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21年9月15—22日,新协和医学院开幕典礼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国际性、多样性的中国和世界历史意义,既标志中国现代西医教育和西医临床诊疗服务开端,又标志中国现代医院与医务、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元年,拉开中国现代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百年历史序幕。本文从制度社会史和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利用文献回顾、历史-比较研究、内容分析和理论建构等方法,首次将1921—2021年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其中,1840—1920年是西医传入和医疗慈善、医疗救助和健康公益时期;1921—1949年是现代医院与医务、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奠基并迅猛发展时期;1950—1977年是社会学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中断停止、销声匿迹时期;1978—2021 年是中国现代医院与医务、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恢复重建、结构转型、全面发展,社会工作专业重新专业化、理论化、政策化、本土化和制度化的时期。每个历史时期均具有若干鲜明和突出的时代特征。目的是清晰描绘中国现代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百年历史变迁的总体图画。更重要的是,本文首次分析中国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发展影响因素与社会成因,首次全面、系统、历史、客观地总结中国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百年历史经验、教训和客观规律,旨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为健康中国、法治中国和福利中国制度建设,为满足全民性、普惠性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专业社工实务体系与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智慧、规律。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我校承办,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协办的“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教育培训体系与实务模式建构”研讨会在福州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3.
医务社会工作是围绕医疗过程而开展的社会工作,体现了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文章简要叙述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功能,着重探讨了北京市的医务社会工作情况,并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医学模式的演变与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实务领域,自诞生之日起,其内涵就始终在不断的发展与丰富.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受到了医学模式发展的深切影响.本文主要对医学模式的演变与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医学模式由传统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使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得以深化,理念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将需要大量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服务。针对当前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应该借鉴域外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培养适合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的专业人才;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学;明确岗位设置,推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社会工作模式,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在逐步向前推进。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在黑龙江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探索了目前在黑龙江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作为“先行者”却走到十字路口。在回应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特质,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显得苍白无力。本文认为只有反思当前中国社会工作脱离现实的“教育先行”话语,从“凉爽高地”跳入实践的“低洼沼泽地”俯身与社会工作实务者携手共进,在伙伴关系相互融入或者镶嵌基础上,以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为基础,通过行动研究以及服务—学习所要求的反身性和行动性进行的高度协同,以后现代主义对不确定和多元包容的知识重新建构社会工作教育。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协同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建立“大连心”团队,以立足西部十余年的社会工作实践教育为基础,发展出一套以社会创新、融合和整合为核心概念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模式。该模式认为社会工作教育必须将传统的研究、教育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扩展为直接社工服务开发、行动研究、服务—学习、政策倡导、行业推动以及社会创新六位一体。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兴未艾,但其核心能力的建设才是关键.医务社会工作者要有同理他人、生命感悟、健康促进的基本价值理念,要掌握基本医疗护理知识、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知识、医疗卫生福利政策与法规知识,要精通专项个案管理、服务项目管理以及社会资源链接的实务技巧.为此,需要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开展顶层制度设计以及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提升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东方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经验为例,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中存在的课程设置、实务训练与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缺项,对这些缺项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者执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由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医务社会工作特殊价值观和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组成。医务社会工作学生实习中专业价值观与现实处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整体医疗处境的冲突和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实习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提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本土化和传统实习模式的变革是实现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健康照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范围广泛多样,覆盖疾病预防、临床医院、康复服务、社会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和区域卫生规划等所有服务领域。在恢复医务社会工作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优先领域、战略重点与介入策略至关重要。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和医疗纠纷不断增多的处境下,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先领域,改善医患关系是医务社会工作战略重点和最佳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12.
医务社会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共享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不足,在分析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必要性及存在的困境基础上,提出加强宣传医务社会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认同感、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源流看,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最初、最专业和最活跃的领域,与医务工作相伴共 生。 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医患关系的紧张态势更加呼唤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服 务能力和实际效用,需要探索出一条健康发展的路径。 为此,本研究以 A 市 B 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 程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发现该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初期有赖政府推动,发展期则需多中心 合作,是一个从政府推动到社会自觉的嬗变过程。 文章试图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探讨新时代中国医务 社会工作的可能发展成长机制,认为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原始动力需要政府推动和主导,但其持续 发展则有赖于社会力量的多中心合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制度学习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医疗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成长和发展,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变迁创造了医疗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空间,但同时需要注意到制度学习的内生和外生关系。最后提出,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的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努力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协和医学院中文部的设立及其对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影响,提出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讲座,是中国现代医学院校里最早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李涛的《医学史纲》及其在美国《医史通报》上发表的论文"中国古代医学伦理学"(英文)为代表性成果。抗日战争期间李涛的工作,还得到了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和美国医史学家西格里斯特的友好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调查100名医务社工来探讨该群体的留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95%的医务社工有一定的留职意愿。婚姻状况、工作经验、工作自主性和来自医院体系的社会支持对医务社工的留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角色模糊和职业倦怠对医务社工的留职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工作自主性和来自医院体系的社会支持可显著提高医务社工的留职意愿。研究建议,通过明晰医务社工的角色分工和职责范围、提高医务社工的工作自主性、增强对医务社工的社会支持和减低医务社工的职业倦怠感,来提高医务社工的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17.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分立的五大学院立足大西北,坚守使命、培育英才、延续国脉、创造奇迹,孕育了“公诚勤朴”的大学精神,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创办于1909年的中国矿业大学在经历其最初的发轫阶段后,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特别是与由西南联合大学分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有着整整8年的时空交汇。在此期间,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私立焦作工学院对战时的国立西北工学院而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富有特色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在抗战期间高等学校内迁运动中、在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峥嵘岁月中,私立焦作工学院所经历的文化涵养和精神陶冶,与中国矿业大学的历史不可分割。中国矿业大学所特有的“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品格,是她从焦作路矿学堂到私立焦作工学院、中经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再到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直至新世纪的百年曲折坎坷历程中熔铸而成的。中国矿业大学在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工学院时期的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忽略和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