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尽管两者均研究语言意义的模糊性,语义范畴模糊是语用模糊的基础,但是前者侧重于自然语言意义模糊性的静态研究,而后者主要关注语言交际中的模糊性。该文在回顾分析国内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两者的研究范围是不同的,并通过实例进一步澄清了两者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商务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在实际商务交际中非常重要。探讨了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及其语用功能,以期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达到更好的商务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模糊性是相对于语言的精确性提出的,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模糊语言是语言模糊性的自然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语言交际和语言运用中,模糊语言起到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运用模糊语言的能力是衡量语用能力和语言交际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从模糊语言的语用和交际功能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英语词义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 ,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词。本文首先从语义的角度对英语中词义的模糊性进行了归纳 ,并进一步从语用的角度来探讨词义模糊的功能 :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准确性 ,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文学作品中还可创造出朦胧的意境美和形象美。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模糊性是相对于语言的精确性提出的,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模糊语言是语言模糊性的自然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语言交际和语言运用中,模糊语言起到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运用模糊语言的能力是衡量语用能力和语言交际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从模糊语言的语用和交际功能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既是语用中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也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尤其突出表现在词语模糊和语义模糊.而模糊限制语(Hedges)是词语模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的研究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语言的模糊修辞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模糊修辞是有效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艺术手段。无论是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还是在文学作品里,模糊修辞的踪影随处可见,它借助于不确定语义的模糊词语和在特定语境下表达模糊语义的精确词语等方式赋予并传达出英语语言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相对性等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保证了交际的有效进行,具有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使语言表达含蓄、礼貌得体、生动逼真等语用功能。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研究,对如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模糊是表达含蓄言语的重要手段,具有维系人际关系的功能。模糊修辞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发挥委婉、礼貌、幽默等语用功能,使人们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10.
认知范畴视角下的语义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从语言、逻辑、语用、认知等不同层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但是由于语义模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而且对其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因此对语义模糊各层面上尤其是认知层面上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善。从认知层面上讲,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思维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而人的思维和认知又是通过范畴化来体现的,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因此,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从认知范畴化角度讨论语义的模糊性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会对语义模糊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