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播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播学首先产生在美国,在那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然后传入到欧洲及其他各地。目前,传播学研究形成了两大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传播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进到中国内地。中国内地传播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引进阶段、受挫阶段、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传播学教育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从实质性引进及其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回顾历史、分析现状与展望前景,可以用16个字概括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特点: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困难不少,前景看好。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传播学在中国从引进到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国目前传播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又从三个方面展望了中国传播学教育与研究的前景。认为通过与国际国内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持之不懈的实践与探索,最终必将建立起社会主义中国的传播学教育、研究模式与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播学研究已经历了30年。前10年是对西方传播学的了解与引进,中间10年是对西方传播学的引进和吸收,近10年是在引进西方传播理论的同时关注本土传播学的理论建构与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中国传播学研究初步形成了四大学术群: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研究学术群、传播理论创新与新闻改革学术群、传媒运营与管理市场化学术群和传播学研究批判学术群。但总的来讲我国传播学研究水平仍然很低,尚未建构起健康而科学的学术环境;缺乏正常的学术批评;功利主义和商业化严重,缺乏学术公信力;传播学本土研究才起步,仍处在用西方话语诠释中国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文学传播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传播学是研究文学媒介、作家宴集唱和、流派、结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等方面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运用文学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外,文学传播学研究还应积极借鉴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综观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传播学边界模糊是学界同仁的共识。通过传播学与新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学科关系的讨论可以看出,传播学亟待从"新闻传播学"门户下突围,"权宜之计"是将"传播学"与"新闻学"设定为两个同等的独立学科,让二者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并立而竞进";同时又要耐心地守望自己的领地。因为传播学无限制地扩大学科边界恰恰是其学科身份自我消解的开始,而确立自我边界比盲目扩张要紧迫得多。  相似文献   

6.
"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和"诗歌精神的重建"、"诗体的重建"一起作为新诗二次革命的逻辑起点,理应得到高度重视.立足于中国诗学文化传统,进行中国诗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科特质已经渐趋明显.这既是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重构和专业化拓展的有益尝试,更是中国诗歌研究的传播学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全面、深入地考察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情况,总结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特点:领域不断扩大、密切关注现实问题、更加规范、与境外传播学界的交流和合作增多、更加深入。作者预测近年中国大陆传播学将出现新的研究高潮,并认为我国传播学研究只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尤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做好全国传播学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二是增进对世界传播学研究的新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三是大力加强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香港的传播学教育特别是在本科教育阶段重视传播实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批判性思考与实务技能的结合。香港的传播学教育在与新闻学的关系上界限明细,致其传播学教育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结构合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日益发达,随着"媒体融合"和"媒体浸淫"的日益加速,如何驾驭和利用媒体来进行有效的传播,无疑是我们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上,中国大陆迫切需要破除传统的重理论轻实务的误区、"重道轻器"的隔膜,以在传播学的教育上因应时代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日本、美国的百余名学者、专家、研究生,分传播理论、信息环境与社会发展媒介形象与媒介批评等18个小组进行了两天讨论。“打造学术品牌”是该论坛的长期目标,“建立华人社会主体性”为中国传播学研究指出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戴元光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不仅全面总结了20世纪我国传播学的发展状况和学术创造,而且还把其学术眼光一直扩展到我国有史以来的文化的源头,完整系统地考察了我国传播学思想的方方面面。是我国的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国传播思想与理论的学术专著,为中国化的传播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最坚实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仍未实现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变。由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体制的原因,我国农村的现代化改造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以构造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和管理制度为目标,尊重农民的平等的公民权利,构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社会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存在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落后,交通不便、封闭严重、商品经济不发达,人口整体素质偏低等制约因素.因此,应在全面规划基础上,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增加西部农业补贴支出,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农民问题是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与核心,在新农村政治建设中应当把农民权利的保障与实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既符合党和国家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基本精神,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需要。要从宪法高度上认识农民权利的重要性,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与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最终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现实使命。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与市场化下的功利主义取向是制约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障碍。借鉴韩国新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审思中国乡村改造的历史业绩,当代新农村建设应该定位在精神重建上。为此,农村教育的使命是协作精神的重建、产业领袖的培植和新型农民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探讨农村弱势少年儿童的教育实践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学与经济学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弱势少年儿童教育实践研究的时代意义:即农村弱势少年儿童教育实践研究与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弱势少年儿童教育实践研究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农村弱势少年儿童教育实践研究与和谐社会;农村弱势少年儿童群体的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论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连接城乡二元社会的纽带,然而他们又是被社会忽略的群体,常常徘徊在媒体之外.在信息社会,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意味着竞争力和财富,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的建设者应该全面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话语权,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文中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大农村的法治建设应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村法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农村仍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农村法治建设的法律文化基础仍很薄弱;另一方面,农村法治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仍未完全建立。基于此,农村的法治建设,既需要"外力",更需要"内力",应坚持外部催生和内部演进并举。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提出了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本文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金融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论证开发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对于加快西部农村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开发西部农村人力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应从教育培训、增加投入、建立人才资源配置新机制等七个方面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0.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研究表明,近五十年间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但没有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素,反而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大量转移和流失,成为促进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因因素。本文即从此观点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并针对其弊端提出了改革农村金融结构和功能的政策建议,使之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