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产业经济效益低下,影响经济总体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削弱区域经济联合与合作,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本文以甘肃各地区数据为依据,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的产业趋同性和重复建设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变化通过影响资源的富集程度进而改变城市的形态。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主导产业以及产业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就要强化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各项产业政策,包括制度安排和微观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不同的内容,又会在空间上留下不同的布局或集群。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轨迹不尽相同。认识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和特征,“矫正”产业结构的不利演进,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增长,成为政府产业政策的重要选择。从经济区域角度考察,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极强的二元经济特征和政府主导痕迹,所以其优化的过程更为曲折。  相似文献   

4.
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十年来,经济学界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科学的、具体的产业政策。因此,在制订“七五”规划时,正式提出“产业政策”这一概念,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的一个突破。产业结构政策又是产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对地区产业结构成长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为分析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产业结构问题作一番探索。一、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价格结构、资源条件、科技水平和经济管理体制等。其中前两个因素表现为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短期影响;后三个因素表现为供给(生产)对产业结构产生较长期影响。社会的供求关系从短期来看,是消费需求决定生产。换言之,社会的有效供给结构(包括有效产出和进出口差额)在短期内是由实际需求结构所决定的。某一时刻的需求结构由社会上所需求的各种商品量组成,需求结构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变动因素是我们制定产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用投入产出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产业结构中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的测算,分析评价了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相关的产业政策。此外,运用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公式,计算并简要分析了各产业部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主体功能区格局下的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政策框架下,甘肃必须立足实际,利用好国家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相关的产业政策,及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正确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建设生态产业,改变以"高能耗为基础、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为集约发展模式,实现甘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区域产业结构理论、方法测算基尼系数和区位商,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的区位优势进行实证分析,旨在评价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各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相对优势,测定优势产业,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不同的内容,又会在空问上留下不同的布局或集群。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轨还不尽相同。认识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和特征,“矫正”产业结构的不利演进,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增长,成为政府产业政策的重要选择。从经济区域角度考察,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极强的二元经济特征和政府主导痕迹,所以其优化的过程更为曲折。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及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优化中作用的探讨 ,结合中国产业发展的历史 ,根据当前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目标及需要协调好的几方面关系 ,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在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将其归并为三个主因子:发展—消费因子、发展速度因子和城市—产业结构因子,即国家产业政策及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最直接的因素;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拉动力;城市化水平及其自身结构的变动加速了山东产业结构的变动;进出口贸易的变化是促进山东产业结构变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产业结构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从系统的角度,对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来探求现阶段甘肃省产业结构问题的症结所在。对工业部门内各产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考察, 确定了主导产业, 并就甘肃省的产业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瓶颈,依靠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这一问题,利用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基于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激励的视角,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1)单独来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2)在考虑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背景的条件下,由于财政纵向失衡和地方官员“自利性”的行为方式,会导致环境治理政策的“缺位”,进而不利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3)在考虑“唯GDP论英雄”的晋升激励机制下,会出现环境规制的非完全执行,进而抑制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4)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激励的调节作用也呈现相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国际产业转移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这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时机。环渤海地区应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创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综合竞争优势;积极承接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加大地区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双向转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地区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哈大齐地区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在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度等方面制约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影响因素,建议从建立跨行政区协调机制、立足于区位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等方面进行调整。研究结果有利于促进哈大齐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集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优势资源下需求导向型的产业结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势资源下需求导向型产业结构模式是甘肃产业结构发展的可行性模式选择。优势资源是有着明显的资源比较优势,其产品又有市场竞争力的资源,需求导向则是以整个社会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为作为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基础。这是向完全需求导向型模式转化的一种过渡模式,也是甘肃产业结构当前调整及发展的可行性模式,体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业集群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的基础,而集群创导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本文认为以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的政策主要在于: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范围内要从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征 《东方论坛》2014,(5):20-24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必然会造成区域之间的产业政策趋同。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化解问题的办法应当靠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权、利边界,引导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政策中体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发生的以浙江温州为代表的区域民间金融危机是产业和金融的双重危机,既折射出我国金融组织与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也反映出我国对实体企业产业政策失偏等深层次问题。某些失偏的产业政策的共同作用成为区域性金融危机的诱因。为防止类似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再度发生,应从矫正失偏的产业政策着手,多举齐下,构建起一套扶持与促进实体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