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负债企业的信贷申请对于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获利的机会,同时又存在潜在的信贷风险。为了形成银行对负债企业的信贷申请有一个正确的操作思路,对负债企业的信贷申请进行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失灵的博弈论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对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中出现的市场失灵表现的分析入手,运用博弈论方法,力求更深入地对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和偿还贷款两个环节的策略选择建立模型进行阐述,并建议在银企信贷博弈中商业银行推行占优战略。  相似文献   

3.
通常企业负债存在四种情况:企业间负债,企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负债,企业对国外负债和企业对居民的负债。本质上它们都是企业的某种信用的表现。它们在经济体系中的波及范围、传递环节、调控的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但对经济的冲击和破坏最大的是对金融体系的过度负债。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业是高负债行业,银行信贷资金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银行住房信贷业务和房地产业已呈高度相关性。房地产业是否能健康发展,信贷资金是否能理性投放。银行同业竞争环境是否能和谐有序。成为住房信贷资金安全的关健所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贷成本逐渐提高,银行机构出现了"惜贷""限贷"的现象。通过选取江西省近十年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指标,建立影响银行整体信贷成本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采用SPSS对七个影响因子进行排名,得出以下结论:企业自身的规模是获得贷款的关键;影响银行整体信贷成本因素主要有中小企业的规模、银行信贷成本、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五年基准利率、规模企业的利润总额;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企业数量和利润都与银行整体信贷成本成正比关系,而央行五年基准利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银行整体信贷成本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信贷市场上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息非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是信贷市场上银行面临的普遍问题 ,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使借款人的行为异化 ,进而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因此 ,积极认识信息非对称及其对信贷市场银行与企业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概念入手 ,分析了信息非对称状态下的贷款定价问题及其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 ,并提出了防范信息非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性质、政府干预程度以及外部市场竞争度存在差异的情形下,银行长期贷款对企业投资效率有不小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长期贷款的存在弱化了负债对企业投资的刚性约束效应,且在国有企业中,这种弱化效应更加明显,从而使得国有企业拥有更高的投资水平;银行长期贷款的存在弱化了负债融资对过度投资的刚性约束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在政府干预程度强的地区,银行长期贷款不能形成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约束,使得企业更容易出现非效率投资;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强了银行长期贷款对过度投资的刚性约束作用,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何融合现代信贷技术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是当前金融市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银税互动”政策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小微企业纳税数据的信用特征,结合随机森林方法和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违约概率和信贷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综合考虑银行的经营利润以及风险成本实现不同小微企业信贷利率和信贷额度的优化,以此构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智能决策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纳税数据能够准确识别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从而为银行信贷供给提供决策依据,并且纳税数据质量较高的小微企业无论是信贷额度还是信贷利率都能够获得银行层面更加有利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外部原因,对商业银行而言,减轻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信贷部门内部信息不对称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一条带有根本性的措施。解决银企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以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解决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信贷内控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间信贷交易行为特征,在理性经济人、信息不对称、动态博弈过程等五个相关假设条件下,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二者间的效用函数及博弈过程分析,得出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关系,并解释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惜贷”行为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对策与建议,包括:与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对称的沟通机制和共享平台,积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财务状况、管理制度、经营情况等反映企业资金实力的信息,推动双方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不断完善中小房地产企业的信用保证体系,增进与金融机构的良好信贷关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企业侵蚀国有银行债权的方式有:1.推行企业破产,废除银行债权;2、推行合资改制,逃避银行债权;3推行“母体裂变”,架空银行债权。其导因是:1.企业债务沉重;2.中央与地方利益矛盾;3.缺乏法律保护;4.金融体制改革滞后。要解决银行债权被侵的问题,应明确银行产权,使之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具有法人地位,并推行和规范银行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银行界的提议与积极参与下,北洋政府于1921 年进行公债整理。整理之后,公债价格上涨,金融市场活跃,政府债信得到挽救,达到了预期目的,但财政收支不抵这一锢疾仍无法解决。1921 年之后,北洋政府对内筹款的主要方式由发行公债转为发行库券,银行界主动疏离政府的倾向则日益明显。整理公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洋政府财政筹款的方式以及银行界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 ,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 ,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目前 ,运用制度创新的手段 ,改善微观经济运行环境 ,加强银企信用的培育是解决银企债务风险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特定的企业产权制度和组织结构,使企业行为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运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企业行为不规范造成国有商业银行以信货资金滞化为特征的资产运作效率低下。企业依赖银行的程度是由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决定的。企业维持正常经营所需的资金绝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一旦企业经营出风险,必然影响银行资金的正常运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企业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15.
企业法人恶意破产与金融债权保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采取虚假破产等形式恶意破产逃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并可能埋下金融危机的巨大隐患。应建立企业破产预警制度、实行破产案件异地管辖、完善破产障碍制度、完善征信系统等措施,遏制企业恶意破产逃债,保全金融债权。  相似文献   

16.
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假说认为,商业信用可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的再配置,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商业信用的资源配置效应以及恶意拖欠基础上的强制性信用特征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获取更多银行信贷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不仅未能提供更多商业信用,反而获取了更多商业信用,而市场势力的存在可能是导致这一配置结果的扭曲性因素;拥有更多应收账款的企业倾向于扩大应付账款规模,从而使企业间债务关系呈现出较强的"三角债"趋势。此外,与出口企业相比,产品内销企业在商业信用的供给中面临着更多的坏账损失风险。这说明我国商业信用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恶意拖欠特征与违约风险。我国的商业信用不仅未能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反而增大了市场的交易费用和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从金融学角度看,高校债务本质上是一种借贷关系,包含了借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无抵押担保的情况下,银行债权并无强制履约保证;高校如果无力偿还债务,停止还款并不会立刻遭受经济损失,因此没有破产风险。政府部门主动出资"化解高校债务风险",说明:高校并没有沦落到破产的地步;政府部门不愿意高校失信于银行,从而失去继续获得银行信用贷款的机会;银行贷款已经成为高校生存的重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贷风险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衡量企业每一笔贷款的信贷风险日益成为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重点,为此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 ,已成为关系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成功的重大问题 ,必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 ,采取不同的债务重组方法 ,加大力度培育市场体系 ,使国有银行和企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既是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也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该文以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为视角,在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适应中小企业风险特点的信用评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