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独立的人与自然关系论,中国历代思想家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天人关系的思考中。人、自然都是天人体系的组成部分,所以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要从天人关系中来梳理。汉儒董仲舒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工具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系统,其中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可以为今天的生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还有两类不同的思想家。一类假定他们的社会传统十分稳定,从而认为史学家是在用自己传统的知识和才智来解决那些在持续的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另一类思想家则不能也不肯作这样的假定,他们于是把“历史”同经验和现实本身等同起来。应当承认,在历史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之间是存在着距离的,而且这种距离是重要的。《历史与理论》这一杂志已陷于经验主义的偏向。我们必须力求避免:第一,把思想生硬地还原成为社会的通则;第二,把注意力过度地集中到史学家的逻辑上去,这样作必然会造成历史与历史编纂法的混淆。对史学家的语言进行历史的研究,看来是一条可能的道路。所有的史学家或多或少地使用一些专门化的和定型的概念或语言,去说明他们的问题和形成他们的解释。这些语言或多或少都是传统的。当我们能够检定作为史学家用来形成他的说明的那些术语、习惯和解释的传统的时候,我们就会对于它们的意义和含义学到许多东西,这些都不是只凭去考查它们的逻辑结构所能学到的。这种研究方法,可使我们完全放弃这样一个趋向,即把史学家所处理的问题看成是稳定不移和同样性质的,只不过在对待它们的逻辑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艾伦·卡尔松分别讨论了人类影响环境的三种个案: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理念是理性设计下的功能适应,人们应当学会欣赏现代化大农业的宏大形式美与功能表现性;环境艺术由于根本地改变了自然对象、环境的自然审美特性,因此是对自然的一种审美冒犯;日本园林不仅尽力仿自然之形,也努力呈现自然的本质与理想的自然状态,所以,成功地处理了艺术与自然之关系,使人易于欣赏.卡尔松在此呈现了处理天人关系的两种思路——“追随艺术”与“追随自然”,并以后者为理想典范.人类影响环境应当是综合了天人二端,而以自然为主导的环境类型,它为人类环境正确处理天人关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那个资本主义急速发展的年代里,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平衡。他告诫我们一定要尊重大自然发展的规律,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全部来自于大自然,如果人类毫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那么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终将受到威胁,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猛烈报复。当今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同样也带来了恩格斯所说的各类生态问题。那么,如何合理地进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贺安敬同志在《生态危机与征服自然》(载《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一九八六年第一期)一文中,指出“征服自然”这一口号是不科学的,并且认为,在实践中如果人类继续征服自然,奴役自然,得到的将是自然界加倍惩罚和报复。笔者对该文的这些观点是不敢苟同的。 贺安敬同志之所以否认“征服自然”命题的正确性,在于把“征服自然”片面地理解为对自然界的巧取豪夺,为所欲为,不分青红皂白地向大自然开战。我们认为,如果采取些方式去征服自然界,确实是不足取的。然而,辩证唯物主义却从  相似文献   

6.
《管子》一书,托名齐相管仲,实际上反映了战国时齐国稷下学派思想家们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哲学问题的思想见解。此书虽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且前后内容不无驳杂牴牾之处,但其思想倾向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本文仅就《管子》的认识论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法象无地、天人合一的认识论框架 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政治思想领域的中心议题之一。对于“天”的认识和理解,是这一历史时期思想家、哲学家们进行政治、  相似文献   

7.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在天与人关系方面,首先强调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不同,尊天而卑人;并在此前提下,庄子要求加强人道修养,通过去骈、去骄、去知(智)、去才(材)、去情、去“我”等方式,做到亲自然、齐万物、合技艺、养心性、同物化,以期会通天人,以人合天、以天合天,进而达到道家天人合道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天论》篇的中心,是谈论天人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是当时百家争鸣的重大问题之一。“天”到底是什么?这是研究天人关系所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在商周时期,“天”和“帝”是同等概念,都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是奴隶主阶级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9.
科技理性的种种成就使人类自信心过度膨胀,对大自然的关怀与敬畏在人们的意识中弱化,从而引发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须发挥非理性因素的潜质,摆正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重新树立对大自然的敬畏感以及审美观,并以此反思自身的行为,使人们去关爱自然与保护自然,如此才能有一个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存在和生活离不开它所栖身的大自然,人类对于美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然来满足的。热爱自然、表现自然是人类对生命的一种积极追求和向往。美国作家拉·华·爱默森说过,大自然能够给人“一种以轮廓、颜色和万物的运动与组合中油然而生的快乐感。”确实,大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光照的变化,能够使自然事物的形状、体积、平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