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及时、稳定解决灾区的就业问题是灾后重建的关键所在.5·12大地震打破了四川省和灾区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和结构,而近期的灾后重建大量就业机会又不一定切合灾民自身特征和就业意愿的实际.因此,按照开放和开发劳动力市场的原则,实行短期内就业援助和长期产业发展带动就业需求相结合的就业策略,有助于解决灾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户在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其自身的生产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失地农户的生计状况如何?他们在实现生计转型和可持续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学术界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建立、对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证分析、实现失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等方面对近10年来国内学术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是失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受到严峻挑战,为此应积极调整其就业取向,加强其职业技能训练;二是政府应合理解决失地农户的就业、收入、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以有助于其可持续生计的实现;三是对不同区位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比较研究较为缺乏,这可为失地农户生计问题的后续研究提出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的转型、高等教育持续扩招,相关制度和培养模式的滞后等多种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校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文章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提出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地被征占以后,失地农民面临生活质量下降、再就业机会不多、医疗和教育支出多和不适应城市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强制性、土地征用制度的随意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狭窄性。“可持续生计”作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目标,需要政府改变工作方式,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和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环境可持续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但是,什么是环境可持续力?如何度量环境可持续力?用什么方法来度量环境可持续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真正从概念到行动的关键。从环境可持续力的基本政策要素和环境可持续力的约束条件出发,构建环境可持续力的度量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使得失地农民在生活、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把促进失地农民提高增收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点,分别通过进一步完善后续就业机制、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健全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等路径实现失地农民工资性、家庭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保值增值,乃是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十分关注就业问题,强调要把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到政治高度来认识,解决就业问题要城乡统筹兼顾,要与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以及教育等统筹兼顾.他认为,发展经济是保证就业的根本,深化改革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利用外资是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发展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加强制度建设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保障.这些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邓小平就业思想.  相似文献   

8.
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就业问题的报道应该从新闻报道真实性、主体倾向性特征理论入手,具体认清就业形式,站在政治理论高度,实事求是报道就业问题,发挥健康舆论引导;理清整体思路,寻找多方视角;加强主客体互动,强化可持续、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民工就业面临层次较低,信息渠道不畅、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构建平等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需求持续增长的问题;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尽快建立农民工全国就业信息网,解决农民工跨地区就业信息互联互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如何解决学生的结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详细阐述了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才重要战略意义、选人用人的方针和原则、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有特色的选人用人机制理论。邓小平选人用人机制理论是我国新时期选人用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国的就业总量都可以划分为核心就业和非核心就业两部分。在我国目前,能构成核心就业的主要有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就业、新型资本形式企业的就业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就业。从根本上说,这些年就业困难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和核心就业扩展缓慢和严重滞后所导致的。而企业创新不仅能扩大核心就业量,而且也不会有损或破坏整个经济的就业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处于扩招后压力积聚的困难时期,国家就业制度改革正在动议之中,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尝试阶段。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都希望通过共同探讨、研究,能为毕业生提供帮助,完善就业制度改革,从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秉承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对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权高度重视和关注.本文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劳动就业权、安全生产权、劳动报酬权以及工会组织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劳动权思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弹性就业的出现,在为传统的刚性就业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对大学生弹性就业模式与传统就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弹性就业并不是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选,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择业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机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与教育、教学同等对待,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创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体系,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立体式就业指导网络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就业工作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也需要有创新,有新的思路和办法。在文章中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建立立体式就业指导网络体系的概念并就其具体框架做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就业难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了,帮助大学生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转变的职业指导工作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职业指导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提升职业指导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量毕业生在社会转型期遇到就业结构性矛盾,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体制改革;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使人才供应和人才需求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兴起,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加我国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但与我国存在的大量劳动力供给相比,无法满足需要。为此,必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