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何其芳早期诗歌是对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有超越。体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圆融结合的意义。文章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此进行分析,描述其文本表征,揭示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何其芳的新诗理论与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俊明 《南都学坛》2005,25(6):57-61
何其芳的新诗和散文以及在文学史研究中的成就已经成了研究者的共识。何其芳的新诗理论与批评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如对新诗本体的认识,对诗歌发展道路问题以及民歌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启示性。何其芳认为判断是不是诗并不在于简单的外在的分行排列,而在于要尽可能提供感人、新鲜、深刻的内容和相当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诗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和具体的诗人都有着个性和独特的创造,但是其共同的特征是有着形象的优美与丰富,语言的精练和谐、富于音乐性。同时,可贵的是,何其芳在肯定新民歌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时,也指出民歌体是有局限的,不是完美无缺的。当然,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因素,他的新诗理论与批评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事件对知识分子造成的心理影响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两首诗歌——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沈从文《黄昏和午夜》——为评价中介。两首诗的主题明显针对新中国成立事件,表现出知识分子在时代选择面前的差异性: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表达了诗人的身份优越感——时代的主人、充满朝气的青壮年,以及由此身份延展出来的诗歌格调的高昂与雄浑;沈从文的《黄昏和午夜》却结合诗人自己的现实处境表达了他对时局的看法,他更像一个被时代遗忘的老人,由此身份使诗歌显示出一种低沉而凄婉的风格,犹如挽歌的变调。这形成两首诗歌的诗味的迥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何其芳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1930年代无疑是何其芳在艺术上最为雕琢、用心的时期;而1940年代进入延安之后,何其芳的创作心态和诗歌风貌都产生了明显的改变,同《预言》集相比,他的《夜歌》集的确显得有几分拙朴。许多人把这种转变归咎于时代,并认为何其芳从1940年代开始逐渐背弃了艺术上的追求,在艺术上开始退步。而实际上,何其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都体现了他对诗艺的探索和追求,他始终自觉地遵从诗歌的关学要求,坚持诗歌的艺术品格,在这个前提之下来进行创作,而没有把诗歌降格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这种“艺术自觉”的意识是贯穿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甚至是整个创作生涯当中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何其芳诗文创作和理论研究看成一个整体,结合他所处的时代、个性心理与秉性,从艺术方法着手,论述了何其芳艺术个性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并对何其芳早期接受中外文化影响,文艺主张“突变”的原因,以及何其芳现象作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何其芳取西方象征派诗歌精髓,融晚唐五代柔美凄艳诗风,追求真实,崇尚理想,执着"纯诗"理念。《预言》一诗借用传统爱情题材,运用独语对话方式,吟唱了一曲古老而又永恒的爱情母题。爱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多具不可描述、不确定和不可穷尽及意象创造等特点。生活与青春、感伤与甜蜜、批判与揭露是其主旋律。诗作迥异之处是,爱无语而来,又无言而去,仅留下独语存在。爱情、青春、生命,在何其芳诗里意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论何其芳延安时期的心灵改造与文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何其芳心理发生曲折变化。初到延安的何其芳陷入盲目快乐之中。整风运动中,何其芳因为诗歌的个人主义情调而遭到批判。经受改造的痛苦与艰涩无奈,何其芳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全面反思和清算。在认真地学习改造之后,何其芳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盲目快乐与艰涩无奈,而是一种单纯的皈依与迷狂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   

8.
创造新格律是20世纪中前期中国诗歌理论的重要一脉。何其芳是中国新诗理论第二次“创格”的主要代表,他的格律诗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建新格律的动因,是基于中国新诗与中国优秀诗歌传统脱节;二是主张以“节奏的规律化”为核心,创建新格律。在那样的一个特殊年代里,何其芳的格律诗学只能是一个虚拟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歌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诗歌"纵的继承"和对欧美诗歌"横的移植",由此成就了中国新诗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诗歌角色.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以及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是中国诗歌在全球化时代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在诗歌存在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诗歌扮演了新的文化角色.  相似文献   

10.
曹植谢灵运诗歌薮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谢诗歌是汉魏、晋宋两大转折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其主潮又促成了两大诗歌时代的转捩;曹谢对传统文化的整合趋鹜,形成各自既恪守传统又别肇异端的双重文化人格,由此铸成的诗歌意象则惊风白日,明月积雪,各具律动中古时代自由解放之哲学诗魂;曹谢诗歌飚流亦在内蕴外化、趋导复归、情韵思辨等序列剖面异同互见,形成横亘一代时空的审美超越:由此转捩—整合—超越构成的同而不同,不同而同的混沌之“圆”,呈示出魏晋中古诗歌的嬗衍流程与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1.
何其芳早期的诗歌,在内容上以表现青春易逝的悲哀和微带忧伤的飘渺幽思见长,在艺术上兼受西方象征诗和中国晚唐五代词风的影响,追求意境的幽美和意象的朦胧,其诗风如烟如梦、娇妍园融、婉约清丽。本文拟具体剖析何其芳的《预言》、《罗衫》等两首代表作,借以领略其早期诗歌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有着强烈的哲学、自然、社会等层面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同时也贯穿于文学创作之中。山水诗、田园诗、竹枝词等创作是传统生态文化精神的具体实践。陇右近代诗歌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地域,既继承了古代诗歌创作的传统,又表现出对政治与社会生态的强烈关怀,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精神的着意突显。其民间视角和原生态书写,表现出明显的时空特色。以生态批评作为切入点讨论陇右近代诗歌,是地方传统诗歌研究的新视角,也能够为地方生态建设提供文化精神依据。  相似文献   

