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领导风格和行为对群体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群体决策理论,分别从信息沟通和处理、过程失误发生和避免、冲突管理三个角度对领导风格和行为变量对群体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领导风格和行为对于群体决策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领导不仅是影响决策过程和结果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群体决策组织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群体决策研究中设计和控制领导变量提出了建议,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必须要考虑领导因素的影响;需要突出情境因素在群体决策研究中的地位,考察不同的领导风格(行为)与决策程序和(决策规则)的交互设计的影响;逐步强化领导对于冲突管理的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群体决策基本理论评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群体决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研究了群体决策的定义和基本假设。将群体决策的偏好集结分为个体决策偏好序、概率偏好和模糊偏好三种集结类型,并对这三种不同的集结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引进广义Borda数和偏爱距离概念,建立一种群体决策规则——广义Borda数群体决策规则,并研究了此规则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重点讨论群体决策的理性可接受性问题。在以讨论"可行能力"为核心的理性选择理论范畴下,提出了一种群体理性可接受性的概念,它既避免了将群体作为个体抽象物进行重建的弊端,又对经典的群体判断聚合困境提供了比较合理的解决途径;但同时发现,这样的群体理性条件导致一些违反人们群体决策常识的问题出现,比如,它为少数决定制的群体决策规则做出了合理性辩护。进一步刻画群体决策规则合理性和群体决策结果合理性之间的不一致性,对于判断聚合理论、协商民主理论,以及如何在多元社会现实背景下实现共识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雨 《国际论坛》2012,(5):19-25,79
一个全面系统的反恐战略不仅有赖于军事法律经济手段的威慑钳制,更应注重教育改造层面上的康复教化,惟有抛弃暴力恐怖活动的脱离接触与摒弃极端主义思想的去极端化,才能事半功倍地消除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流毒和危害。本文从极端化、去极端化等相关概念辨析切入,阐明包括启动、走留利弊权衡、出走决策转折点、脱离接触、发展新身份认同与重新融入社会等在内的去极端化基本过程与特征。藉由对沙特去极端化PRAC战略的个案考察,透析其组织结构和功能、运作过程、具体功效、特殊性与普遍意义,冀望为建立一个科学化、可操作性的去极端化计划提供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用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研究群体决策信息集结问题的文献,这些博弈论文献通过对群体决策过程中群体成员的动机与理性行为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些与人们的直觉完全相反的重要结论。文章从决策信息的获取、审议过程中信息的披露、透明性的影响与最优决策规则四个方面对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评述。将基于博弈论的群体决策信息集结研究与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对群体决策的传统主流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研究群体决策信息集结问题的优势,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代理成本这一中介传导路径,将代理成本纳入CFO财务执行力与企业业绩极端化的研究中,用财务数据描述代理成本和环境动态性,选取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CFO财务执行力与企业业绩极端化呈负相关关系,即CFO财务执行力越强,企业代理成本越低,产生企业业绩极端化的可能性越小,越能抑制企业业绩极端化的发生;代理成本在CFO财务执行力对企业业绩极端化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了CFO财务执行力对代理成本及企业业绩极端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建国30年的文艺批判事件的极端化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这种极端化现象生成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原因。现代性政治与文化方案之间的对抗和基于家庭伦理本位文化传统与个体之间的对抗是造成文艺批判极端化发展的两大原因。这种政治性的解读为人们理智审视文艺领域的社会事件和促进文艺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青年农民工极端化现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农民工极端化现象是近年来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认为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样而综合的,一方面是环境刺激所提供的农民工极端化现象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是认知偏差,它是导致农民工极端化现象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通过一致性选择"用脚投票"将会倒逼食品生产者生产安全产品,但是消费者个体偏好的差异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其难以达成一致性选择。通过引入社会选择理论与群体决策理论分析由个体决策到群体决策的形成过程发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改变消费者偏好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决策原则体系及其应用过程的复杂性是导致公共问题群体决策高度复杂的实质性因素,由此分析了原则的特性及其导致复杂的原因,指出群体决策过程的两个关键转换,是决策参与者的认知层面从信息层面到知识层面再到智慧层面的转换,决策智慧的生成实质,是对于决策原则的系统把握。以原则的群体认知为决策过程的核心,在软系统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网络环境群体决策的软系统工作模式———柔性原则集导向的公共决策模式,并阐明了决策模式的过程结构及其所包含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已成为现代人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导致了人类认同基础的改变,而微博以其技术特性将群体认同的方式与类型大大扩展.通过对微博群体认同中出现的新方式、新类型进行理论探索与总结,分析在无限充沛的话语空间中,群体认同出现群极化趋势的概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是指对于重大行政问题,必须充分讨论,集体决定,坚决反对个人说了算或少数人专断。重大行政决策是否科学化、民主化,直接影响到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效能。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是民主集中制的直接体现,能够避免在重大行政问题决策上的失误。通过分析和研究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其运行的规则和程序,发现中国重大行政决策缺乏统一的集体讨论决定程序,行政机关缺乏民主决策意识,社会公众缺乏民主参政意识及行政决策监督滞后等一系列局限性,指出惟有建立统一高效的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程序、提高行政机关的民主决策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民主参政意识和加强对行政决策的监督才能更好的完善中国重大行政决策的集体讨论决定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内涵、影响与价值判断、成因及演化、支撑技术等方面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内容概括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问题的研究框架基本明确,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并量化评估群体极化态势的研究已逐渐展开,但针对具体社会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快速量化分析体系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最后,提出了引入物理学中势场思想构建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量化测评体系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演化机理及集群决策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事态情景演化机理,响应情景演化机理以及事态-响应耦合机理;构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事态-响应的集群决策模式,并对预警、监视和响应三个子系统的协同运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48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干预.团体辅导前及结束后一周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施测.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CDMSES得分、成熟型应付方式得分明显高于辅导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得分低于辅导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团体辅导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增强其面对困难时的应付能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舆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网络的匿名性、随意性等特点也给网络舆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群体极化现象在中国网络舆论中表现为民族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其成因有个性化传播带来的信息过滤、群体盲从和社会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多指标决策问题中,指标随着时间的变化,增加了一个时间维度,以进行更合理的综合排序,有效克服群决策方法中只考虑指标、方案二维排序问题的弊端.给出了三维标度下的群决策方法及具体步骤,并通过实例得出,把时间考虑进去能更有效地把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企集团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决定财务战略管理的决策和运行效率.文章揭示了基于BSC的财务战略风险管理观下国企集团整合型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涵义,分析了理念全面性、结构系统性、过程互动性、状态依存性、效率可控性等特征,剖析了其集成系统化的生成机理,提出了共同管理、相机管理、平衡管理、理念管理、边界管理及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实施机制,以此确保国企集团有效驾驭财务战略风险而实现财务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