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它强调平等主体在理解基础上的交往、对话与和谐共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建构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是其重要特征,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正确领会和运用好交往特征的丰富内涵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理论发轫于西方,是对西方哲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超越。在认识论、本体论、实践论等层面,主体间性都有其复杂的意义。该理论渗透于文学、教育学、女性学等领域后,刷新了相应学科的研究。主体间性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中的师生都是主体,教育就是通过主体与主体间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使各自的主体性得以丰富扩展。本文援引主体间性理论,结合小剧场实验话剧《收信快乐》的演出,探索通过一个项目实现多学科融合的艺术教育之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编辑活动,即编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编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编辑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生成者与建构者。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模式是一种以师生精神交往为基础,把教育教学活动视为师生共在共构、互通共通的行为方式。哲学教育实施这种模式应采取互动、体验和对话的策略。师生互动重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互动,促成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体验作为哲学教学"转识成智"一个环节,要通过建构"体验情境",从中检视主体的哲学思维,领会哲学教育文本的内在精神和意义;对话有多重多样性,师生主体间对话应强调互识共识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中“主体间性”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胡赛尔先验现象学和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均对科技理性予以批判,但在构筑他们各自的哲学、揭示社会现象与问题时,站在了不同的方法论立场上,导致对"主体间性"认识视角不尽一致.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尊重,在法律、各项学校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下的相互理解的关系特征.在学校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主体间性应是相辅相承的.为了实现主体间性,要注意运用平等对话与交流及交往等教育方式,但这些教育方式并不能排斥其他教育方式.教育改革过程应树立"主体间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转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平等的"主体-主体"关系,是对主体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益于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主体间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转向包括4个方面,即教育关系:从"话语霸权"走向"平等对话";教育理念:从"教育条目"走向"回归生活";教育方式:从"单向灌输"走向"交往互动";教育过程:从"强调预设"走向"关注生成"。  相似文献   

7.
在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强调翻译研究中个体主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向,并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关系,才能真正体现翻译的桥梁与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是指认知主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和交流的特性,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和深化.中国进入21世纪后,受哲学主体间性研究的影响,对于教育主体的研究开始进入共存与互存的天地--从师生孰为主体转向师生如何共为主体,即主体间性的平等对话.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不仅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更是一种理解过程和认识过程,语言是主体间信息和意义的传递手段,意义不是主体自身形成的,而是在主体间形成的.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等新型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扬弃教育者与受教者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主客体"关系,在主体间性哲学观的指导下,构建"主体(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的互动交往关系,实现4个方面的转向:即师生关系:从"霸权"走向"对话";教育理念:从"教条"回归"生活";教育方式:从"灌输"走向"互动";教育目的:从"预设"走向"生成"。  相似文献   

10.
从建构到对话中的建构 --认识本质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皮亚杰的建构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运用认识图式对外来信息的同化,当主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同化新的刺激时,主体就会对原先的图式进行修改和重建,进而去同化外界。这一理论超越了机械反映论。但是把建构看成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实际上离开了主体间的交往,建构仍然无法产生。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研究,使认识论研究的视野深入到主体间的关系,揭示了对话的认识论意义。我们只有在主客体的互动、主体间的对话,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中,去把握认识的建构活动,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认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