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理疾病污名是由与心理疾病有关的刻板印象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它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高校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筛查、早期干预及心理援助效果。高校心理援助机构可通过教育改变师生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创造更多机会让存在心理困扰的大学生与大众接触,帮助蒙受心理疾病污名的大学生摆脱自我污名,并不断提高心理援助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来应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  相似文献   

2.
结合汶川特大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实践,总结心理危机干预的形式、准备工作、实施步骤、干预方法、效果评估以及督导过程,以指导心理专业人员对受害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3.
灾后相关人员心理援助干预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对受灾主体和救灾主体灾后心理创伤的救助,具有高度的社会价值。在具体实施中,要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分层次援助干预,并提高全民心理援助干预意识。  相似文献   

4.
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激及心理干预是现代公共卫生研究的焦点课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公众心理应激反应,并对个人、经济与社会产生消极影响。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应激干预:一是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积极开展心理援助;二是开展心理应激研究,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三是造就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文章分析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必要性,从人格特点、时空规律以及危机事件的角度论证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特征,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一要确立心理危机评估体系;二要明确危机预警对象;三要构建五级纵向危机干预运作系统;四要制定具体明确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相似文献   

6.
地震不仅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还有生理与心理的创伤.大众传媒不仅要沟通危机信息、承栽创伤记忆,还要对记者的职业创伤、受众"不在场的悲伤"与幸存者的创伤体验担当心理援助的功能.传媒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传播效果如何,与传者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媒介内容生产的心理诉求以及媒介组织行为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生学业、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的逐渐增加,大学校园中心理危机事件频繁出现,而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却在干预内容、干预过程、干预主体、干预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忽视发展性危机、缺乏专业人员、缺乏多方联动机制、缺乏双方互动等。为此,高校应强化预防机制、完善预警机制、关注后干预,建构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更好地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迅速增加,传统校园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凸显。本文从技术和管理创新入手,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MIS)建设、危机干预制度创新、专业人员培养和资金保证等方面提出网络背景下校园危机干预有效启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对地震中的受灾者进行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心理援助工作呈无序状态、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援助缺乏系统和长期的规划、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进一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发展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和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对受灾者及其他人群进行多种形式和科学有序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区学生双重援助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表明,地震受灾学生易产生恐惧、焦虑、自责自罪妄想、忧郁等不良心理状况,但考虑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方式的局限性,依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及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理论,高校应建立一种以“经济释压一心灵重建”为核心的援助模式。即以持续关爱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最终目的,从阶段性经济资助和持续性心理援助两个方面进行组合式援助,并将专业心理疏导与日常心理辅导相结合,为学生减轻心理压力,使其安心学习,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言中“光”概念隐喻性延伸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深入考究了英、汉语料中以“光”概念作为源语域的隐喻概念的具体表达及其映射方式,剖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光”概念的隐喻延伸和范畴化过程。发现英、汉两种文化中“光”所隐喻映射的概念范畴是相似的,而这种相似性是基于人类对光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光的普遍经验与人类普遍的认知及形成概念的能力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受电视连续剧《甄嬛体》的影响,近来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甄嬛体”来陈述观点、传达信息、表达感情。语言顺应论可以为这种语体的理解和创作提供理论基础。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甄嬛体”在语音、词汇、句法、风格等方面具有一些特点,体现出人们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语境选择的顺应。分析得出结论,“甄嬛体”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当前社会、心理语境的顺应,体现出追求语用和谐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3.
开启天道学,可以说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也可以说是老子对于中国哲学最主要的理论贡献。老子"以道释物",既认为道生万物,又认为道在物中。"以道看人",强调圣人与俗人不同类。"以道治世",主张建构"小国寡民"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写作开始“转型”。在许多学者看来,余华转型后的小说不再一味地展示暴力与苦难,而是强调忍受、乐观,和“温情地受难”。但在笔者看来,对苦难的展示与“忍受”并非余华“转型”后小说的深层思想主旨,而再现由传统社会步入消费社会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中国人“经验”的日趋萎缩与贫乏,以及面对这种困境而试图重新整合“经验”的努力,成为余华“转型”后小说的深刻主题。正是对这一独特而深刻主题的挖掘与艺术表现,凸显了余华“转型”后的小说写作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因他人触犯刑律而被牵连的记载比比皆是,描述这种现象的用语有孥戮、连坐、族刑、门诛以及缘坐等。文章拟对上述刑罚的源流、含义做一番考察,并从处罚行为、对象,以及方式等方面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仅就立法而言,唐律中的缘坐剔除了前代残酷不道的规定,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相较于前代的类似惩罚,唐律中的缘坐是进步的、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双困"毕业生是指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客观环境下,在全国倡导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招生向农村倾斜的主观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高校"双困"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对高校"双困"毕业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心理调适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就业能力拓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南部侗族地区,"萨神"是普遍信仰的至高无上的神灵,很多研究者从"萨"的名称考察,认为"萨"是侗族最早崇拜的女性始祖,同时认为"萨"也是中华民族女神崇拜的代表.笔者认为侗族的"萨"应该就是中国上古时期的"社".从"萨"的名称,神坛建置,祭祀仪轨等都能证明侗族的"萨"与上古"社"制信仰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历史工具”论的主要含义是:伟人只是时代或阶级的“历史工具”。这是就伟人的作用和地位做的评价,而不是就其他人或所有人的作用和地位做的评价。这是说只有伟人可以成为历史工具,只有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人可以成为历工具。成为历史工具的人只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而不是所有人。对其局限性应该从文本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日本“516”毒气部队遗址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6”毒气部队遗址是侵华日军利用化学毒气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的重要罪证。“516”毒气部队遗迹的残骸,依然清晰地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在日本政府否认侵略战争、右翼势力猖狂活动的今天,保护和开发“516”毒气部队遗址,保留日本军队侵华害人的罪证已刻不容缓,所以必须日军“516”毒气部队旧址进行实质性的有效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朱熹“义”、“利”思想的现代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朱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朱熹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义”和“利”进行了阐释,指出“义”是“天理之所宜”,是“心之制”,“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不仅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把“重义轻利”思想与“理”联系起来,对其作了本体论的论证;其意义就在于告诫人们在现代社会既要重视“利”,也要重视“义”,当“利”和“义”冲突时首先要取“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