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团体辅导方式培养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状况,具体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其表现,概括了团体辅导的概念和特点,运用封闭式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行为训练.通过辅导前后《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结合学生自评、跟踪回访等方法研究发现,以班级为单位系统开展新生适应能力团体辅导方式,对于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接纳他人、改变认知、树立新的目标、提升心理素质、融洽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班级是高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目前,一些高校班级中因学生个性差异大、学分制的实行以及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班级成员交流不够深入,班级凝聚力不强.在高校新生班级建设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这一新模式,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分享体验,促进成员沟通,解决他们的共同困惑,加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团体辅导应该在新生班级形成之时就开始介入,可以从培养领导者的素质、设计恰当的辅导方式、选择合适的辅导主题等方面着手,让其在班级建设的关键时期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适应是个体根据环境条件调节自身,使个体与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环境下的辅导形式。针对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团体辅导应从现实问题出发,结合相关理论依据,设计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使大学新生在同质群体的互动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提高其适应能力,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开展团体辅导策略与效果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大学新生面临的不适应问题,通过对团体辅导在新生适应方面的作用探讨及对比试验,发现团体辅导可以使新生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适应能力及团队意识,同时为优良班风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一例班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改善了班级境况。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因此,各高校应该大力推广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测试结果对比分析法,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36个班级(18个实验班、18个对照班)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平均分高出对照班平均分2.1分—2.5分,显示出实验班听力水平高于对照班。  相似文献   

7.
农业院校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一直是教师、家长关心的话题,因大学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好坏直接影响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各种能力的积累又潜移默化地决定他们今后的发展。采用问卷调查表明,农业院校大学新生学习状态不稳定,生活适应性不强,缺乏明确的未来定位。提高农业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应该加强学风建设,帮助新生适时调整学习状态,运用团体辅导方式提高新生适应能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新生对未来明确定位。  相似文献   

8.
班级文化是影响班级建设的隐性力量,具有约束、熏陶等教育功能。通过库尔特·勒温团体动力理论,来分析团体气氛、团体目标、团体规范等因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重塑团体气氛,关注班级文化建设场域设计;理清团体结构,把握班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内化团体规范,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等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心理干预对大学新生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随机抽取的2009级大一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不给与团体心理辅导而正常参加大学生活,实验组在参与大学生活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团体辅导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80例大一新生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P <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大一新生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提高其大学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新生的角色适应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一般状况,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对比,总结出高校新生主要面临的心理困惑。同时分析了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与作用,阐述其在高校新生角色适应过程中的内容体系、必要性与意义,旨在阐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新生心理健康中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一年级是高中与大学生活的过渡阶段,也是大学生活的开端,在成功的大学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331名理工科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一方面,分析得到大一新生对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学习的期许,同时体现出对于人际交往等社会能力和学习一技之长的双重重视;另一方面,分析了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和期望,绝大多数学生期望自己将来成为学有所成的人,并希望得到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大范围问卷调研的分析结果使学校和相关教师更加了解大一新生的需求,为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培养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谈谈大学新生辅导员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辅导员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年级学风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就应提高对工作的认识,明确工作职责;树立和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坚持十条原则,不失时机地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当好学生成材的指路人,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CL - 90、SDS、SAS对 4 387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结果显示 ,大学新生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超过常模 .共检出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 333名 ,占 8% ;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 4 9名 ,占 1.18% .男女生在SCL -90各因子上的得分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SCL - 90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与SDS和SAS标准分相互印证 .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其情绪智力处于重要发展阶段。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情绪智力九要素结构量表等方法对200名大一学生的情绪智力特征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总体上,大一学生情绪智力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内部结构上,大一学生情绪认知水平优于情绪调节水平,情绪调节水平优于情绪表达水平;大一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15.
观察运动干预对大一新生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60名大一新生分为对照组30名和运动组30名。对照组只参加体育课,运动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共持续3个月。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价干预前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学生各项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后,运动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除生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其他各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运动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精神健康等5个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大学新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接受他人的信息使态度发生改变,是大众传播学领域说服理论的内涵所在。采用控制实验的方法,通过让被试接触一定数量的转基因食品信息,来观察和测量被试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发生改变。随机选取200名大一新生参加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要求观看一组转基因食品信息PPT材料,控制组用于对比观察。结果证明信息的态度倾向能够显著引起被试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而信息提供者身份在这方面的影响并不突出,态度改变与行为改变之间呈现弱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以帮助每个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自主发展最大潜能为目标。Jigsaw技术提倡"拼图式"的教学方法,每个小组成员是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在相互获取组员所掌握内容过程中,成员们充分表达,仔细聆听,深入研究,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为了调查运用Jigsaw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深度方面的影响,实验者将同一专业的104名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学生为主的拼图学习法;一组为控制组,采用教师为主的传统讲座式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学生,其课堂参与度、课程喜爱度等也高于控制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交焦虑作用机制模型,分析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发生机制。采用干预实验研究法,对实验对象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得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得分上组间差异显著(p<0.01)。这表明,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能够显著降低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水平,并在改善留守儿童自我聚焦和外界关注方面有着积极效应。团体绘画艺术疗法的推广和国家、社会的共同发力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成人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障碍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为建立SAD的成人依恋心理表征模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成人依恋先占类型对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影响作用是正常组的4.48倍,而拒绝类型对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影响作用是正常组的4.76倍,恐惧类型对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影响作用是正常组的66.67倍。成人依恋类型是SAD发病的核心因素,就像一个桥梁,其他因子是围绕着成人依恋不同的类型表现而起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大专与普通大专新生自我和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五年制大专新生与普通大专新生自我和谐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我和谐量表分别对五年制大专新生和普通大专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五年制大专生与普通大专生感觉自我很不和谐分别占13.39%、12.92%,但整体上两者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两者自我和谐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自我的刻板性”差异显著(P<0.01)。结论:五年制大专生自我发展良好,刻板性对五年制大专生自我和谐影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