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代价问题是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发展与代价共生,一定条件下代价又转化为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代价存在的普遍性,不仅根源于人类活动本身所必须认识和处理的关系的矛盾对立统一之中,而且根源于主体追求价值的多样性。因此,代价的普遍性存在应当纳入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规律的存在、内在环节、表现形式和思考之中。由于主体活动方式的差异,使中西方代价具有民族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历史进步代价形成的根本性因素是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人,历史进步代价的主体性根源就在于人的个体本质表现样态的过分彰显;现代市民社会语境中历史进步代价的有效化育,有赖于人的多重本质表现样态之间的协调发展,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3.
代价付出是社会进步的手段和中介,它既带有客观必然性,又有主观人为性;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客观必然性与主观人为性代价的付出。只有建构正确的代价意识,理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代价付出的辩证关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进步代价意识与社会进步代价问题并非同步产生。代价意识的觉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人类自身的认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大大加强,社会进步的代价意识才得以产生;代价意识的构建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代价意识的本质是关于“该不该、值不值”这一问题的评判与把握、分析与推测,其特点主要体现为:代价取向的选择性判断;代价共时态上的整体性把握;代价历时态上的前瞻性与后补性预测。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关键。代价与发展密不可分,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要理智对待代价问题,要坚持低代价发展原则。环境问题是发展代价的重要表现之一。关注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和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文明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追求美好光明的未来是人类的本性,不管在历史的任何时候,人类都有一个高于现实的远景理想目标。诚然,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现实的历史环境中生存和活动,不能超越历史,然而人类却有向往光明而美好的本性,它永远不会为现实的生存环境而满足,必然有其自己的终极关怀和理想世界,并总是发挥其最大的体能和智能去不断改善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从而求得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理想的火花,同人类的存在一样永远燃烧着,指引着人类的前进方向,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使人类历史充满着活力。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我国这样的欠发达国家来说,发展迫在眉睫.然而要想求得长足发展,必须考虑到与之相伴而来的代价.在发展与代价问题上的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重申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代价观,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发展与代价问题、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古罗马转型时期,古罗马人的婚姻制度由"有夫权婚姻"向"无夫权婚姻"过渡,同时姘合这种婚姻形态也逐渐合法化。这种婚姻形态的转变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体现了社会的一种进步。然而,这一社会进步的历史代价却是数百年间稳固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被日趋瓦解,并导致了罗马从此告别了质朴和谐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9.
婚姻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婚姻关系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一般包括婚姻基础、婚姻制度、择偶标准、择偶方式、缔结形式、婚姻道德及法律关系等。而婚姻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一方面受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域内人们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制约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定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的前进。解放40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青海这个多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回、土、撒拉、蒙古族聚居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人们婚姻关系的演进,既有时代的印记,又残存着历史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代价在社会发展中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发展从来就是进步与代价并存交错 ,以代价换得进取的过程。因此 ,研究社会代价的成因 ,揭示社会代价的成因机制 ,以指导主体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努力实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主观愿望 ,就成为研究社会代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国家里,社会法的理论观点的不同,引导了不同的社会法制度的产生。追寻社会法的产生与发展轨迹,得认为社会法是人权事业伴随使得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社会法以社会权为其存在的目的,社会权是社会法的内核,是社会法的根本。即社会权的界限就是社会法的范畴,社会权的内容与范围就是社会法应当全面、完整体现和保护的内容和范围。且社会法的范畴随着社会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简要地论述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势,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期刊的壮大是分不开的。在未来的中国经济社会里,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而科技期刊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科技期刊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现有的办刊模式,适应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相继展开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全面转型,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土壤,中国社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活力。活跃在民族地区的各类社会组织,正在以它们独有的方式推动着当地的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五个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需要重新建构我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以实现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并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不仅满足了经济的需求,更满足了人们精神的需求。本文正是从社会、科技、经济、情感等方面探讨了当代艺术设计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提出了艺术设计所应关注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个性从自然和社会必然性中争取解放和获得自由的过程。社会进步激励着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应该不断创造条件,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人类进步,也可能带来无尽的灾难,故科技发展必须接受社会规范的调整。但过度的调整可能会造成科技发展的萎缩,社会规范的调控只有既能确保科技造福社会又有利于科技自身的发展才为合理。道德和法律是两种最为基本的社会调整工具,道德的核心部分是伦理。科技发展作为一种创新,在特定情况下有必要超越某些不合理的道德;科技发展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必须遵守社会中的法律,但这并不充分,还应以伦理作为其终极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7.
代表一个社会作出社会评价的总是以一定社会形式组织起来的人,且主要是那些被授予社会评价能力的国家机关、政府、领导、权威人士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了一定社会人们的文化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所反映的正是该社会的社会评价主体的主体意识及其地位,从而决定了该社会的社会评价。通过对社会评价主体文化心理形态的历史考察可以揭示社会评价主体的主体意识觉醒程度和地位的历史变迁;以史为鉴,从人自身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反思现代社会的社会评价主体特征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着一种排斥道德善恶标准、主张走中间道路 ,奉行黑白色 (即善恶 )混合的道德价值观 ,即道德灰色崇拜现象 ,这一现象已影响到社会文化进步和经济发展建设。重视道德灰色崇拜现实的存在 ,建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价值观 ,改善社会道德教育 ,成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9.
煤炭工业对台湾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台湾煤矿发展史在整个中国煤矿发展史、对外关系史和工业发展史进程中有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台湾煤矿发展历程的梳理,对台湾煤矿史著作的介绍和评述,肯定台湾学者对台湾煤矿史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十分可喜的成绩,指出在煤矿出现后对人的思想观念带来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尽管阿多诺批判了启蒙,但并不是对历史抱悲观主义的态度。当人们通过交换真正购买到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的时候,一个理性的社会就会产生。进步就是人类自身对自然控制的结束,就是人类社会每一阶段对这种控制的抵制。阿多诺认为,历史没有一个统一的主体,历史的基础是个体之间的联系,但历史的进步需要一个全球性主体的出现和人性的确立。历史的进步就是体现在每一微观层面上个体主体、全球性主体与客观世界间的星丛,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间的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