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在制度层面农村发展正受制于土地制度改革。对当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进行分析,认为集体所有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有所有制形态,曾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其中使用权的放权私有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当前,土地权属关系往往被严格限制在本村居民的政策底线约束下,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组织架构内部冲突、集体权利与成员权利冲突、承包权与经营权冲突等弊端,限制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农村发展。未来“三权分置”改革应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大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处分权,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的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实行何种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M.Todaro)甚至把土地改革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变迁,土地制度历史的变迁反映了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促进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局限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土地制度改革路径做出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3.
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50-1962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时间段的不同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综合比较后认为1953-1956年的"土地所有权农民私有、合作或适度统一经营"是相对较好的制度,有利于激励要素投入和提高要素利用率,农业稳定而高速增长.这给思考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变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国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农村土地制度几次重大改革逐步形成的。虽然迄今为止,土地制度历经数次变动,但是其逐步趋于完善,为了克服其缺陷,解决随之而来的各种复杂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对中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这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以1998-2021年CNKI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CSSCI期刊研究文献为对象,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脉络及研究热点,建构了二十三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自1998年以来,国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可分为“1998-2004年”“2005-2013年”“2014-2021年”三个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主题比较聚焦,集中在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流转、乡村振兴、农村改革等方面;未来,在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将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总结当前土地制度优缺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设定的基本内涵。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设定,部分弥补了当今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人口迁移、对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束缚的缺陷。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仍有不足;逐步放宽对转入主体的限制,允许有志于从事现代农业的工商资本进入流转市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租佃制度是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前提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土地经营制度。租佃制度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关系的发展演变。本文试图从租佃制度的视角来考察传统中国社会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关系的演进路径,同时对不同租约形式下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进一步地对能为中国当前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现阶段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普遍存在“三元缺位”特征,即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由于人为的制度因素导致了土地空间布局的割裂破坏、土地生态的损害和相关规划和制度的缺位,这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普遍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民间性的特征。贵州、四川等欠发达地区的改革实践,已经探索建立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多种范式。政府应注重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统一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土地流转发包方等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农村经济的兴哀、农民收入有紧密的联系。当前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诸因素中,土地产权主体缺位、土地分配“均田制”、土地资源流动滞后、征用土地补偿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因此,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是要以市场导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南,设计出新的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大力推行租赁经营、抵押承包、有偿转让、投标承包、土地股份经营等有效组织形式;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以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农业生产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重视农民的意愿。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心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深化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坚持联产承包制的“基本内核”一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经营不变,以此为基础,使改革逐步深化。同时还对深化大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农村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模式的分析,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形成了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是目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较好模式。此外,本文还就如何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等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土地市场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其他要素所不具备的特点 ;土地市场的形成 ,在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下 ,还面临着较多的体制性制约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农村土地市场在发展中已生成了多种基本形式 ,只是还存在着一些过程性特征。在当前条件下 ,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化改革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是按照村 (社区 )或者区域自治的思路 ,建设一个公众参与的社区组织 ,实行乡村自治。  相似文献   

13.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矛盾重重、宅基地使用权不完整、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阻碍了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而使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被不断强化。而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作用又反过来阻碍了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因此,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当同时推进、配套进行。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制度,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范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是决定我国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关键,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通过土地确权工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时期农村全面改革的逻辑起点。受历史条件限制,我国农村土地确权法律体系不完善、土地产权主体法律界定不清、集体土地产权内容规定不合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冲突等,加大了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难度,制约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实证分析农村土地确权法律问题,以土地确权法律制度构造为视角,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土地确权法律制度路径,实现土地确权登记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衔接。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当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土地流转又与农村金融支持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农村金融制度却表现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操作制度、政府管理制度、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制度等制度缺失,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土地流转效应的发挥。因此,创新新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支持土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家庭农场制基础上的市场调节;日本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官方与民间的中介机构共同促进;欧洲主要国家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了发达国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尊重并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土地权利,健全农村土地保护制度和农业用地转变用途许可制度,稳健的支农政策是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必要保障,创新家庭经营方式是农村土地经营制度顺利运行的重要途径,强化土地承包权,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依托市场提升土地流转的运作效率,以推进农业的集中化程度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的仲裁机制,期望能够对我国当前土地流转的制度完善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自于农民非农化的需求,来自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拉力,也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的驱动。然而这些力量发挥的基础在于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利。目前“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土地制度,由于农民土地产权不完整,不仅使得农村土地难以流转从而限制了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阻碍了现代农业制度的建立和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文章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改革方向是废除目前的集体所有形式,还权利于农民,这是符合农民需要、收益最显著而成本相对最小的制度变革途径,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粮食生产与土地制度变迁——我国土地制度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统计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不同阶段农村土地制度与粮食生产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土地制度对粮食生产绩效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农业合作化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生产,并改善了其基础争件;曾使粮食产量迅猛增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已达到新的制度均衡。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宜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仍应保持现有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制度形式,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制;第二阶段应通过新的合作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权属制度的安排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农民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与经营权。然而 ,这种土地制度中的所有权主体缺位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并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 ,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种土地经营模式,而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则是将土地顺利流转并集中,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根本前提。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仍然存在着产权制度模糊、流转主体受限、登记制度形同虚设、自留地制度阻碍土地流转等问题。这就需要完善立法对土地产权制度的规定,通过立法对土地流转进行引导而非严格限制,建立以产权登记为中心的土地流转监督体系,完善对自留地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