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近代中国总需求变动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进程.与传统社会相比较,近代中国是处在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总需求发生很大变化,它对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更加突出.1887年至1936年的49年间,近代中国总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其上涨并非直线运动,而是呈波动不居的逐步上升趋势.个人消费需求、民间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需求是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决定性因素.其中,个人消费需求是总需求不断再生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消费支出由于总量甚微,对总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弱,投资需求对总需求的波动影响明显.中日两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无几,而总需求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87~2012年6张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演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单位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诱发系数呈现出V型变化趋势,经济重心逐步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我国经济对于消费依存度在经济起飞阶段快速下降,在中等收入阶段保持平稳趋势,在工业部门内部存在着生产和消费结构性矛盾;1987~2012年消费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消费主体结构变化将对其驱动效应产生负面影响,但增加值率、中间投入结构、进出口结构、行业结构以及消费数量变化将产生正面影响,意味着消费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论消费需求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国内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 ,对供给产生一种强制性的结构调整力量 ,促进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和产业全面升级。消费需求变动影响市场结构并从而导致竞争中产业组织结构提高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强 ;同时也将促进中小企业进入大产业生产链环中 ,逐步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合理分工、有效协作的新型产业关联和产业组织构架  相似文献   

4.
消费品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 :产品结构不合理 ,不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收入差距的扩大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不高 ,消费支出预期上升等。消费品有效需求不足 ,使中国经济增长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约束 ,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循环。所以 ,应该从多方面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 ;加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扩大消费信贷政策的实施力度等。  相似文献   

5.
题记:近代中国社会是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特徵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府消费支出与传统社会相比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里运用作者推算的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长期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史学方法,对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徵展开分析,并就其对近代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开创性探讨。 19世纪 40年代鸦片战争以後,尤其是 19世纪 70年代以後,中国开始了其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与传统社会相比较,近代中国是处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和日本政府消费支出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在较低水平基础上,保持了一种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增长态势,且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动特征和周期性波动。由于中日两国在政府消费支出总量和结构的变动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对两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贡献力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结构等方面,论述了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个,即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其中消费需求是最重要的。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用投资需求带动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但目前我国总体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从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消费品市场也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要确保扩大内需政策成功启动我国经济,必须把启动消费需求作为下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基本取向。本文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消费需求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认为消费需求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同时指出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应该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启动我国经济的取向在于促长国内消费需求,采取改变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合理调整支出结构、积极推进住房改革、鼓励合理消费、增加有效供给的对策将有利于促长国内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改变生产方式,更要改变生活与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决定了研究消费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拉动、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享受型消费的转变。建设和谐的消费文化,即建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相承接,以实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健康、适度、公平、可持续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2.
实行积极的消费政策以扩大内需刻不容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的转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当前情况下,积极的消费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扫除消费政策实行的各种障碍并使之在各主要领域发挥作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消费力理论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场合使用消费力概念,多是针对生产力而言的,指的是受分配关系制约的社会消费力或消费量,制约着生产力发展,并认为消费力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我国近些年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成了制约经济均衡增长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有效地提高消费力,应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适当提高劳动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分额,使居民收入增长和GDP增长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4.
西方经济学界对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地住问题存在长期的争论。通过对萨伊定律及其历史演变过程的述评,说明萨伊定律及其包含的供给决定和供给管理思想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曾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萨伊定律也备受争议,尤其受到强调需求管理理论的学者的反驳,致使萨伊定律的历史地位几经变迁。结合西方国家及我国的经济实践,对宏观调控中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转,都是需要信用的,在社会化大分工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信用的要求就更高.可以说,信用造就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中国传统社会的信用资源是十分贫乏的,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信用瓶颈.要摆脱这一困境,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心,同时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是处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根本性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国民收入剩余转化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就国民收入剩余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及其特征展开实证分析,并就其生成机制的障碍原因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经过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出现转机,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由于受消费需求不足和民间投资下降的制约,经济增长速度不快.财政可利用财政贴息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与消费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调动内需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封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济转型又可以分解成几个相关的问题:工业化的发生、现代科技革命的进行和不同转型路径的变迁,完成这些任务的重要微观主体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而在企业之外,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政府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过程和方向。不同类型国家的转型路径和后果是不同的,近代典型国家转型分为四类。  相似文献   

19.
“后奥运低谷效应”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现代奥运史,鲜有国家能够完全避免"后奥运经济风险"。在借鉴了往届赛事举办国的经验,同时考虑到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处于经济转轨的快速发展时期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就我国能否避免"后奥运低谷效应"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认为我国能够将后奥运经济风险降到最低,平稳渡过后奥运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