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的滚滚洪流,荡涤着几千年的污泥浊水,杜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工农兵管理粮店就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沙市红门路粮店就是实行工农兵监督管理,靠工农兵办店的一个突出典型。工农兵监管这一新生事物一出现,立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改变了粮店的面貌,出现了粮店为人尽,人民爱粮店的生动局面,保证了粮店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的滚滚洪流,荡涤着几千年的污泥浊水,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工农兵管理粮店就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沙市红门路粮店就是实行工农兵监督管理,靠工农兵办店的一个突出典型。工农兵监管这一新生事物一出现,立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改变了粮店的面貌,出现了粮店为人民,人民爱粮店的生动局面,保证了粮店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前,在延安的文艺座談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著名的讲話,指示了我們的文學艺术的工农兵方向。其基本內容是:(一)文艺反映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类社会生活,直接或間接地影响劳动人民,团結和教育全体人民,为无产阶级服务,为革命的工农兵的根本利益服务,(二)文学艺术家投身于工农兵的火热斗爭,与革命的工农兵結合,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向工农兵学习,(三)在文艺专門家的帮助下,开展群众的业余文艺活动,发展工农兵自己的文学艺术創造。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指示了文艺与劳动人民結合的政治方向,指出了文艺真正复归于劳动人民的伟大道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总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一定的文艺方向。历史已經走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群众的时代”。我們的社会,經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在文学艺术方面,要求一个相应的革命,是势所必然的。但是,没有革命的理論,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革命一定要产生天才的巨人,由他們研究出革命的理論,作为行动的指南。一九○五年,列宁就提出了“党的文学”的口号,要求文  相似文献   

4.
一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四十八个春秋了.它的提出,最早见于毛泽东一九四二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的提法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后来人们习惯上称它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相似文献   

5.
革命样板戏是无产阶级文艺革命伟大成果,是无产阶级在文艺战线上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胜利的标志。革命样板戏通过一批闪跃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英雄形象的塑造,使工农兵真正成了文艺舞台的主人,实现了工农兵在文艺舞台上对资产阶级的专政。这一深刻的变革,不仅促进了文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革命,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文艺方针,“工农兵方向”一直支配着解放区文学与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它在歌颂新人物、新生活的同时,也潜在地规定着作家队伍构成的主次轻重之别。在工农型作家“中心”、知识分子型作家“边缘”的秩序作用下,“十七年”文学始终洋溢着颂歌、赞歌情调,直到新时期,这种单一的文艺秩序才为思想解放的多元化存在所打破,“人民”的外延才由“工农兵”扩展到“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7.
"工农兵作者",既指"工农兵"出身的作者,也涵盖书写"工农兵"的作者,它是延安文艺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之一。《讲话》从创作主体方面规定了文艺工作者的多重创作身份,尤其赋予"工农兵作者"身份的合理性。以延安本土的农民作家及去延安的知识分子为代表,分析他们在认同"工农兵作者"身份的同时,受意识形态及文艺创作规律影响,自身身份的悖谬性。延安作家总是在政治家与艺术家身份、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中徘徊,他们选择自我"改造"缓解身份焦虑。这一现象不仅是"工农兵作者"独有,也是作家创作时的普遍现象,并直接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学好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广大干部和工农兵群众,正围绕着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紧密结合实际,学~点政治经济学。这个学习很有意义。不少地方还同专题调查相结合,学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9.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中央设立在国民党统治区西安的公开机关。在那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它在毛主席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巍然屹立在国民党西北反共统治的大本营,努力向人民群众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向延安输送大批青年,为延安采购和运输重要物资,从1937年9月到1946年9月,在这里整整坚持了九年的斗争,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它已成为深受广大工农兵群众敬仰爱戴的革命纪念地,广大的工农兵观众,在这里汲取着极大的政治营养,接受着革命思想的熏陶和革命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60年代,通过思想改造,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作家已经自觉地将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规定为工农兵人物,然而,对于权威意识形态既定的审美叙事成规,当代知识分子依然有所思考,有所"论争"。20世纪50、60年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秉承的"五四"启蒙精神在审美领域内并不是处于彻底的"断裂"状态,即使以塑造工农兵人物为主,红色经典等许多优秀作品同样体现着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审美理念和审美趣味。在工农兵人物的塑造方面,知识分子叙述者的启蒙姿态并未消失。一直到"文革文艺"的全面展开,知识分子叙述者才被迫从审美领域中完全退场,"五四"以来的"人的文学"最终被"神的文艺"全面代替。  相似文献   

