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黄正泉著的《心理文化现象学》终于出版了。汤一介先生为之作序 ,汤序说 :“朱光潜先生在本世纪 30年代曾出版了《文艺心理学》一书 ,在中国拓宽了文艺学研究的领域 ,那么黄正泉同志的《心理文化现象学》的研究 ,也许从一个意义上说 ,它也拓宽了文化学研究的领域。”这种评价一点也不过分 ,仅从这个书名就可以悟出 ,人的心理如果没有文化现象的成因 ,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就会没有差别 ,这说明书名本身就蕴含了拓宽文化研究的内涵。作者把文化研究引入到人的心理之中 ,认为人的心理凝结着文化现象 ,并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 ,的确是文化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黄正泉先生继《文化哲学》出版以后 ,又著了一本《心理文化现象学》,该书荣获湖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新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说 :“朱光潜先生在本世纪 30年代曾出版了《文艺心理学》一书 ,在中国拓宽了文艺学研究的领域 ,那么黄正泉同志的《心理文化现象学》的研究 ,也许从一个意义上说 ,它也拓宽了文化学研究的领域。”汤老此评 ,赞誉虽高 ,但却堪称允当。此书其所以命名为《心理文化现象学》,原因之一 ,是因为它表明 :人的心理因为有了文化因子 ,所以才与其他高等动…  相似文献   

3.
聂光国 《老友》2014,(11):22-22
正江西省人大原副主任张宇晴同志虽已离世,但他曾经的精神风貌和言谈举止至今令我敬佩怀念。1949年6月,张宇晴同志任清江县委书记。那时,我这个孤儿有幸在他身边工作,亲自聆听了他的谆谆教诲。当时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一有空就教我认字。因此,他也是我政治上和文化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我在他身边工作了一年多。1950年10月,我参军赴朝作战,依依不舍地惜别了这位可敬的老首长。时光荏苒。时隔38年,我又与老首长有一个短暂  相似文献   

4.
王若梅 《21世纪》2000,(1):47-49
前一段时间在香港,我碰到了从北京来的两位学者杨乃乔与陈保亚博士。他们二位都曾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来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对香港的文化与学术有着切身的体验。我这次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希望能够通过北京学者的文化视野来透视香港文化,寻找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 十多年了,但一想起他,不由总要老泪纵横,这不光是由于 他走得太早太早了,更主要的 是因为他这个人真是太好太 好了。作为王健同志的下级,我曾几度和他一起工作、学习、生活过,他对党和革命事业的高度忠诚,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由于他一贯忘我工作,终于积劳成疾,多病缠身,年仅64 岁便离开他无限眷恋的事业和人民。 (一)我和王健同志相识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初,当时他任离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我是部里的干事。出于工作需要,我经常写材料交王健同志批改,但由于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缺乏实…  相似文献   

6.
我初次认识梁灵光同志并聆听他的教诲,是在他任广东省省长后的1983年。我当时在新华社香港分社文体部工作,为加强香港和内地互动,陪同香港著名演员汪明荃来广州中山纪念  相似文献   

7.
从报纸上看到人民作家马烽先生病逝的消息,心中万分悲痛。30年来与马老的两次交往顿时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就好像昨天的事情。那是1974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当时任汾阳团县委书记,正在省城太原参加团省委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同行的还有当时任团省委委员的我县贾家庄村团支部书记邢利民同志。当时我们住在山西省第一招待所,会址也在那里,会议期间,马老的儿子马小林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当时,小林同志是在贾家庄村插队锻炼的知识青年,而我正在贾家庄村蹲点。小林同志经常在参加劳动之余出板报、搞宣传。他非常谦虚,宣传内容往往要征求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黄正泉同志历时6载,凝聚了大量心血的新著《心理文化现象学》一书,获湖南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已于2000年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构思新颖,思想深刻,文笔优美。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在《序》中称之为“拓宽了文化学研究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观念”等。我们约请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唐凯麟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中华教授、岳鹿书社副编审胡渐逵先生、湖南大学财经学院王应云教授,对该著的得与失发表弘论。 人与文化研究的新内容 唐 凯 麟   在国外人学与文化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进入中国却是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 精确地说人学研究还只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但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界,人学与文化的研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人学与文化研究本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人之为人”就是哲学上的一个最大难题,加之我们从学理上扎实地进行研究的时间还不长,所以在人与文化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是什么?人学是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什么是文化?文化与人学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今天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解答。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哪里呢?似乎学术界已经有人意识到人学与文化研究存在一个怪圈,亦有人称之为陷阱。这个怪圈或陷阱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存在的根源是否就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中?黄正泉同志新著《心理文化现象学》正是在这个最大难题上作文章,而且作得确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潘汉年同志早在一九二四年就从家乡江苏宜兴到上海,加入了郭沫若、成仿吾同志创建的左翼文化团体“创造社”,积极编辑、出版进步书刊,为开拓新文化阵地做了大量工作。一九二五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二月,潘汉年同志应郭沫若同志邀请,到江西南昌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任《革命军日报》总编辑。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遵照党的指示,带领一批文化工作者回到上海。大革命的失败对潘汉年的思想刺激很大,当时,他曾回忆到:“在一九二七年的今年我个人的生活史上平地添了这八个月灰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是我党历史上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同志基于工作的需要和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他的整体文化思想中最重要部分。本文主要通过文化与宣传、文化与统一战线以及文化运动的作用三个方面来阐述张闻天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