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北B县农民在内在经济冲动力的驱动下外出务工,在务工过程中不断获得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现代性的获得又使他们更加理性的流动,越来越以经济收益为流动指向,利用他们获得的技术、资金和各种社会资本积极探寻新的流动途径。在江苏省大力发展苏北经济的热潮下外出务工农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乡土回流,反映了他们现代性的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2009年珠三角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对未外出务工农民和外出务工农民工收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外出务工行为确实具有收入增加效应,由于样本选择性偏误的存在,传统的OLS回归分析方法低估了这种收入增加效应;另外,外出务工对不同外出务工倾向性者的收入增加效应具有强弱区别,其中,收入增加效应最强的是外出务工倾向性最高者,其次却是外出务工倾向性最低者。此研究结论与现时存在的"民工荒"现象说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解释现时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决策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问题更需要从社会制度视角,综合社会、家庭和个人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13年河南省农民工监测数据,考察了父母特别是母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高中教育机会获取的影响.研究发现,母亲外出务工不利于子女,特别是儿子获得高中入学机会.比较而言,父亲外出务工反而能促进子女获得高中入学机会.这意味着在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同时,也要关注父母特别是母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获得非义务教育机会的影响,避免父母在子女成长和接受基础教育的关键期"缺位",从而影响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2006 年河南省商丘地区的840户农民家庭的调查样本为例,通过对调查数据的计量分析,探讨农民务工收入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务工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从业地区类型和外出方式对农民外出务工月收入的影响不显著,而年龄、接受劳动技能培训情况、外出从业经验和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对农民外出务工月收入则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为此,应大力发展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并由政府部门及时向农民工发布用工供需信息。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成本—收益微观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框架,采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计量分析,探究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的决定因素,最终得到以下结论:成本和收益从经济、心理、社会和个人资本4个方面,通过博弈来显著影响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意愿.文中的4个假设基本成立,印证了成本—收益理论在中国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问题的应用,即外出的收益与再次外出务工意愿成正比,成本与之成反比关系.另外,研究发现: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会降低再次外出务工的概率;农村土地资源禀赋、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视角下的农民工研究从流动对于农民工自身的意义出发,关注农民工由传统农民向现代人转变的过程。西方学者对现代性的讨论是此类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农民工现代性获得的过程中,外出流动、城市体验、教育水平、传统文化以及制度设置等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民的现代化对于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突出意义,学者们从多角度对如何提高农民工的现代性做了很多对策研究。另外,本文认为在此类研究中还应该进一步思考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西方现代性理论及其测量指标在我国的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从“离土不离乡”,到跨区域流动;从独闯天下,到举家外出;从分散盲目流动,到有组织转移,都是农民在对外出务工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过程中逐步完成的。那么,农民外出务工成本和收益到底如何?农民在外出务工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性别观念对农村已婚女性外出务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女性家庭地位在促进这一作用上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结果发现:具有现代性别意识观念的女性显著地提高了其外出务工的概率,这中间起作用的主要是女性性别角色认同观念;同时女性家庭地位的调节作用明显,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强化了性别观念对外出务工的影响效应。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对受教育程度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中发现,农村中低学历女性群体和中西部女性群体性别观念对其外出务工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在高学历群体和东部地区并不显著。研究尝试为理解我国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的现象提供一个解释视角,倡导通过性别平等来释放女性在家庭社会经济中的性别红利。  相似文献   

9.
选取湖北省远安县马渡河村作为样本,通过全面分析金融危机风波对该村农民外出务工的负面影响和农民外出务工特点,并针对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情况,提出了增加政府政策性扶持,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避免因经济波动带来就业波动;向农民工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灌输自主创业的思想;发展新型农业,培养多方面人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外出务工者解决后顾之忧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探讨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民创业概率1.67%.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内生性进行弱化后,上述结果仍旧稳健.并且发现异质性外出务工经历中,企业务工经历对创业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而自由工作、个体工商户等非企业工作经历则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概率,这为不同类型的外出务工经历对创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打开了外出务工经历的"黑匣子".对外出务工影响创业的机制进一步探讨发现,外出务工经历会通过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渠道提高农户创业概率,而创业动机并非其影响机制.同时,文章发现,互联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出务工具有类似的功能,对外出务工经历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最后,文章研究表明外出务工经历对本地创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外地创业的影响则不显著;相较于雇主创业,外出务工经历对自雇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