11.
平武县文艺宣传队成立三年多来,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终年身背背篼翻山越岭,走村串寨,行程六千多里,走遍了全县每个社队,把一台台革命文艺节目,一直送到贫下中农家门口,被誊为“背篼剧团”,四川山区的“乌兰牧骑”。这样的“背篼剧团”,好就好在它时刻想着工农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处理了为工农兵而刨作和为工农兵所利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坚持了为工农兵的大方向,又摸索  相似文献   

12.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却不是工农兵文学的代表诗人,他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后写下的最具影响力的诗作,并不是按照工农兵文学的创作规范创作的。这些诗作的诗情既和工农兵文学相通,又是对工农兵文学的超越,具有比工农兵文学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心灵震撼力。艾青的创作启示我们:要通过个人的“私情”来表达符合人民利益的感情;在“为人民大众”的大方向下,作家可以而且应该有选择题材、表达个人情感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工农兵群众在解放区话剧创作中的决定性地位,主要表现在文艺工作者对待他们的态度,和他们对文艺工作者话剧创作的影响上,也表现在工农兵群众话剧创作的不断发展上。表现工农兵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成为解放区话剧"压倒一切"的题材内容。声势浩大的解放区话剧运动,体现了话剧题材领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在艺术形式上,解放区话剧努力适应工农兵群众的欣赏特点,艺术结构上来了一个戏曲化。以简短朴素、平易自然的语言见长,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4.
四十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根据列宁的文艺党性原则,结合我国的革命和文艺创作实际,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的服务方向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是为“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服务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后来被概括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六十年代,进一步被概括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现在,党中央根据七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概括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些口号虽然文字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文艺报》作为国家机关刊物,建国初期对促进工农兵业余创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考查《文艺报》通过什么方式来推进、影响1949—1966年工农兵业余写作,国家刊物如何对工农兵文学写作进行指导、规范,透过这一文学现象窥见建国后国家刊物运行方式取代五四"同人刊物",当代文学创作生成、发展方式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6.
延安文学在对文学语言的颠覆性实验中确立了"工农兵话语",并通过对其权威地位的确立,创造出新的文学话语体系。鉴于此,"工农兵话语"既是对"五四"后其他文学话语的转换,也是文学现代性重构中话语的转向。作为文学表意实践活动的话语,"工农兵话语"在语言表达和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三点:语言的革命进化观,语言的经验实证观,语言的实用目的观。三者之间以"工农兵语言"为扭结体现出内在的逻辑关系,遂使"工农兵语言"成为具有某种先锋实验性的语言资源,进入文学现代性重构的视域。从文学现代性重构角度看,"工农兵话语"是特定历史语境下顺时应势的"革命"选择,其中有合理的一面——文学现代性重构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和现象级存在;同时,由于它谋求的是建立整齐划一的话语言说和写作秩序,从而一定程度上漠视了文学现代性重构的艺术涵容度和审美表现力,以及发展的诸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在批林批孔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今年春节以后,北大文科各系在组织师生走出校门,同社会上广大工农兵一起参加批林批孔斗争的同时,又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请进厂矿、公社、部队、机关、商店、街道等八百多个单位的四千八百三十九名工农兵到学校,为他们举办了八期批林批孔学习班。学习班重点学习了毛主席有关的重要指示、《哥达纲领批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和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文件,狠批林彪、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深批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同时,密切联系现实斗争的大是大非问题,提高了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同志们反映:“这样的学习班急工农兵之所急,想工农兵之所想,我们打心眼里欢迎!”“只有这样办大学,我们工农兵才放心。”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毛主席的这一教导,为发展和繁荣无产阶级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历来是文艺创作问题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刘少奇及其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周扬一伙,利用他们所窃取的那一部分权  相似文献   

19.
在1949年至1976年的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颂歌建构起了自身独特的传播消费方式和文本形式.工农兵群众作为意识形态的中介,介入并主导着诗歌的生产、传播、阅读和批评等各个话语实践环节,内在地规约了民歌形式的制度化进程.工农兵诗歌及其民歌形式的试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创新现代文化体制和追求现代文化的民族化发展道路这两个向度的战略考量,同时也为当前诗歌重建中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工农兵文学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的文学作者,而是须取得思想认同的专业文学工作者和工农兵业余作者。他们从事的不是个人的写作,而是工农兵的阶级写作。他们作品产生的动因不是情感动因,而是思想动因。同时,他们必须十分重视作品的社会效果。他们实际上不是创作的主动者,而是创作的被动者。这是由倡导者的政治文学观所决定的。这种文学观的创作主体观,导致了文学的趋同化现象,但又对当时的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同时,建国后的工农兵文学创作主体,也在努力改变创作的被动地位,创作了一批有文化意蕴的作品,完全否定它们是不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