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这一重要的创新补贴政策,从创新产出视角研究不同补贴方式的创新补贴政策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发展水平两种制度因素对创新补贴有效性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与贷款贴息式创新补贴相比,无偿资助式创新补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效果更显著;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高,无偿资助式创新补贴的激励效果越显著;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贷款贴息式创新补贴的激励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绿色技术创新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机理,采用超效率EBM模型从全国视角测度分析2017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格局,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上中下游地区差异显著,呈右偏"V型"空间格局,下游地区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政府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直接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发挥着绿色创新核心驱动作用;环境规制、外商投资、产业结构高级化、企业效益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城市间绿色创新要素竞争严重.进一步增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应加快地区绿色创新协同发展进程,加大政府绿色创新支持力度,优化环境治理模式,推动产业结构绿色高级化,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增长极,迫切要求依托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5—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识别绿色创新的节能减排渠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节能效应”是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有效路径,但“减排效应”存在明显的遮掩效应;因技术异质性和城市区位异质性,不同特征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虽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差异性。应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推动绿色创新协同发展,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完善产学研绿色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节能减排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古典代理理论和行为代理理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具有不同产权性质特征的公司其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更加不同.本文选取了2006-2010年我国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16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高管股权激励的当前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呈显著的负向影响,高管股权激励的预期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呈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运用股权套现对削弱股权激励当前价值、预期价值或对公司技术创新有影响作用.而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当前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作用更强,高管股权激励的预期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弱;地方性国有上市公司较中央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当前价值对技术创新的负向作用更强,预期机制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弱.  相似文献   

5.
农业绿色技术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使其具有比工业绿色技术更强的公共品属性。这种公共品属性使得构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面临着缺乏研发激励、运行管理失效和公共资源投入不足等困境与挑战。基于公共品属性视角构建有效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应通过强化政府的财政激励、优化创新的市场激励、改进专利保护制度等构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建立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引导机制、评审机制、奖励机制、推广机制和创新主体间协同合作机制完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培育、构建技术合作联盟、强化政府财政投入责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健全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业绿色发展目标,构造非径向加权Russell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分析2008—2017年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双轮创新指数,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双轮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发展的交互作用特征与实现条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受制度创新约束,呈现显著的双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逐渐优化,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由抑制逐渐转为促进;从时间维度看,发挥技术创新积极作用的前提是持续且高效的制度创新;从空间维度看,东部地区制度创新相对持续快速的技术进步略滞后,中部地区两者则相对匹配,而西部地区两者发展均相对较慢,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分别呈现轻度抑制、促进与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新激励政策是否有效决定了我国能否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家庭部门、异质性厂商、金融部门及政府部门的NK-DSGE模型,研究了税收优惠、贷款贴息及政府创新资助三类创新激励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创新激励政策对创新生产部门产出均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但由于作用时效和作用力度的不匹配,影响了政策效果的发挥。不同的创新激励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政策组合的效果又有所不同。随着家庭对创新生产部门最终产品偏好程度的增强,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依然存在,所引起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也有利于经济增长,说明技术和需求都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消费需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场竞争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力量。使用2011—2020年各省份百度环境污染搜索指数、公众环保诉求指数和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等数据,研究消费者环境偏好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消费者环境偏好和市场竞争程度的上升均会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激励作用,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在所有制方面,环境偏好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激励更强,而市场竞争对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区位方面,相较于东部地区企业,市场化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边际影响更大;提高消费者的环境偏好和市场化程度比以行政处罚为代表的环境规制更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政府应推出更多提高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措施,从需求端和市场化角度引导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机理分析,构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引入联合体的纵向一体化合作机制、消费者绿色偏好、市场风险、绿色生产溢出效应,分别研究有无政府激励时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化规律和稳定策略,再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一新型组织形式有利于促进绿色生产的推广;政府激励有助于推动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且政府对绿色生产的质检精确度影响激励效果;消费者绿色偏好对绿色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市场风险的存在则产生阻碍作用,不同系数条件下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行为有正向或反向两种影响.基于此,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绿色生产的相关建议,让联合体与绿色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机理分析,构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引入联合体的纵向一体化合作机制、消费者绿色偏好、市场风险、绿色生产溢出效应,分别研究有无政府激励时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化规律和稳定策略,再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一新型组织形式有利于促进绿色生产的推广;政府激励有助于推动参与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且政府对绿色生产的质检精确度影响激励效果;消费者绿色偏好对绿色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市场风险的存在则产生阻碍作用,不同系数条件下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行为有正向或反向两种影响.基于此,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绿色生产的相关建议,让联合体与绿色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就适宜于技术创新的市场条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市场结构而是新旧技术的替代过程是否通畅,即过程竞争是否充分.唯有过程竞争充分的市场才能赋予技术创新持久不竭的动力.制约过程竞争充分性的诸多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行政垄断.来自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经验数据证实,一个区域其行政垄断的程度越严重则技术创新的动力越低.放此打破行政垄断、提高过程竞争的充分程度是激励我国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12.
