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借助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旨在探究新疆入境游客旅游参与、旅游体验、目的地形象感知、满意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链式多重中介模型以旅游参与和旅游体验为起点,情感形象、认知形象与满意度为中介,形成影响行为意向的路径结构.研究表明:新疆入境游客旅游参与和旅游体验对满意度和目的地形象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形象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满意度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阐明了游客参与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和传导机制,对新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心理图像理论及SOR理论,对两种旅游目的地形象(朴素形象与再评价形象)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并研究了游客的情绪唤醒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类型和拥护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谣言和游客对谣言的个体涉入程度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类型对情绪唤醒影响中的潜在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朴素形象和再评价形象存在显著差异,再评价形象对情绪唤醒和游客拥护具有更积极的作用;情绪唤醒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类型对拥护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无论谣言存在与否,情绪唤醒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类型和拥护之间都起部分中介作用;谣言弱化了再评价形象对情绪唤醒的积极影响;游客对谣言的个体涉入程度越低,其对再评价形象的情绪唤醒影响越大,反之,个体涉入程度越高,这种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并于民族村寨旅游行为意向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基于民族村寨旅游特点,以西南地区桃坪羌寨、甲居藏寨、泸沽湖作为案例调查地,以"目的地形象"为中介变量,从求真体验、旅游怀旧、外界信息刺激、目的地信任4个方面,研究其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及影响机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人员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SPSS20.0和AMOS20.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旅游行为意向的4个前因变量均以目的地形象为中介变量,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意向;旅游怀旧和求真体验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强,其他2个变量影响程度依次减弱;目的地信任直接正向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意向,目的地信任感越强,越能提升旅游者的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4.
“云旅游”是一个受众广、效果佳的营销渠道,“心临其境”的临场感对旅游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S-O-R(Stimuli-Organism-Response, S-O-R)模型,引入临场感理论,探究临场感对旅游意愿的作用,并将感知收益作为中介变量,上网时长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临场感对旅游意愿的影响路径。文章依据375份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临场感间接影响旅游意愿,社会临场感对旅游意愿的影响大于物理临场感;临场感对感知收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收益在临场感对旅游意愿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上网时长在临场感对旅游意愿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上网时长越长,临场感对旅游意愿的影响越弱。将临场感引入“云旅游”情景中,解释了“云旅游”过程中旅游意愿形成的具体过程,为旅游目的地设计“云旅游”产品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是旅游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为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以国内5个旅游社交网站的游记文本为数据源,借助ROST CM、Gephi和ArcGIS等软件,探究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空间特征:游客感知北京景区空间结构发展不均衡,中心聚集效应明显;(2)时间特征: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重点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3)演化特征:游客感知景区聚类程度整体有所增加,游客感知景区呈由中心向郊区扩展趋势,文化旅游成为新趋势;(4)大事件后的积极效应会对目的地形象产生影响,但存在一定的时效性;(5)游客对北京目的地形象的情感感知呈现积极情感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其幸福感知关乎导游队伍的稳定性、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文章基于导游主观幸福感调控命题展开,引入"导游自我认知"和"领悟社会支持"内外部因素变量探讨主观幸福感的调控策略。实证环节通过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探析自我认知、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认知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自我认知对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自我认知可以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的完全中介效应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最终,据此提出导游岗前执业风险预判,构筑导游良性人际支持与和谐主客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X项目这个颇具争议的风险事件曾接连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交媒体在整个风险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调查法从社交媒体使用的角度建构了受众对PX项目风险感知模型。研究发现:(1)在选择性机制影响下,受众选择性关注注意理解的信息类型是社交媒体的媒介接触程度与信息满足度对风险感知影响中的调节变量。(2)当受众选择缓解风险信息时,媒介接触程度与信息满足度均负向影响风险感知,同时通过媒介信任度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风险感知。(3)当受众选择风险相关信息时,媒介接触程度正向影响风险感知,而信息满足度除了直接负向影响风险感知外,还通过媒介信任度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相似文献   

8.
