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乡镇运作逻辑及其政权属性是镇域治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当前乡镇运作主要受体制规制、 社会监管与资源紧缺三重压力挤压,镇域治理事务性压力突显,促使乡镇政权采取压力调节与控制策略,推动不同公共事务的清单式管理、常态化监管、动态化防控与运动式治理,乡镇治理呈现“调控主义”逻辑。乡镇政权对压力结构的分解重组、治理事务的分类和治理资源的调配,表明其具有相对自主性与能动性的“调控型”政权性质。乡镇政权的内部调控策略,容易带来乡镇的“治理内部化”发展,限制乡镇政权治理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基层治理体制改革需给予乡镇政权向外扩展治理资源、培育治理力量的空间与财力,建立符合镇域治理现实的“权威的统合治理”秩序,真正推动基层协商共治与简约治理。  相似文献   

2.
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在国家政权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变革的总体方向是由小变大、由多变少、由分散变集中,中国乡镇体制的变迁深深地打上了权力扩张的痕迹。而伴随着乡镇机构职能的变动,乡镇政府权力的运作始终围绕着政府权威而展开的,但乡镇政府权力却是在农民政治参与下不断地维持变动着的。通过对农民政治参与视角下乡镇政府权力变迁的立体解剖与全景透视,把乡镇政府权力的“解构”和“重建”作为研究重点,力图为当前乡镇机构改革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权的研究呈现出多种面相:在乡镇何在的定位中,往往只关注了国家体制、乡村社会及官僚机器三个维度中的某一方面;乡镇何为主要集中于“公司主义”与“简约主义”的争论;而在乡镇何向中,对国家和乡镇的权力建设的理解亦有不同的偏重.欧阳静以乡镇为主位,将“策略主义”提升为乡镇运作逻辑的新模式,综合并深化对了对乡镇政权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乡镇政权的特性嵌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时空场域中,“三维型乡镇政权”聚焦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权的职能角色及其动力源泉——行政考核目标与角色期望。运用田野工作、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贵州省桐乡的拓展个案研究发现,为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乡镇政权承担着“三维型”职能角色,即以经济项目建设为主的生产发展、以民事项目管理为主的公共服务、以“一票否决”事项防范为主的社会管理。引导并决定乡镇政权这种“三维型”职能角色的动因在于上级政权特别是县级政权为乡镇政权创设了由锦标赛机制、拉力赛机制和淘汰赛机制所构成的“三维型”行政考核目标与角色期望。这种“三维型”角色行为与“三维型”角色期望共同形塑了乡镇政权的“三维型政权”特性。  相似文献   

5.
乡镇治理结构调适是乡镇治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当前乡镇治理结构主要受技术嵌入科层体制带来的乡镇治权刚性的影响,县域治理“泛中心化”突显,乡镇面临多任务同治下的负荷运转和回应过密化等结构性困境,促使乡镇政权采取非正式的调适机制,即通过接点构造和组织再造进行双重治理结构调适。乡镇政权通过吸纳治理和统分治理等机制提高了乡镇治理效率和适应性,完成各类上级中心任务。乡镇治理结构双重调适与县域治理泛中心化的适配具有多重制度逻辑,它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与基层治理能力的适配,也是基层治理锦标赛和基层治理结构的适配,更是非正式行政体制与非规范化乡土社会的适配。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作为上层建筑的乡镇政权正在面临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对乡镇体制整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差别,分区研究,对于发达区域乡镇,可考虑改乡镇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对于不发达乡镇,考虑维持乡镇体制不变,实施精乡(镇)强乡(镇)战略。  相似文献   

7.
“发现儿童”之后如何“理解儿童”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们一直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则聚焦儿童的某些“特殊行为”,从儿童丰富的情绪体验出发尝试理解他们的行为意图。研究发现:“特殊行为”是教师作为他人的立场判定的,儿童“特殊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其原有的自我同一性失衡断裂的危机,儿童采取这些“特殊行为”是为重建自我同一性进行的尝试。这启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与保护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注意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儿童的“特殊行为”从儿童情绪体验意义出发,站在儿童立场上进行理解,切忌妄加指责,贴上道德标签。  相似文献   

