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思想,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仍显现出无穷的魅力,然而与古代艺术相比,今天的设计更多的是过度推崇视觉冲击力及工业化的表现特征,只取其形而未传其神。针对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这种普遍现象,从具体表现形式、意境审美和创作精神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批判,提出当代设计艺术应从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化意蕴、艺术精神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借鉴其精髓,并与当代设计文化水乳交融、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2.
当代设计艺术对传统艺术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了传统的艺术理论:一、传统的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思维是一种再生性的想像力创造,美的艺术是不能重复的,也不可能重复;设计艺术认为,艺术思维可以做到独创性与程式性的统一。二、传统艺术理论中很少论及文化性,设计艺术认为文化性应该是除审美性、娱乐性、教育性以外的又一特性,人类的艺术创造是一种文化创造。三、传统艺术理论认为,艺术创造的主体大都是一元的,而设计艺术中则存在多元主体的共同的创造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建筑与生态文化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生态文化,例举并分析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典型建筑形态、四合院布局形式、北部及西部边疆等地区的民居形式,提出传统建筑艺术的生态文化对当代城市生态建设的启示,即当代城市生态建设应吸收传统建筑艺术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的四大生态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艺术自身特殊的形式美与装饰美具有丰富历史文化意味和传统情调,成为消费时代视觉符号的重要代表,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以其成熟、细腻、有力的文化信息与装饰语言强化着当代的设计传达。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而弥新。世界文化多样的需求和民族精神的坚韧,都预示着未来文化仍是融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多元体系,加之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及随后展开的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使得古老深邃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念重被重视和研究,并作为最完善最深刻的生态智慧。与此同时,诸多优秀的传统工艺思想也将发挥持久的作用,以新的诠释给予现代设计艺术以重要的启示,进而引发世界与民族关系的和而不同,引发造物意识以人为主体的功能与审美的探讨,及对自然与人文、器与道的深入思考。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之上动态地推进,才是健康的未来文化导向,而设计师则更应自觉接受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期回溯传统,延承文脉。  相似文献   

6.
当代设计艺术审美的多元化,对长期以来处于中国审美 统治地位的传统美学造成强大的冲击。设计审美的多重性由文化的多重性造成。社会各界对 于中西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见仁见智。本文寻找传统被人们遗忘的原因,并对如 何正确认识当代的艺术趣味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是一部从点到面、由外而内对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深入探究的力作,耗费了作者十多年的时间。作者选择了10个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运用符号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西方现代理论方法对10个中国传统艺术符号进行了透彻的解剖和诠释。其治学严谨、行文规范,为我们研究传统艺术小品树立了严谨的科学研究榜样,也为我们研究传统艺术文化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文化的局部单元,中国当代油画如何以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进入全球时代,如何利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如何给油画这种源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打上中国文化的印痕,如何在学习西方油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精神的同时而不被其同化,如何能够一以贯之中国传统人文特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仔细思考。在中国的传统绘画、雕塑中,有许多相关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9.
孙丹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68-70
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是以西方表现主义哲学为起点的。以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表现性作品为例,对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进行了历史分析。阐释保留传统写实绘画的视觉真实,利用抽象艺术的形式构成要素,深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本源的中国当代表现绘画的艺术特征,并得出当代表现绘画艺术面向现实生活和人的真实情感,开拓了架上绘画的新领域,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创作自述中国油画的当代性要体现新的生活美学境界。当代油画的发展还不单纯是从对西方现代和中国传统的关注研究中,构建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而更为关注当下的中国文化和社会,关注当今社会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以及与人密切关联的现状和环境,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寻求油画艺术新的突破。因此,当代性是需要艺术更贴近生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