采用追踪和配对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在理论与文献研究以及系统检验各变量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研究了指导关系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内在机制及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工作嵌入的作用。结果表明:(1)指导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嵌入和内部人身份感知,工作嵌入在指导关系同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2)指导关系显著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和组织公民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部分中介指导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3)工作嵌入显著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和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嵌入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完全中介作用而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4)结构方程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表明,指导关系通过工作嵌入和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双中介作用而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媒介接触频率和多样性为调节变量,社会认同为中介变量,研究新媒体语境对受众价值取向影响的作用机制及路径,通过对上海市民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新媒体语境通过社会认同中介变量对受众价值取向的理论维度和社会维度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对政治维度和经济维度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审美维度和宗教维度的作用不显著;(2)其中产生的作用大小顺序为:经济维度、社会维度、理论维度、政治维度;(3)媒体接触频率和接触的多样性在新媒体语境与社会认同关系中均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4)在主效应和调节作用中,均表现出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其影响大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减弱趋势。最后,根据该研究结论提出了关于新媒体管理的策略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陕西省科技扶贫重点县域821份农户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扶贫科技资源供给对农户减贫感知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扶贫主体形象与制度信任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扶贫科技资源供给特征优化整体上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减贫感知绩效,其中匹配性、可得性与多样性特征对减贫感知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覆盖面特征不具有显著影响;扶贫主体形象在扶贫资源供给特征与农户减贫感知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制度信任在扶贫主体形象的中介作用中具有积极的调节效应,即农户对相关扶贫政策信任程度越高,扶贫主体形象改善对农户减贫感知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相似文献   

11.
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构建社会比较、自我呈现、旅游嫉妒与出游意向间的概念模型,采用问卷 调查方式,在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面向常使用社交网站的青年旅游者实施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 以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社交网站上旅游嫉妒作用机制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社会比较正向影响旅游嫉妒, 同时正向影响出游意向;积极自我呈现负向影响旅游嫉妒,其与出游意向不呈负向关系;真实自我呈 现正向影响出游意向,其与旅游嫉妒关系不显著。旅游嫉妒的作用具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青年女性 旅游嫉妒对出游意向呈显著正向影响,影响效果值达 0.251;其真实自我呈现与旅游嫉妒呈负向影响关 系,效果值为 -0.043 且不显著。青年男性旅游嫉妒对出游意向影响不显著,效果值为 0.114;其真实自 我呈现与旅游嫉妒呈正向影响关系,效果值为 0.077 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无景点旅游视阈下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景点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步入成熟期的一种新业态。无景点养生旅游糅合了无景点旅游与养生旅游的概念,是现有旅游健康性受到挑战、吸引物不断泛化、旅游者养生旅游需求旺盛和旅游业发展趋于成熟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无景点养生旅游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养生性与经济性。在开发过程中,要以自然人文养生资源为依托,注重注入文化灵魂,深化区域内外合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并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整合营销,树立无景点养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文化距离既可以通过影响旅游者追求新奇和逃离现实这两种基本出游动机来促进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也可以通过影响旅游者的风险感知而阻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基于中国1995-2012年入境游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文化距离与国际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之间呈现出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由此可推导出到访中国的游客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文化距离取值,即最优文化距离。当其他条件一致时,中国对与中国的文化距离值为3.606左右的国家居民最具吸引力,即新西兰、比利时、立陶宛、希腊和葡萄牙。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游客,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机构应根据客源国与中国不同的文化距离实施不同的营销措施,将最优文化距离附近的国家确定为目标客源市场。对与中国文化距离小于最优文化距离的国家,应重点突出中国与它们的差异;反之,则应强调中国与其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以到海南的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游客的心理动机及其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反应情形,并了解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游客的心理动机及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差异。结果发现,游客的旅游信息大多来自有来岛旅游经历的亲朋好友,同行人数以2—5人居多,游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了解程度一般;从心理动机和对目的地形象知觉来看,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是海南的热带海岛自然资源,且"心理动机"与"对目的地形象知觉"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提出供规划区域功能组团旅游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设计了游客视角的旅行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通过对兰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旅行社企业社会责任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游客满意度与游客重复购买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行社在游客责任方面的表现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旅行社在环境责任方面的表现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旅行社在旅游目的地社会和文化责任方面的表现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游客满意度和游客重复购买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扬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这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结合扬州职业大学旅游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话题,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永川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近期重点应是文化旅游业,而其发展思路与方向应该是努力把永川打造为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为此需要开发和建设在国内外具有唯一性、首创性的重量级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以整合资源、带动颇为丰富的文化及旅游产品与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和作用。建议创办“中国现代石器博物馆”、建设和打造人类“史前文化公园”,同时创作和摄制与茶山竹海、重庆野生动物世界、职业教育城等重点旅游产品密切相关的优秀影视剧在全国发行、上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高消费问题已经得到关注,依据社会学中的消费理论,在对中日两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能力、消费状况和消费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这种高消费行为形成的原因是中国出境旅游者经济上有大量自由支配的资金和需要社会认同的心理,并提出了应对之策:政府和媒介需要在宏观上帮助游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为今后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进行正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严重自然灾难发生后,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人们对到灾难发生地旅游产生犹豫,影响了旅游意愿和旅游决策。弄清游客流失原因与旅游意愿之间的关系对于灾后赢回游客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研究缺乏对二者关系的实证检验。笔者以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为例,通过结构方程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