8.
基层群众自治原本是人民调解制度的设计初衷,但在运作实践中却被裹挟进国家的维稳治理格局中。剖析人民调解是如何被裹挟进维稳中去的内在逻辑问题,有助于理解并处理好维权和维稳的关系。对基于贵州省桐乡的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发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民调解是这样被逐步推向维稳最前沿的被卷入基层维稳治理格局的内在逻辑表现为:首先,国家通过“一票否决式”的淘汰赛机制将乡镇政权“吸纳”到维稳中,并赋予其维稳的职责、目标和任务;接着,乡镇政权通过再造“因事而定的”乡村关系,把维稳任务分解、下沉,将村庄拉进维稳治理中;最后,乡镇政权通过制度设计(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技术保障(即依附于村干部身份的调解员)来最终实现人民调解与维稳的“焊接”,从而最终把人民调解推向基层维稳治理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9.
在对“国家灾后重建规划”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德阳市具体情况,以什邡和绵竹地震带乡镇为例,得出生态重建区的大致范围。同时认为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能够缓解环境承载压力。最后对生态区重点的旅游产业的定位、发展方式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救援为中国红十字会提供了第一次大量参与灾后重建的机会。政府鼓励中国红十字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与政府和普通的NGO相比,中国红十字会拥有自己参与重建的条件和优势,在重建中也逐步确定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锤炼了中国红十字会多方面的能力,也对红十字会未来的救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层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其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目标有效实现的巨大障碍.通过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从执行主体层面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提升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思维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高维媒介,契合了民众反腐的快捷、低风险倾向,深刻地影响着反腐败制度设计。网络反腐利弊共存,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可知,某些社会结构中已有因素具有以下功能,主要包括提升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和能力,加强社会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提高发现和遏制腐败行为的效率,实现价值引导和促进廉洁自律等;而另外一些社会结构因素却可能导致网络反腐发生功能异化,即产生负功能,主要包括侵犯他人隐私权,恶意诽谤、打击报复他人,增加政府查处腐败的成本和难度等。基于上述思路,提出加快网络法制建设,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反腐意识保护等措施,促进网络反腐正功能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尽管被告人最后陈述权在立法层面受到重视,但是在实践中被告人并不积极的行使这一权利,最后陈述的内容亦鲜见实质意义.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这种实践样态,与宏观层面的刑事诉讼目的和构造,中观层面的定罪量刑程序模式以及微观层面的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保障规则都存在紧密关联.未来被告人如何实践最后陈述权,即取决于此三个制度层面的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4.
幼儿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湖州市两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80名幼儿为被试,采用故事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规则认知水平影响显著,年龄越大幼儿的道德规则认知水平越高,女孩道德规则的认知水平高于男孩;2.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行为影响不显著;3.在总体上,幼儿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说明两者在幼儿阶段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在遵守情境下,在三个年龄段上均是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高于行为得分,除小班差异不显著外,中大班差异均显著;男孩、女孩在遵守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高于行为得分。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组织学习等理论进行分析,选择2000-2013年度收购方与转让方均为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90个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构造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分维度指标、总体指标及收购方股票市场预期等指标和模型,采用稳健回归方法检验资本市场对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研究发现,转让方对股东责任、对员工责任、对政府责任均与收购方股票市场预期显著正相关;而对债权人责任、对供应商责任与收购方股票市场预期的关系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还发现,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表现与收购方股票市场预期显著正相关,且并购双方属于同行业、民营化等情形均能增强前述二者的关系。收购方存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学习效应,且同行业和民营化等情形能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社区参与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政府干预行为不当又造成“政府失灵”,严重影响社区参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通过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政府不当行为的种种考察,指出与社区争利、调解矛盾不力、偏袒开发商、以权谋私是目前造成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并对其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处于传统与变革的骚动期.面对西欧浪漫主义的冲击,北村透谷自觉地吸收了主情和个性自由的观点.在一系列的文学实践中,北村尤以评论见长.北村的创作特点与日本浪漫主义主情的一面是完全相同的.他的文学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日本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扩展了浪漫主义的文学视野.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民众核电风险认知对其核电可接受的影响的量化问题,文章对不同地区的600多人进行问卷调查。在研究民众传统核电事故风险认知的同时,基于核电建设的大规模土地使用,添加民众对核电建设土地占用风险的认知。通过熵权法对民众的核电事故风险认知、核电建设的土地占用风险认知进行权重确定,求出综合风险认知以此量化核电建设中民众对这两种风险认知造成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民众的核电事故风险认知、核电建设土地占用风险的认知对其态度影响不仅是显著的,而且综合风险认知对民众核电站建设的接受态度的影响也是显著的,随着民众对核电综合风险认知的增加,民众对核电站建设的支持度会越来越低,造成的综合风险认知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然而环境污染侵害的远不止公众健康。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系统考察居民感知的居住地环境污染状况对居民的政府信任度和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感知的居住地环境污染严重程度损害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但不会抑制居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居民感知的居住地不同环境污染状况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居民感知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对中央政府信任的影响比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更大,而居民感知的水污染严重程度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比对中央政府信任的影响更大,这主要源于居民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不同环境治理责任的不同判定。环境污染状况对不同区域和居住地居民的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损害居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城市地区,而水污染损害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在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均有表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任,而互联网使用强度的增大降低居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也会抑制居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因此,环境污染治理关系到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应下大力气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公正透明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强化对民众感受的调查研究,以增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0.
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相对薄弱,尤其在与被害人权益紧密相关的不起诉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体现更为明显。随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的进一步强化,与此对应的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不容忽视。应当从不起诉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障实质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予以充分关注以及提升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可履行性角度,更加重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助推刑事诉讼目的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