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旅游伦理、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旅游伦理、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需求,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旅游业的发展孕育了旅游伦理,旅游伦理又对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规范、调节和升华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能力、旅游经济社会效益、旅游软硬环境建设力度、旅游客源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对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的旅游业正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今后北京市应该重视旅游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深化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业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宁夏旅游业要在市场需求、创新、促销和服务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多层面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渗入旅游产品的定位设计 ,突出民族特色 ,注意景观的框架规划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使宁夏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出在不损害资源持续性基础上,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或接待区域的需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能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又能对旅游资源及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合理的开发与建设、不科学的管理体制、游泳人力素质不高等阻碍因素。要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协调的组织系统和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旅游法律和法规,建立和健全对旅游资源破坏的监督机制,对旅游资源要科学地规划与合理配置,要努力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浅谈生态旅游与延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潮流,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开展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是延边旅游业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乡村旅游特色鲜明,景点多,品位高,发展潜力大。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以西递、宏村为例,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策略,以提高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乡村旅游特色鲜明,景点多,品位高,发展潜力大。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以西递、宏村为例,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策略,以提高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的高速发展,旅游业与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倡导并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跨世纪工程。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而雄厚的物质保障的基础之上,促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要建立具体可行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和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成效显著,但旅游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旅游立法进程缓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我们从概括我国旅游立法现状着手,在分析我国旅游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旅游立法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做到:加强旅游规划,搞好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深入研究滨海旅游文化,提高滨海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加强滨海设施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旅游区的污染物排入,保护滨海旅游环境;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滨海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后劲;增强公众的海洋环境意识,大力发展滨海地区的旅游教育和环保教育,倡导滨海生态旅游;加强宏观调控,理顺滨海地区的旅游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旅游竞争态模型对黑龙江省国际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在黑龙江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际旅游市场发展分布不合理,瘦狗市场与幼童市场客源国较多,客源国中没有明星市场,黑龙江国际旅游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各地区旅游资源的质量、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全省各地旅游发展的不平衡。近年来辽宁省旅游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由于各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旅游资源自身的破坏和旅游资源外围景观与环境的破坏,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应该开发新兴的旅游项目,重视国内大众旅游,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旅游业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全球化趋势。但是,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业管理模式、旅游教育、旅游人才、旅游法规、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来规划和实施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加快旅游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皖西南旅游深度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皖西南地区具有开发旅游的多项优势,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交通通而不畅,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足,局部无序开发。因此,皖西南应采取旅游深度开发战略,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整合旅游资源,构筑旅游板块,构建与周边地区竞合有序的旅游功能区;建设通达便捷的区域旅游交通体系;打造强有力的旅游品牌形象;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将皖西南建成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宗教修学于一体的全国闻名的“人文山水”体验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旅游商品甚少,有设计特色和品牌知名度的产品更少。提高河南旅游商品设计的创新度,增强旅游商品的研发力度,使其具备品牌知名度以及国际竞争力,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尤其是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设计开发具备地域特色、品牌价值以及高附加值的旅游商品,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展开,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目前西部在旅游产业方面存在认识误区,科技水平低,环境破坏,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只有更新理念,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才能使西部旅游业由量的扩张转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7.
洛阳境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地理集中指数分析法,对近年洛阳境外旅游客源数据的分析表明,洛阳境外旅游市场在区域上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旅游经营较为稳定。洛阳应通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开发具有中原文化特色、自然景观特色浓郁的"洛阳"专题项目,形成以日、韩和港澳台地区为中心,东南亚、欧美为两翼的旅游客源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在我国开展南极旅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可以提出发展南极旅游业具有说服力的数项理由,其中包括:通过实质性地利用南极旅游资源,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富裕阶层先进文化的培育,有利于公众对南极事业的理解和参与,也有利于旅游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通过平衡长远目标和实现发展的关系,虚实结合,确保我国南极事业可持续地发展,力争实现利用南极旅游资源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要使西部旅游业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 ,就必须要高起点、高水平地开发西部旅游目的地。对西部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 ,如目的地的管理。目的地产品的开发主题、目的地城市建设等 ,要有一个整合的理念 ,才能使老的目的地焕发生机 ,使新的目的地充满魅力 ,从而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旅游者 ,增强西部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湖南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湖南旅游业要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实施旅游名牌战略,开发有湖南资源特色的精品线路,这是适应市场竞争,确立湖南旅游业整体形象,正确引导投资方向,有效利用与保护资源的需要。发展湖南旅游精品线路的对策应是强化精品意识;树立品牌兴业的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宣传促销工作;开发优先产品,突出重点发展战略;依托费源特色,走有湖南特色之路;提高服务质量,发挥旅游精品线路的功效;完善发展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