13.
齐风再现了齐国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不同于他国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国独特的地域文化使诗歌整体上呈现舒缓阔达的风貌。齐国的地域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对这些因素的考察有助于从中探寻地域文化与诗歌风格间的必然与偶然关系。  相似文献   

14.
命运·追求·时代──对何其芳现象的一种认识雷家仲何其芳的名字是一个问号。 ̄①毛泽东的这一句话,好象某种历史性忏语一样,紧随何其芳,使他变成了一个时代之谜──何其芳现象,摆在历史面前,任人评说。对何其芳评价的不同,大约是从文革时代后开始的。在此之前,教...  相似文献   

15.
何其芳是我国现代文坛上享有盛誉的诗人、散文家、文艺理论家。但他却是从诗歌开始文学生涯的,而且在诗歌创作道路上跋涉了整整半个世纪。综观何其芳的诗作,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诗人朝着革命化的方向痛苦而赤诚地嬗变着自己。他诗歌风貌的变迁——内容上从“望着天上的星星做梦”到“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风格上从绮丽委婉到朴实明快;形式上从雕琢精巧的格律化到明白晓畅的自由体,转而又复归到现代格律诗的“之”字形——表现出了革命诗人可贵的探索精神。 诗人的嬗变,欢乐与痛苦同在,成功与失败俱存。然而,这甜酸苦辣、成败得失,不仅仅属于何其芳一个人,它属于一代进步知识分子,属于整个时代。它反映了我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的曲  相似文献   

16.
何其芳整理重版自己的旧稿,尤其是1940年代在延安、重庆时的诗文时,有较多的删、改、增。本文以诗集《夜歌》和长篇论文《关于现实主义.序》为例,说明何其芳作品不同版本的修改情形,从而在一个特殊角度折射社会政治形势、时代思潮的变动与作家的创作、文化心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曹植与陶潜诗歌渊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对魏晋诗坛重镇曹植、陶潜其人其诗作整体的比较审视。曹、陶均得力于中古文化儒道互补的人文精髓,但在各自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在诗歌的“飞蓬”与“归鸟”的意象上也有不同的折射;在文化人格上,子建取狂,渊明主狷,均渊自传统文化的人格模式以及各自的时代风尚,对后世文人性格取向影响深远;诗歌审美风格上,曹之韵、陶之趣各擅其胜,对魏晋诗坛乃至我国中古以降诗歌嬗变流程都有重大的开拓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我国现代诗歌有些失落现象,而且似乎诗歌是受欢迎程度最低的一种文学作品类型。其原因是:诗歌语言的杂碎和陈腐;由信息媒体的迅速传播而造成的诗人与读者心理、时间、空间三个距离的缩小;各种文化信息和知识的爆炸为诗人全知全能的时代划上了句号;新时期诗人精神准备的不足与玩“诗”不恭;欣赏习惯的惯性也是造成读者与诗歌作品相互阻隔的原因;读者爱好、兴趣、追求的多元多层性决定了对多种文化选择的随意性;因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引起的文学地位的滑坡与诗歌品位的低落;文学批评的失重与批评家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丧失;批评家的迎合心理与诗人对批评的逆反心理,耽误了诗歌的正常发展;由西方现代派诗歌与中国诗歌传统的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的诗歌的迷路;对诗言志传统与诗歌多种功能理解的欠缺  相似文献   

19.
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特殊时代境遇与文化语境的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群,在继承中国现代派诗歌传统与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特征.自觉执著地寻求诗歌与现实的平衡,时代与自我的平衡,知性与感性的平衡以及中西诗艺的融会,是其诗学特征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对 90年代诗歌生存状况的持续观注 ,深感 90年代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严重压缩了诗歌的生存空间 ,诗人在狭小的空间内奋力挣扎 ,忍受着商业性文化对传统诗歌内质的消解。但诗人们试图在新诗前卫化突进过程中寻求传统内质的精华同现代审美意识的共通共融之处 ,期望创造出属于这个全新时代的特色诗歌 ,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勾勒了当下诗歌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