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的介绍,虽然因那场著名的"国画论战"为中国现代美术史所传载,但若细加探究,则又主要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和对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分析,而对该团体成立目的、团体名称、成立时间、组织机构、会员人数及主要活动诸项,反倒显得含糊不清,以致众说纷纭。举个例子说,即以徐悲鸿在该会中的身份,就有"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2.
"与王式廓为同窗好友"——得李苦禅教诲——与留日同学傅抱石"相交甚密"——徐悲鸿:寿石工"系我老友"——徐悲鸿故交蓝公武——画家高淑贞——建校之功宋步云先生的艺术经历与师友交往,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些鲜活、生动的片断。"与王式廓为同窗好友"《年表》记:"1930年(20岁)投考济南东鲁中学,读书半年,后又考入济南爱美...  相似文献   

3.
吴作人(1908—1997),1927年至1930年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等校,师从徐悲鸿先生。他在中国画创作方面别具一格,自成一家。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吴作人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时,北平女孩萧淑芳作为一名旁听生也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油画和素描。当时,萧淑芳是男同学们的焦点。18岁的她眉清目秀,身材窈窕,举手投足间都是"民国范儿"。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7,(9)
廖静文声音颤抖地说:"我今天很坦率地告诉你,这就是我一生最遗憾的一件事。"采访廖静文之前,我和同事们都认为她一定会谈很多她和徐悲鸿的故事,但我们想更多地关注她的人生。采访开始以后,我发现从廖静文嫁给徐悲鸿开始,她的人生故事中就没有了我这个概念。悲鸿一直是她生命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1939-1940年期间,徐悲鸿应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进行为期近一年的访问、讲学,许多文献对此有所介绍,但其中有的涉及的一些重要史实,如徐悲鸿到国际大学的时间,在国际大学期间徐悲鸿在谁家吃饭,以及徐悲鸿在印度举办两次画展的时间都是错误的.文章根据确切资料对这些错误史实做了厘清,以期为徐悲鸿研究提供一些基础史实.  相似文献   

6.
重点分析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系与主体特征。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思想观念,当代美术教育不应当偏激地或简单地给予否定或肯定,应当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给予其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李永杰 《老友》2013,(9):14-14
1946年8月31日,驰名中外的艺术大师徐悲鸿抵达北平,就任北平艺专校长。徐悲鸿到任前,就尽力物色了一批优秀教师,如聘请吴作人担任教务长,聘请艺术成就卓越的齐白石、黄宾虹等担任教授。因为徐悲鸿深深懂得: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学校的首要条件。一上任,徐悲鸿立即召见了学生代表,仔细地询问了原有教师们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  相似文献   

8.
1919年,徐悲鸿游学巴黎,多次观看各大博物馆所藏的文艺复兴以来的名作,渐悟自身绘画之不足,乃数月不作画,认识到“观古人所作”观念的重要性。1920年,徐悲鸿与法国画家达仰交往,达仰“勿慕时尚”的观念传达给徐悲鸿。“勿慕时尚”至少包含“观古人所作”加上画家独立的判断与分析,有更强的开放包容性。“观古人所作”与“勿慕时尚”两种绘画观的融合与深化带来了徐悲鸿绘画观的嬗变,也是其绘画生涯的一个新起点,深刻影响着他日后的绘画创作,这在徐悲鸿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编辑出版的《徐悲鸿选画范》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挽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作出了莫大贡献,然而,在我同却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尴尬.虽然我国现在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的"水土"和当年陷入经济危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土"截然不同.所以,凯恩斯主义固然有用,却须"因地制宜",不可搞盲目的崇拜和移植.因此,我国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也不可完全依靠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0.
孙多慈的照片很少流传,她的自画像并不漂亮,但在民国年间,被画师徐悲鸿爱慕的女孩儿,传说中是美的。那年徐悲鸿35岁,正是婚姻出现危机的时候。他忙于绘画工作,妻子蒋碧薇则在他的疏忽中沉醉于交际应酬。两个人因缺乏共同语言,越来越形同陌路。平日,徐悲鸿除了绘画,就是忙于南京中央大学美术教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上有关西方现代绘画的论战有过很多次,但本文选取的是发生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备受世人瞩目的“二徐”(徐悲鸿与徐志摩)在《艺术旬刊》上就此而展开的学术辩驳和探讨。通过这样一个视角侧重于去体现徐悲鸿的现代艺术观,他力图以西方绘画去改造当时衰败不堪的中国画,表现出他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教育家对中国艺术前途的双重忧患意识和炽热的民族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2.
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阐释徐悲鸿精神的现当代意义。中国现代性进程的复杂性使徐悲鸿在今日遭到了多方面质疑,对此需要进行学理性清理。以社会为己任、以公共精神的关怀者和推动者阐释和守护世界意义(人文意义)是徐悲鸿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定。在后殖民时代凸显的徐悲鸿精神,鼓舞和启示我们在对民族化和现代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二律背反的思虑中,加强民族自信,让东方发声而不成其为验证西方强大霸权的“他者”形象,以倡导东西方真正的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庆平教授,系徐悲鸿之子,是巴黎大学(Universite Paris-sorbonne)美术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  相似文献   

