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曾经说过:“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而现在又实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于是虽幽默也就免不了改样子,非倾于对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而且还认为,“目前在中国,笑是失掉了的”,“幽默在中国是不会有的。”这不过是鲁迅的愤激之词。实际上,中国并不是缺乏幽默的国度,鲁迅本人就是闻名世界的幽默大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幽默作家,而且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其中钱钟书可谓是集中西幽默精华之大成者,把  相似文献   

2.
鲁迅深刻洞彻现代中国之“闷”并成功找到艺术排解方式,《呐喊·自序》把艺术家心理之消极情绪——“铁屋子”之闷,与中国现代命运起来,找到了一条具有启蒙意义的排解方式;欧阳予倩以“热心”书写潘金莲的冷清之闷,将传统的伦理故事讲述成社会问题,试图通过“女性解放”释放时代之闷;曹禺抱定“悲悯”情怀,用“心灵的艺术”奏响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让“郁热”雷雨里疯狂挣扎的人们,归于平静沉着。《潘金莲》的“冷清”与《雷雨》的“郁热”,是鲁迅“铁屋子”之闷在各自时代语境中的“重现”,欧阳予倩和曹禺发扬五四启蒙精神,继续着鲁迅式“呐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指出中国的文化环境与现代公关的要求不相适应。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经济和人性的发展产生了较多的消极影响。作为一套价值体系,儒家伦理事实上已深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规定和制约着人们的心态和行为。公关意识是一种开放性的、行动化的积极意识,必须建立在现代社会的民主化和商业化这两个层面上,“民主参与”与“商业竞争”是公关的两个重心、两大基础。中国目前要努力强化“公民”、“公仆”、“公德”、“公众”、“公平”、“公开”六种文化意识,改造旧有的文化环境,使之适应现代公关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版了刘勇先生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一书。在我们这个市场社会的时代,一本学术专著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得到再版,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了它的价值。如书名所示,这是一本论述宗教、文化与现代中国之关系的学术著作。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不管最初是自愿的还是被动的,中国已经深深卷进源自西方的现代性文明体系之中,并参与了整个现代性文明的建构。“雅典”(理性)与“耶路撒冷”(宗教)之争执作为一个严肃的现代化问题,已经成为西方和东方都要严肃面对的重大论域。其中,文学现代性被黑格尔、海德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区域文化的角度考察了现代四川文学的幽默风格。文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笑料这是巴蜀式的“调笑风格”,经由区域文化的塑造,现代四川作家较多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因而表现出了与京派作家相近的幽默追求,但与之同时,他们又饱含了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并由此实行了对区域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小说大家,是有“自己的声音”的作家,他所构成的艺术世界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幽默。 幽默作为美学术语,是英语humour的音译。要想给幽默下个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学概念不象数学概念那样确定单一。幽默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幽  相似文献   

7.
演讲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共生、偕人类文明共进的社会活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的横向交往活动不断扩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出于争取多数以获得竞争优势的现实需要,演讲之风日益兴盛,演讲的技艺日臻完美。演讲不仅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而且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来说已经逐渐改变了原来“上宣下受”、“你打我通”的生硬格局,融入了现代生活的丰富内容,跨进了社会化、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广阔领域。现代的演讲不仅需要真理的说服力,道德上的感召力,逻辑上的征服力,而且需要“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人物形象,戏剧般的矛盾冲突,还要有诗歌般的激情。”(李燕杰)“美的规律”已经深深渗入现代生活的一切领域,演讲也在时代的洪流中纳入了审美的范畴。因此,本文试图从如何“创造美”和“欣赏美”这一特定的角度,对现代演讲活动的某些美学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作是中国讽刺小说的杰出作品。但是,鲁迅所说的讽刺与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讽刺是有区别的,把《儒林外史》看成是幽默小说更具合理性。《儒林外史》的幽默是悲伤、冷峻、绝望、荒诞的幽默,和美国文学流派中的“黑色幽默”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作者对残酷现实的一种过激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同时提倡幽默文风的文学大家钱钟书与林语堂,其幽默品格各有特色,前者重“理”,深得西方随笔的理趣,充满了学者式的思辨与博弈;后者重“情”,即情调,情趣,是对中国古典散文精神的继承,追求士大夫的闲适与雅趣,这与晚明“性灵文学”的渊源一脉相承。他们横移与纵向继承所形成的不同幽默风格及其文本差异,丰富了现代散文的内涵,对散文审美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墨子刻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 ,其著于 70年代末的《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一书从“政治文化”的角度 ,揭示了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书中最重要的是墨子刻关于新儒学“困境意识”及其相关的“相互依赖的精神气质”的观点 ,以及关于“现代中国与前现代中国之间的一贯性”之论证。本书由五个章节构成 :依赖性与中国家族主义的人文理论、唐君毅的儒家自我完成的概念、新儒家的困境意识、新儒学与中华帝国晚期的政治文化、高涨中的乐观主义和西方时代中互相依赖的精神气质。墨子刻把 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