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宋前文言小说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冥婚是一种特殊的婚姻习俗,在宋前文言小说中常常出现。它突破了狭义的未婚夭亡的男女合葬,不仅指死人与死人之间的结合,也包括活人与死人的婚恋等。从宋前文言小说来看,冥婚故事大致有三种类型:合葬式、入墓(庙)结为夫妇式、女鬼自荐枕席结为夫妻式。作为古代婚姻嫁娶的一种特殊形式,冥婚具有鬼魂信仰和婚姻门第观念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冥婚形式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冥婚习俗,是中国婚姻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自周以前产生此俗以来,不断发展。隋唐五代、尤其是唐代,冥婚现象自上而下已蔚然成风,明清时亦屡见不鲜。冥婚现象在我国流行的范围比较广,产生了各种花样不同的形式。历代论者大都认为冥婚陋俗与礼不合,荒诞无稽,提出各种批评看法。然而,冥婚之俗并未因时代推移而消逝,直至民国时一些地方还存此俗,就是当今社会也未绝迹,进行冥婚者仍时有见闻。  相似文献   

3.
根据故事情节发生的特点,唐代人鬼相恋故事大致可分为类冥婚型故事、禁忌型人鬼相恋故事、亡女复活型相恋故事、路遇型相恋故事四类。类冥婚型故事依附于冥婚习俗,多发生在人间男性和女鬼之间;禁忌型人鬼相恋故事的经典模式是“禁忌~惩罚”,故事中男子或是气色有异或是暴亡,不具备重情之特色;亡女复活故事表现的足追求爱的力量强大以至于死而复生,给人以很强的震撼力;路遇式人鬼桕恋故事重在对男女两情相悦的描摹和歌颂,是义人幻想爱情的白日梦的载体。庸代人鬼相恋故事不但丰富了古典小说的题材,其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的发生模式,对后世同类小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春秋媵制不是汉儒所谓侄娣从嫁或他国以女陪嫁。媵有两类:娘家嫁女之媵是以臣妾财物陪嫁。一国嫁女他国来媵是诸侯相互在对方嫁女时赠送贺礼——亦媵臣、媵妾、媵器类,属于列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活动,并非他国以女陪嫁的婚姻行为,无国数和同姓的限制。春秋同时存在媵和侄娣从嫁两种嫁女的礼制,但是二者内涵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5.
据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统计,唐五代词人词作共计91人、凡1961首,其中具名词人凡80人,无名氏10人,敦煌词作者姑以1人计。有籍贯可考的词人共60人,主要分布于北方七省和南方七省,北方籍占37人,南方籍占23人,占籍北方的词人多于南方,与宋词作者多为南方籍形成鲜明对照。北方籍词人集中于陕西、河南、甘肃、河北、山西五省,南方籍词人则以四川、江苏、浙江三省为多。在80位具名词人中,唐代和五代各占40人,总体上呈现出一个较为均衡的创作阵容。唐代词人以中、晚唐为多,五代词人多集中于西蜀和南唐两域。在排名前30位的大家、名家中,唐代占10人,五代占20人,五代明显多于唐代。  相似文献   

6.
洛阳出土的朱书陶瓶上书写的镇墓文,透露出了冥婚的内容。冥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献记载很多。冥婚习俗扎根于我国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土壤之中,长期传承不衰,至今在各地仍有广泛分布,并在当代都市中发生某些变异。  相似文献   

7.
冥婚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历代文献记载冥婚的材料,并借鉴前人研究冥婚的成果,从而构勒出冥婚在历史上起源、发展、变化的大概轮廓,同时论述其发展、流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道教与唐代诗歌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关于中国宗教与文学关系的一份讲演稿,主要讨论道教对唐代诗歌语言的影响。作者认为,由于种种原因,道教语言逐渐与儒家语言、佛教语言形成了差异,其风格是追求古奥与华丽。在唐代,道教语言给诗歌带来了道教古奥的语言形式和华丽的词汇意象。当然,还应当指出对道教故事与境界的想象使唐代诗歌更富有神奇缥缈的意境,道教对生存的忧患使唐代诗歌有了深沉的生会意识。  相似文献   

