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本源文化之一,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其审美价值。中国民间美术反映了劳动者来自内心深处的高亢之歌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创造了生活智慧和文化财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石和灵魂,也是一切美术创作的源头和“活水”。近年来,学术界虽然对中国民间关术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中国民间美术本源文化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显得不足.尤其是对民间美术本源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古朴的民风民俗已有所扭曲、断裂和偏移,纯朴的本源文化内涵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淡化和忽视。要使中国民间美术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必须立足于民间美术本源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特质。  相似文献   

2.
对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的称谓 ,曾出现了多种概括。本文针对“山阳文化”这一地域文化称谓 ,以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史实 ,从文化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军事地理环境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焦作地区地域文化称谓的界定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 ,以为 :还是以“覃怀文化”的称谓来界定焦作地区的历史文化为最佳的称谓。也只有“覃怀文化”的称谓 ,才能体现焦作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灿烂  相似文献   

3.
张驰 《九江学院学报》2007,26(1):104-105
在现代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民间美术所体现出的“本元文化”特质,可为现代艺术设计全面提供传统文化营养。本文通过揭示民间美术的内涵,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都遗留在广大的农村、牧区和林区.在各级政府提出的保护与传承的政策指导下,依靠学术界专家学者的系统调查与研究,需要扎根于基层的民间艺人和人民群众来具体实施,这就要求将民间美术的知识和技艺具体应用到大众的教育之中,使其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别是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广泛推广,甚至在高等院校中开设传习馆,建立一套民间美术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将民间美术遗产的传承与现代民族教育相结合,借以提高民众对文化自觉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勃”是流行在青海互助等地的一种原始的民间宗教活动,是土族富有敬畏和崇拜意识的世俗节日,展示了土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姚马村的“勃”为例,对土族民间宗教的民俗功能进行探索和分析,进一步研究土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岁时节日旅游、宗教节日旅游、烧香之旅三个方面对明代民间的节日旅游作了系统的探讨。文章指出,由于经济的发展,民间大众的闲暇时间更趋增多,进而形成了明代民间大众一种“好游”之习。明代民间的节日旅游,正好反映了士大夫精英阶层与民间大众之间文化传统的雅俗之别。  相似文献   

7.
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民间美术是一种长久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其分类学方面的研究现状仍是十分薄弱和滞后的。这使民间美术研究和教学缺乏应有的学术基础,也使正在兴起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事业缺乏系统有序的文化参照。就此问题梳理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间美术研究的大致发展线索,并列举了建国以来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分类模式,提出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分类研究方法,倡导多元的分类研究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8.
民间美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山东地处中国东部,地理风貌多样,气候适中,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民风淳厚中透着空灵。山东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支柱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发源地。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使山东民间美术形成了厚重内有灵秀,淳朴里有典雅,美观中有器用的“中和之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淮阳“泥泥狗”现状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展示了其具有原始艺术寓意的造型和色彩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想要挽留住具有传统文脉的民间工艺品,其手段之一就是要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进行系列化包装设计,使之与市场经济相融合,使民间工艺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摘要]莱坞是民间苯教的祭祀者,是民间苯教信仰的载体。本文以白龙江上游民间苯教祭祀者莱坞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称谓、分类、传承、法器、服饰、宗教地位和社会影响等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莱坞”是原始苯教的“活化石”,最能体现苯教文化。  相似文献   

11.
"乡约"不等于"乡规民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学者们在研究中经常将“乡约”与“乡规民约”不加区别地混为一谈。事实上,“乡规民约”是基层社会组织的社会成员共同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乡约”是乡村社会中以社会教化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民间基层组织形式,二者的内涵并不相同,其历史发展也遵循着不同的路径。将“乡约”等同于“乡规民约”的研究方法既违背了历史事实,也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民间艺术中的非物质文化也是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形态的文化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只有在一个统一体中,才能构成一种真正的文化。中国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和悠久的传统,存在于民间。其中,传统年画是民间美术里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清末民初,社会发生了大的变革,民间年画发生了自身的改良。对中国传统民间年画以及清末民初改良年画的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课题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期,“公”谥称谓经历了由废除到复兴的历史变迁。“公”谥称谓的社会内涵是由秦汉时期政治思想文化背景决定的,而社会的变革又直接影响着“公”谥称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社会为一身份社会、伦理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从当代法律解释学这一视域出发,结合传统中国社会之特质,传统中国具备不同于西法意义的“礼法”文化当属自然。传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一多相融”本体论哲学决定了传统中国法文化是“礼法”同体法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何在这一热门话题 ,在总结前人对此论题的见解上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提出了文化传统并非皆是活文化 ,活文化亦非全都是文化传统的论断 ,并指出文化传统并非皆是精华 ,传统文化非死文化 ,应该是在一种动静态相互交替变化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并对二者概念认识的范畴重新作了界定 ,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认识文化传统 ,在文化事象范畴界定传统文化 ,在了解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其属于精华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糖画是民间美术中食品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糖画是以糖为原料创作的传统手工艺术,赏之若画、食之甘甜,以其特有的色泽、质感和口味,饱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东方哲学和民间生活中对祥和、团圆幸福等美好生活的期盼,与中国民间泥塑、剪纸和皮影等艺术方式交相辉映。糖画艺术蕴含民众生活方式的历史积淀,承载深厚的历史传统。通过对糖画造型艺术的视觉认知到由视知觉产生的吉祥文化心理再到糖画对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的映射三个层面,解析视觉、味觉共同建构的知觉体系中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揭示糖画艺术背后映射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养生实质上就是指把某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养生能量,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方式。本文立足于文化养生这一研究平台,着力对“和”这一重要资源进行了探讨,从静态和动态来考察“和”的文化养生内涵,认为自文化养生角度可将“和”界定为人的生命系统所特有的平衡状态以及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纪实摄影”之风骤然再起,席卷整个影坛。对“纪实摄影”的“称谓”、“本质特征”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称其为“社会纪实摄影”,有人称其为“新纪实摄影”,称“现实主义摄影”亦有之。本文基于“纪实摄影”的社会属性和主体特征,界定为“社会纪实摄影”...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翻译研究中存在一种“泛文化”现象 ,即以“文化移植”界定翻译的本质并建立翻译的批评标准。文章根据文化的概念和翻译实践指出 ,有些文化内涵难以移植又并非所有文本都有文化要素需要移植 ,因此文化移植不能准确界定翻译的根本性质 ,也不能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20.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的基础层次,具有母体性、根性的特点,能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笔者通过对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材、以及教师等多方面的调查,粗浅地分析了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现状,以期引起美术教育者的重视,推进小学民间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