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班就读教学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随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慢慢摸索,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值此新课程背景下,笔者对师范院校开设随班就读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我国台湾地区新修订的"特殊教育课程纲要"强调通过课程调整,让所有特殊儿童皆能充分参与普通教育课程,接受基于需求的适性教育。通过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课程纲要"的设计及实施经验,大陆推进随班就读应加强融合教育理念宣传,共建相互尊重与接纳的融合文化氛围;加强普教与特教课程的衔接,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个别化教育需求;课程与教学应紧密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间的合作,使随班就读教学服务更加优质化;配齐硬件设备,使随班就读生学习及生活无障碍;加强教学评价的适性调整,使评价更加人性化、差异化、个别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大陆随班就读的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对某幼儿园的学前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描述、解释个案幼儿园随班就读开展中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影响此环境下随班就读工作有效性的因素,即有限精力.通过对"精力的张力"的思考与论述,概括出个案幼儿园随班就读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影响随班就读质量的问题。其中,特殊儿童所在随读学校或班级的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如何已经成为影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被大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所重点关注和研究。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四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个低视力孩子随班就读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取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一个低视力孩子对自身随班就读经历和抉择的自叙,探讨影响随班就读有效性的因素.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政策落实有待加强;融洽的同伴和师生关系给予个体积极的支持;支持环境的创设给予个体更多参与的机会;改革评价方式以减轻个体负担;教育施与受关系应和谐;应高效利用普校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6.
1989年5月国务院批发的国家教委等7个部委《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后,全国不少省市开展了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试验。笔者曾在《论弱智儿童随班就读》一文中,对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提出一些初步设想,在我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设想是可行的,但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供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随班就读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虽然它现在已成为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总体来看其质量是不尽人意的。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影响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因素和针对各个因素所提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融合教育课程是融合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提升融合教育质量的重点。在融合教育的推动下,美国等实施融合教育的先驱国家对融合取向的课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文以此为背景,对课程调整的产生、概念、类型、实施原则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在普通教室中实施课程调整的实践意义,以期对我国随班就读课程改革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班就读是我国基于特殊国情选择的、符合全纳教育要求的特殊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对残疾人教育,特别是聋生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学龄听力残疾儿童的数量很大,根据2007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其中听力残疾儿童11万人。但是,我国聋生的随班就读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教师因其服务对象与普通教师的差异,决定了其专业标准与普通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重大差异。就专业标准来看,它属于工作标准的范畴。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对特殊教育教师岗位(个人)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程序、效果及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从事特殊教育活动、接受特殊教育培训和个人发展,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或随班就读学校)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