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贝叶斯主义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在90年代得到复兴,目前已成为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研究纲领。在科学推理领域,贝叶斯主义具有如下优势:能够将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直觉形式化;避开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困难;解决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未解之谜”。但它也面临旧证据问题、逻辑全知问题和简单性问题以及可列可加性问题等困境。当前贝叶斯主义的研究活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认知科学中的贝叶斯推理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贝叶斯网络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发展最为迅猛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贝叶斯主义方法,尽管已经深入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但其先天的“先验”、“主观性”等标签使其陷入了不必要的纷争之中.通过贝叶斯对无差别原则和不变性原理的考察,发现先验概率的无约束即主观性,是贝叶斯主义的一个优点,更重要的是该主观性的产生是由严格的“推理机”——归纳逻辑所定义出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逻辑不应片面地拒斥心理学。它与心理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又有内在的关联。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人生认知发展的辩证推理阶段问题。数理辩证逻辑实现了辩证推理形式的系统化和形式化发展。它为认知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逻辑支持。  相似文献   

4.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认知差异,不同职业类型的人群在推理过程也由于其作业的对象不同而产生一定的类型差异。本文探讨了管理类职业人群与技术类职业人群在推理认知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管理类与技术类职业人群在总分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管理类职业人群使用推理的频率较高,该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管理类与技术类职业人群在推理认知上的差异分析,对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法治思维的熏陶,我国刑事审判中的形式主义方法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一些热点案件也暴露出忽视实质主义的倾向。刑事审判应以形式主义方法论为基础,以实质主义方法论为检验或补充。实质主义论证主要解决结论的合理性问题;形式主义论证主要解决结论的合法性问题。只注重形式推理,不承认实质推理,有可能出现合法不合理的结论;过于注重实质推理,有可能偏离法治。刑事审判应是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双重演绎。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对不确定性的分析处理能力越来越强,隶属于不确定性中的似真性概念得到了广泛关注,以似真性证据和似真推理为研究对象的似真性证据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似真性证据理论受其研究方法的局限,需要借鉴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似真性证据和似真推理。由于似真性证据强调信念的重要性,因此借鉴以处理信念问题为己任的DS证据理论的技术方法,成为研究似真性证据和似真推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语用推理与组构习语语义的推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的语义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之间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任意性的。而习语组构观指出,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从成分意义可以推理还原习语义。但推理是怎样运作的?对此,包括主张习语具组构性的构造假设理论都未作论述。组构习语语义的推理与日常话语意义的认知语用推理相似,需要三类认知推理构件的共同参与:(1)表征习语成分概念的词汇、逻辑和百科知识等信息;(2)认知语境;(3)推理者的认知心理状态。推理过程对探索组构习语语义的推理模式具启发性。  相似文献   

8.
辩证思维方法分为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的与逻辑的思维方法,将法律推理和上述辩证思维方法结合后进行对照考察,进一步分析形式法律推理和辩证(实质)法律推理在刑法适用上出现的问题。从辩证法律推理的兴起、思维逻辑的演进和模式构建的发展以及辩证法律推理的客观性在法哲学领域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因果关系是人工智能实现从感知到认知需突破的关键问题,因果推理对于构建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至关重要。用概率解释因果关系是一种自然主义观点。因果贝叶斯网络的运用表明,发现因果关系的人工智能归纳法面临因果马尔可夫条件的客观性解释难题。为保证归纳的因果模型符合我们理解的因果关系,因果认知理论体现了一种认知转向的非实在论立场。因果推理的认知进路昭示着概率理论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主观与客观从对立到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统计学和抽样理论发展的角度探讨统计推理的概念界定和认知基础问题,指出目前的逻辑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现代统计推理是根据样本资料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归纳推理;把统计推理概念的外延限定在比例(或比率)的点估计上面或一般的点估计上面是错误的;把比例(或比率)的点估计说成是概率归纳推理(或概率推理),并把它排斥出统计推理,也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证明中的推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经常被运用到数学证明中。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前提推出结论、从已知达于未知;非演绎推理除归纳法之外,与演绎推理一样,只要前提都真,结论必真。不同之处在于:演绎推理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理是逻辑推理,而非演绎推理的推理过程则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必然能被数理逻辑的逻辑演算中的形式定理所反映,非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间的关系则不能;演绎推理对应着一个演绎推理规则,非演绎推理则无对应的推理规则。  相似文献   

12.
归纳推理的或然性、逻辑性、有效性与合理性的问题是归纳推理中比较重要而又容易混淆的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角度 ,在阐述归纳的或然性、逻辑性、有效性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归纳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学界关于旧证据问题进行争论的情况.主张在豪森的反事实策略的基础上区分理论解释性证据和理论预见性证据,以应对反事实概率的可测度性问题.反事实策略并不要求在指派反事实概率上遵循理性的标准,反事实概率实质上是一种先验概率,即无条件的主观置信度,主观贝叶斯主义并不承诺其指派合理性标准.反事实概率的可测度性并不能构成对反事实策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是研究各类科学知识的工具 ,它是适应古希腊演讲、论辩之需要而产生的。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是大逻辑思想 ,除了证明推理外 ,还有辩证推理、归纳、定义、辨谬等内容 ,并涉及了预设理论、问题逻辑、语境与逻辑等现代逻辑关注的问题。逻辑研究应提倡兼容 ,数理逻辑、自然语言逻辑、归纳逻辑、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等等可以共同存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墨家和荀子逻辑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内容和性质,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墨家与荀子逻辑的相同点是思维形式与规律在本质上一致,不同点是墨家逻辑全面论述概念、判断、推理,独到阐发援、推、止等推论方式,荀子逻辑略于判断、推理,详于概念.墨家逻辑的缺点是行而不远,荀子逻辑的缺点是独立性较弱,不利于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概率理论产生后,出现了多种解释。客观频率主义在两方面存在不足:单个事件问题和频率极限问题。主观贝叶斯主义试图解决频率主义的不足,认为概率体现了人的信念度,并使用打赌模式和贝叶斯定理创立了主观主义概率理论。这一理论又扩展到主体交互概率理论,强调群体共同趣向和信息流的传递,从而对科学哲学与决策博弈中如何协调主体信念度起到了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现象学奠基人施密茨看来,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分析是刻画严格主体 性的杰作,然而这种主体性却是被异化的。海德格尔尽管突破了内心世界假说,超越了胡塞尔的主体性,但由于忽略了身体在严格主体性中的基础地位,使在他那里已萌芽的情景存在论终至“扭曲”,错失了凭 切身的“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奠立一种恰如其分的主体性学说的机遇。新现象学深入探究身体在 “在世存在”中的意义,正式提出一种较为完备的情景存在论学说,并在(身体)情绪震颤的主观事实基础 上提炼出新现象学视域下的“在世存在”即严格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博弈逻辑中归纳合理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合理性问题最初是由休谟提出的.对这一问题,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提出了各种解决途径.在互动的人群的博弈中,由于总是存在某些公共知识,通过若干次博弈,总是有可能达到纳什均衡,因此归纳推理总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事实推定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对常态联系、例外联系、中立联系、必然联系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指出了它们各自在诉讼证明中的不同作用,阐明了为什么必须以常态联系作为推定的逻辑依据这一基础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立了适用事实推定的基本条件,这些内容就是事实推定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分开来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