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利用河南省产粮大县的645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感知价值的形成机理,系统研究农户感知价值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动逻辑遵循“感知价值→行为意愿→行为表现”路径范式,农户感知价值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且感知价值对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2)农户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其中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感知风险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这表明农户在做出真正决策时,其绿色农业生产感知风险的影响力大于感知利益的影响力。(3)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发生了悖离,政策变量对其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激励型政策比约束型政策更能促进农户主动实施绿色农业生产行为。因此,政府应在宣传教育、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政策激励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利用2003-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与命令一控制型规制相比,市场激励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有着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工业比重表现出一定的负向影响。R&D的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产业政策是转型中国家有效激励产业绿色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管是中央产业政策还是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证实了产业政策的绿色技术创新价值。第二,央地产业政策协同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央地产业政策不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产业政策协同性主要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以及研发激励三重机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促进效应,而央地产业政策不协同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原因在于削弱了政府资源供给以及外部融资信号支持。第三,调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在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说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强化产业政策驱动的企业绿色创新导向,实现基于“外部政策驱动—内部可持续战略导向”的内外结合效应。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协同与产业政策不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制度环境、产权以及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低碳试点城市是中国利用体制改革推动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绿色创新活动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集,实证检验低碳试点城市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有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力的提升,对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而言,这种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渠道机制检验表明,低碳试点城市有助于在宏观层面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在微观层面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研发强度并降低研发风险,最终给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赋予更大的加速度。在外部影响上,低碳试点城市下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扩散溢出效应,能够对外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形成辐射带动。应当总结低碳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侧重构建差异化的支持政策,继续加强低碳试点政策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2011—2018年我国深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产权性质下的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视角.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激励、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影响存在产权性质上的差异:(1)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创新投入之间均存在正向效应,且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2)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带动作用更强;(3)在低分位民营企业中,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带动作用也有所增强;(4)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抑制薪酬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带动作用,且在民营企业中抑制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社会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城市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带来巨大挑战。鉴于此,环境污染与城市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理一直是学界争论焦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3—2022年面板数据,创新性使用逆温作为缓解环境污染内生性的工具变量,聚焦环境污染是否影响城市技术创新以及它们之间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显著抑制了城市技术创新,且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表明,产业集聚和财政分权是环境污染抑制城市技术创新的重要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2018—2022年间环境污染对城市技术创新的抑制程度显著低于2013—2017年间;此外,中国内陆城市环境污染对城市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沿海城市。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生产方式对资源的过度耗费,为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分组回归模型,验证了数字经济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但其生态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与财政收入较高的城市相比,数字经济对财政收入较低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绿色技术创新仅在财政收入较高的城市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对于财政收入较高的城市,应以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为抓手,引导企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而对于财政收入较低的城市,应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重点增加数字化转型投入,进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考虑政府对厂商污染物排放总量征收排污税以及厂商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干中学”,在Dragone等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垄断厂商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动态控制模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一,并不是排污税率越高对厂商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越强,而是存在一个税率的临界值,过了临界值随着排污税率的提高绿色技术创新反而减少。其二,垄断者最优与社会规划者最优下的稳态均衡均具有鞍点均衡性质。其三,存在一个最优的排污税率,该排污税率下垄断者最优的社会福利恰好等于社会规划者最优时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及主要城市的共识。构建包含绿色产业打造与绿色增长方式两方面的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匹兹堡、丹麦哥本哈根及日本北九州三座绿色经济发展典型城市的具体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从而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认为,我国应从绿色产业和绿色增长两方面入手驱动绿色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应注重财税约束与激励、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工具的使用,注重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升级与多元化发展,注重培育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绿色增长方式方面应持续改进城市环境与居民生活条件,强化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能力,积极引导民众文化素养与绿色意识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