14.
赵芳 《社区》2010,(23):46-46
1939年1月,徐悲鸿经由香港,来到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画展在新加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非卖品外,徐悲鸿的作品,很快销售一空。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了祖国。同年七、八月间,徐悲鸿还替当时新加坡的总督汤姆斯爵士绘了一张巨幅画像,这幅画像现在陈列在新加坡博物院的“国家画廊”中。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我国根据现实情况对"福利多元主义"的正确路径选择。非营利组织在我们国家实施"社会福利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明确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路径,必然会全面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不可克减的权利"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缔约国,包括紧急状态的时期和战争的时期,都不能减少乃至损害某些特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大部分来自于人权条约。到目前为止,一些综合性的人权条约以及国际人道法条约都规定了不可克减权利的条款。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来说明不可克减的权利,即不可克减的权利的内容和范围,实质与功能,以及我国保护不可克减的权利的法律现状和完善不可克减权利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方近代美学关于审美意象的论述,是围绕它的基本特征展开的.审美意象的主要特征,就是它无关功利而普遍令人动情,无关概念而指向认识,这些特征主要是由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阐明的.这些特征与经验范围人人可以体味,并不难察觉.悲鸿之马不可骑,白石之虾不可食.但徐悲鸿的奔马,是那样令人精神骏爽,意气昂扬;齐白石的游虾,在不见水的水中游弋的那样自由自在,多么令人神往,这分感动,这种情怀,同骑着快马兜风,饱食一顿油  相似文献   

18.
正徐悲鸿先生喜欢画马。他所作水墨骏马,自由、豪迈、豪放不羁、桀骜不驯,在写实的形体中充满着浪漫主义的遐想和激情。徐悲鸿画的马几乎都没有马鞍和缰绳,不仅外形显得神骏和壮美,更是非常到位地把握住了一种自然的野性。在徐悲鸿先生的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神态各异,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仿佛都要破纸而出。在马的各种形态中,其实也体现和抒发出徐悲鸿大师的独特个性和情  相似文献   

19.
云海 《山西老年》2011,(3):22-22
1929年9月,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当他发现齐白石在中国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后,亲自去拜访了这位当时处境十分孤立的老画家,并决定聘请白石担任北平艺术学院教授,但白石老人却婉言谢绝了。过了几天,徐悲鸿再去拜访齐白石重提此事,又被谢绝,徐悲鸿没有灰心,第三次又去邀请。  相似文献   

20.
在酝酿了四分之三世纪之后,中国艺坛大师徐悲鸿的画作即将于今年10月30日至明年1月29日在美国丹佛美术馆展出,这是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的又一喜讯。徐悲鸿被称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作为最早去欧洲的绘画留学生,徐悲鸿是第一个将西方素描及油画与中国画技法成功地结合起来的中国画家。他的绘画创作以及他大量的教学活动为中国绘画及美术教育开创了一个新的方向。他直接用大众能理解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