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历史知识以其丰富内涵给一代代人留下宝贵的遗产和丰富的智慧,历史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传人的素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历史教育,她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增强青少年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存在对历史教育不够重视的现象,就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重视历史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时对史学与人生、史学与社会两个关系的认识.当前我国的历史教育尚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程度.历史教育具有德育、政治、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培养等多种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历史与国情,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重视历史与国情教育,是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强化历史与国情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当前的历史与国情教育要突出荣辱史、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教育,要突出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开辟第二课堂有科学性、探索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白寿彝先生的历史教学论以历史教育为基础,并将历史教学视为历史教育的一部分。在历史教育总目的指引下,历史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以育人为最终目的。历史教学应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高考制度的改革,都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及其作用正日益得到重视.历史学科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必备的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高等院校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历史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史料的解读与运用素养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人文素养培育也是历史学科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高校历史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不够;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被教育技术所束缚;课程设置不合理与教师结构不完整等.因此,基于高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对教学的监督和总结;科学设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承载课程;改变教学方法;强化课程评价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师范院校的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积累、教育教学能力及一定科研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师范院校的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积累、教育教学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师职业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情绪智商理论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素质教育与情商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在素质教育中重视情商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教育经验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应该重视智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意志、动机和人格等重要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论课程对于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是教师教育不可忽略的必修课。但目前尚存在对该课重视不够、教材陈旧、教学方式呆板等缺陷,应从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对高师历史教学论的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儒学教育主要是以培养精英(君子)分子为对象的。教授的人文学科包括经学、历史、文学和礼书等;但不重视民众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这同科举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良心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首先责任感和首先控制与评价能力,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要求,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因素,教师应重视教育良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基点,注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更好地为相关专业学习提供前提和基础。文章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通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创新教育上。因为推进创新教育 ,才能抓住素质教育中的主要矛盾 ;重视创新教育 ,才能解决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 ,文章又从解放思想观念创新、重视建构模式创新、大胆实践过程创新、营造环境文化创新四方面探讨了高校如何推进创新教育的主要构想  相似文献   

14.
注重德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必要条件,良好的思想品质是最终目的;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地位与作为德育工作有力辅助和补充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年级特征,即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形成期在大一、大二学生中的“危机”显现;自我同一性发展确立期在大三、大四学生中的“危机”改善或解决。因此,加强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只要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入手,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结合,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就必然产生“双赢”乃至“多赢”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依据当前体教融合的发展形势,综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等相关政策指导精神,结合上海理工大学体教融合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体教融合在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体教融合需要建立知识传播、技能发展、文化传承等多功能的教育理念;应注重体育具备的教育功能,发挥体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特色等。体教融合是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院校、社会等多方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为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研究生创造性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教育重在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创造性教育应贯穿其整个教育过程。要完成好这个教育过程,必须结合研究生个性、生理、心理特征,符合研究生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该文意在探讨研究生创造性教育的内在逻辑,为改革和优化研究生教育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教育过程的参与者达到深化理解、合理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人性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关注人的健康成长及人生幸福,物性化教育却使教育偏离了这一目标,考试与升学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倡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个性及内在需求,将人性置于比物性更加显要的位置,促使学生自由成长与个性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医学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史作为历史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不仅涉及到医学的各学科,而且与社会人文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文中论述了医学史课程在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教师、教学、研究生培养等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加强医学史的教学工作,使之真正成为医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有:权威教化法、榜样仿效法、差异培养法、熏陶管理法、自我修身法、躬行实践法等,它是儒家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方法相互联结,相互补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借鉴儒家德育方法,结合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和社会时代特征,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应做到改善思想灌输法,重视典型教育法,实施分层教育法,强化感染教育法,突出自我教育法,注重实践教育法,从而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大学主体目标应当在通识教育环境下加以重构的观点。指出,目前大学教育存在主体目标缺失的现象,重构目标使得大学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的长效意义。重构目标,必须借助于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思想,同时,还要注重通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