9.
合葬或者说冥婚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中屡见不鲜,但在不同时段,却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心态,由此出发概括出爱情的合葬、无爱的冥婚、革命的合葬三种模式,并通过互文性解读而透视出:合葬的根本意义是对于身体不朽的乌托邦梦想。  相似文献   

10.
唐代金银器装饰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图案的样式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技巧上装饰性极强,构图形式中蕴含着图案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从美学功能和实用价值等方面研究唐代金银器装饰图案的各种组合形式,可以从中寻求美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把艺术创作和设计引向更高的层次,使之具有更合理的功能和更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巫术等通魂巫术对于“玩真”、“叫画”情节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国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姻具有下列四个异质特征:1.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除了同宗不婚和特殊的“还娘头”外,相对汉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数民族的婚姻还是比较自由的;3.“还娘头”与同宗不婚或同姓不婚;4.通婚禁忌与婚姻神判。建国后在《婚姻法》的冲击下迅速嬗变:1.离婚案件呈上升趋势;2.处理婚姻问题的权利由传统的三老四少转移到国家政府手里;3.对女性是一次重大的解放。从而终于纳入到了国家预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族婚居模式普遍为从夫居。A村维吾尔族婚后的居住类型以从夫居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的从妻居和独居制。近年来,婚居模式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妻居略有增加,但不是入赘,这种情况多见于再婚。在相应居住模式下,从维系婚姻及女性视角,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婚后主要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恩报思想体现于婚姻关系合理缔结,赞赏女子以献身生子的方式来报答施恩于其家者,恩报关系成为两性婚爱关系建立的前提动机和情感基础。而为了报恩不必受封建礼教对男女交往的束缚,礼法规范被恩报义务所取代。女子成为婚姻的主动者,常常为履行报恩使命无媒自嫁,冲破人鬼、人与动物精怪的界限。蒲松龄婚姻报恩主张与其整个报恩观分不开。其一强调奴仆对主子报恩,二是强调朋友或普通人之间受恩必报。局限性是以恩为标准,故本质上每每与情、与两性之爱相矛盾相冲突。它还基于把女性和性爱婚姻看成报恩工具的深层意念,精怪、女鬼实际上也是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化身,她们的报恩本质上也是男性性满足之必然性期盼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变革期,行进在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离婚的制度实践伴随着婚姻家庭立法的多次修改不断完善,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中生成的离婚法理也由于《民法典》的出台而沉淀下来。在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离婚法理表现在文明、制度和人的三重维度中,离婚自由和离婚权利是社会进步的文明表征,离婚是规范婚姻家庭关系、确认爱情消亡的法律制度,离婚是合法解除婚姻契约、正当调整社会关系的善治程序。  相似文献   

16.
浅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食尸葬礼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种奇特的分食死去亲族尸体的丧葬形式——食尸葬。食尸葬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论”基础之上,其目的也是为了取悦死者的灵魂,只不过它采用的是比较特殊的方式。食尸葬巩固了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并形成一种特殊的“传播场”,在这里原始的互助观念、家族血亲观和辈分观、家族的婚姻观念和灵魂的永生观及少数民族民间口头传说均得到传播。  相似文献   

17.
勃朗特三姐妹的代表作品中刻画了三位灵魂伴侣,他们的情感生存空间受到了物质层面、道德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约束。在物质层面,19世纪的英国阶级观念仍非常强烈,两性结成伴侣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更注重双方的门当户对,门第差距是贵族和中产阶级都无法接受的。由于这一时期缺少健全的婚姻法律,因此崇尚道德风尚的维多利亚人用道德来约束人们选择伴侣,缔结婚姻都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另外,虽然这一时期伴侣的权力地位关系不平等,但是每个阶层都存在像三对灵魂伴侣那样能够做到灵魂交流、心灵相通、感情深厚、婚姻生活幸福的夫妻。可以看出,勃朗特三姐妹在维多利亚早期对婚姻推崇门当户对,强调婚姻圣洁,同时重视伴侣之间的爱与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