“道德地实践的”活动。前者属于现象界,涉及到人的行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后者属于物自体界,涉及到人的行动自由与规范的关系。在后康德哲学的发展中,随着物自体的被消解、科学技术和实证主义的发展,“技术地实践的”活动成了统一的实践概念的代名词,“道德地实践的”活动的维度被掩蔽起来了。在当代哲学中,“道德地实践的”活动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于是,“康德问题”重新成为焦点,并显示出它的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杜威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哲学和教育思想方面,而对于杜威在科学精神方面的研究至今也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这个问题探索还完全没有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本文希望在此方面作一尝试性的探讨。“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在长期从  相似文献   

13.
张载和徐敬德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但作为两个个性鲜明的气本论哲学家,二者深受气本论影响的人性论,在人性的来源、善恶以及去恶存善的修养方法等方面,既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点。比较二者的人性论思想,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他们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进一步地了解中韩两国气哲学的不同走向。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酒”意象与传统酒文化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两者在酒与生活,酒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酒与浪漫主义,酒与作家、革命家、农民、“愤怒青年”等诸多方面有着种种因缘。了解这些,既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人人生观中的丰富意义,也有助于了解中国人性格中的温柔敦厚与挥洒真情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5.
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文的一段表述中,康德明确提到这样一个观点认识不同于思想.正是人的"思想"这一功能,保证了物自体、本体和自由等超越经验的理念存在的可能性,也为人能够拥有一个无限的、永恒的世界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康德对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的论证提供了根基.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对康德的"自然"范畴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解析康德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康德认为:自然就是"经验的一切对象的必然的合乎法则性"。康德对"自然"范畴的界定,充分彰显了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其批判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对其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开辟了人类哲学认识论领域研究的新视野,使得我们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哲学主体性思想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对当代哲学领域内认识论研究仍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彩 《东方论坛》2021,(2):123-130
“性分”思想是郭象哲学的核心与基础,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郭象“性分”思想统合了先天、不变、必然的“命”与后天、可变、偶然的“遇”,并以“遇”为“命”,强调“性分”的自然而然与理当如此,这就决定了“性分”思想具备先天与后天、不变与变、必然与偶然的矛盾两重性特征。此外,对郭象“性分”思想矛盾两重性的评价也应一分为二。就抽象理论方面说,郭象“性分”思想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及个人身心的安顿;就具体现实方面说,郭象“性分”思想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张爱玲笔下的母亲都有自私、利己性的一面。但由于赛珍珠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宗教精神,使她以爱为良剂,最终赋予了母亲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张爱玲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双重失望,使她根本就不相信母爱的存在。她认为对母爱的提倡说明了“母性”一方面是男权社会为女性设置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对男性话语的无可奈何的认同,充分表明了“母爱”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哲学的分化,在产生了科学及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同时,也导致了"哲学的消解运动",造成了科学与哲学的分裂.在当今科学和哲学危机的时代,如何正确地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转化关系,通过提升科学的哲学精神来发展哲学,通过哲学促进科学的自觉,最后通过科学与哲学的融通,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解,已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0.
着重考察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对"道"与"性"的论述,发掘了其易学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内涵,即以佛道解道、性;与认识论上的内涵,即以庄解道、性.并指出苏轼易学哲学的特点在于"诸家并举,会而不通".其"不通"主要表现在本体层面的佛道之学与伦理层面的儒学之间的不通,而苏轼所心仪之庄学的认识论意义与理论宽容精神正好成全了这种"会而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