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公司效应是指公司规模的大小与该股票的市场收益率之间呈相反的关系。本文运用SPSS系统,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检验我国股票市场公司规模与投资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小公司效应,即股票的平均收益与公司规模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运用经验研究方法探讨系统风险系数(Beta)、规模与未来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考虑市场风险溢价符号,Beta始终没有对未来股票收益表现出显著的解释能力.在不考虑市场风险溢价符号时,规模对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规模效应存在.当市场风险溢价符号为正时,规模效应依然存在;当市场风险溢价符号为负时,规模效应消失.本文还发现,Beta系数与公司规模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除β外,公司规模是影响股票平均收益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文章选取了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所有在市A股股票为样本,分析了股票收益与β和公司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β作为单独的解释变量,还是和公司规模一起,它在解释股票收益时,都不具有显著性;相反,公司规模都一直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4.
资产增长效应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近年来该异象受到金融学界的关注。然而截至目前,关于我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效应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很大差异,鉴于此,选取总资产增长率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资产增长度量指标,以1994-2012年沪、深交易所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分组方法、时间序列回归方法以及法马-麦克白斯(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中资产增长和未来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增长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在控制了规模、账市比效应后,资产增长与股票收益之间负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存在,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资产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5.
对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问题,即股票预期收益率与市场溢价因素、公司规模因素和账面市值比因素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分析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总体而言,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是适用的,可以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工具来帮助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中国股票市场具有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场价值比效应,价值型股票的收益率高于成长型股票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6.
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中国股市的股票收益率与有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用香港理工大学的中国股市数据库(CSMAR)1990-2000数据,采用BP型前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公司规模、交易量、(因子和年收益价格比等四个因素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在扩展分析中运用扰动法,并提出影响因子的概念来衡量各参量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目前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来说,公司规模对股票收益率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交易量和(因子具有一定解释能力,年收益价格比的解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7.
    
采用2010年3月-2015年12月的数据,检验了分析师评级调整窗口期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之前10个交易日股票的异常买空、卖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上调评级窗口期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之前10个交易日的异常买空不相关,但分析师下调评级窗口期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之前10个交易日的异常卖空显著负相关,表明买空一方的信息总体上并非源自于分析师的知情交易,但卖空一方的信息明显包含分析师的知情交易;此外,随着卖空交易量或券商规模的加大,分析师下调评级窗口期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之前10个交易日的异常卖空呈更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券商声誉机制在约束分析师"泄密"行为方面并未发挥有效作用.研究结论为资本市场加强对券商、分析师及投资者的有效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不同通胀率趋势状态下股票实际收益与通胀率的影响关系,足以判断股票市场与不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实证研究发现,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通胀率下滑时期,通胀率与股票真实收益率之间存在微弱负相关,实际上是受不显著的代理效应影响;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通胀率震荡攀升时期,通胀率与股票真实收益率显著负相关,来源于显著的代理与货币幻觉效应。因此,通胀率影响股票真实收益率的传导机制以及股票市场对各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敏感度都取决于通胀率趋势状态,而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事先抑制通胀率趋势性上扬,就能达到维护市场稳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套利定价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上海股票市场486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套利定价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证结论表明:公司规模、市值与账面价值比以及市盈率对股票收益率没有显著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即套利定价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市场中,β值,公司规模和股票的账面-市场价值比对月度和季度横截面普通股预期慎益的解释作用。经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上海股票交易市场还是在深圳股票交易市场,股票的β值以及其账面-市场价值比对月度和季度的横截面股票预期收益都完全没有解释能力,公司规模和股票的预期收益之间存在着很不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交易量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上交所200只股票在2003年1月4日到2006年5月31日期间的高频分笔交易数据为样本,分别考察了交易价差、公司规模和信息发布事件对我国股市量价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值大、价差小的股票,在大交易量的日子回报呈现持续性,而市值低、价差大的股票,在大交易量的日子回报呈现翻转性,这一结论与美国市场结论相反。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上证180成分股为考察样本,根据我国客观实际用新指标代表流动性,利用计量经济学中平行数据模型,通过单因素回归与多因素回归,对流动性和收益率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与其他成熟股票市场不同,我国流动性和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并基于此结论,探讨了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两岸电子类股为研究标的,通过两岸电子类股系统风险(β)差异的比较,表明两岸三个交易所电子股系统风险值之分配有显著差异;电子股报酬率的分配没有显著差异;系统风险值平均等级以台湾电子股最高,上海电子股A股最低,上海电子股A股报酬率平均等级最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转交易策略的方法,构建了沪市A股滞后1~8周的互自相关系数矩阵,发现沪市A股存在与美国股市不同的互自相关关系和领先滞后结构。通过对反转交易策略的盈利进行分解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发现在沪市A股股票之间的互自相关关系对反转收益的作用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该文的实证结果还暗示,股市是否存在过度反应与考察期跨度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上海市场的分笔交易数据考察中国市场上微观结构噪音的特征。结果发现,个股噪音的数量级为10-6,噪音大小与市场走势基本相反,且公司规模越小,噪音水平越高。进一步对噪音的定价能力进行研究,发现噪音对股票收益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噪音越大,收益对噪音的风险补偿越多,按照噪音大小构建资产组合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6.
涨跌停机制对上海股市效率和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涨跌停机制是对证券的每日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或每日最高涨跌幅度进行的限制,旨在降低股市波动,提高市场效率。用带有涨跌停虚拟变量的GARCH(1,1)模型,对上海股市交易最为活跃的30支股票在涨跌停机制影响下的鞅假设和收益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当前10%的涨跌幅价格限制率会降低市场效率,而且不能降低市场的波动。因此,我国应取消或放宽当前的涨跌幅限制。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重要但风险共生的股票市场,如何有效进行股票选择成为股票投资决策的关键问题.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运用“数据打包”方法、区间数据优势度排序决策方法,从数据表示、方法选择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稳健型准则,建立了基于序化机理的价值型股票选择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区间数据优势度排序决策方法的价值型股票选择策略能够有效地序化备选股票,同时,相对于市场平均收益水平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8.
假设股票收益率序列服从具有厚尾特征的GED分布,利用多种非对称性模型描述和检验了沪市股票日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特征,发现股票价格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性,并通过对股票市场信息影响曲线的分析,刻画了沪市股票价格波动中的显著非对称性。这说明股市波动对于不同的政策干预和信息冲击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且非对称性的方向与以往结论有所不同,说明我国股市风险变异特征和收益状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利好消息"对股市的刺激作用需要其他市场干预的配合才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