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及发展模式出发,通过对38个国家和地区1976-2011年城市化与人均GDP、工业和服务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中国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为4~11个百分点.中国与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中国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回归曲线离日本和德国的最近,中国最有可能采用日本和德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只能发展到76%的水平.工业仍然和城市化一起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将逐步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将越来越重要,提高服务业与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决策者应该根据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制定城市化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2—2000年基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的城市化水平修正值,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差异变动型式,指出,(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相对差距趋于缩小,速度趋缓;(2)三大地带内部的省际差距缩小,地带间的省际差距扩大;(3)在假定人均GDP、初始工业结构等制约条件后,城市化速度(1990—2000)与初始城市化水平(1990)为典型的条件趋同;(4)乡镇企业发展、外资利用是导致东、中西部之间具有不同城市化发展稳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城市化率、城市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城市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率、城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率、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城镇新增固定资产等指标,对江西省各主要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加以分析评估,其结果是南昌名列第一,其它依次为新余、景德镇、萍乡、鹰潭、九江、宜春、抚州、赣州、吉安、上饶。  相似文献   

4.
我国居民消费率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整体居民消费率纵向数据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横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出随人均GDP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分配不均、投资/GDP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的宏观经济规律、东南沿海地区过多地依赖外商投资促进GDP的增长尤其是业已形成的国际代工模式都是可能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的这一变动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广西城市化现状与特征(一 )城市化水平低。 2 0 0 1年广西城市化水平为 1 7.7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城市化水平为 37.7% )近2 0个百分点 ,2 0 0 1年广西人均 GDP为 5 61 .44美元 ,据周一星教授 1 982年分析得出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的对数成正比的关系式即 :X=0 .40 62 Lgy- 0 .75 83( x代表城市化水平 ,y代表人均 GDP) ,y=5 61 .44美元计算 ,2 0 0 1年广西城市化水平应达到 35 .84% ,高于实际水平 1 8个百分点。(二 )城镇规模小。广西大部分地区城镇规模小 ,实力弱 ,基础设施差。 2 0 0 1年 ,广西有县级以上市 1 9个 ,其中…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城市发展水平的分析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灰色系统原理 ,采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对江西省 11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聚类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评价指标包含城市化水平、GDP、GDP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00-2012年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人均GDP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且选取了贵州省人均GDP,GDP、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说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市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域尺度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精确定位各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基于2010年世界上185个国家与中国337个地级市(州)的城市化率和人均GDP数据,通过GIS等定量方法,可以分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市域格局,进而探讨二者协调性的空间聚集状态及省内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地级市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虽呈显著相关,但不同城市二者的协调性却不一致,337个地级市中仅有36个处于协调状态,且协调性呈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各省份内部二者协调性的分布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即位于省份中心位置的城市大多城市化超前,处于省份边缘的城市大多城市化滞后。而西北、东北地区的省内差异较大,中部地区的省内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从城市化与人均GDP、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等3个方面对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城市化与以人均GDP为标准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与工业化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而与非农产业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与第三产业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中国城市化率与世界城市化率对比上,人均GDP与相对应的城市化率对比上,还表面在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对比上。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主要发生在改革前30年这个时期,其原因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以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以及对城市和城市化认识的偏差。为此,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在政策上要为农村人口和内口转移扫除障碍,要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要注重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水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穆斯林人口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穆斯林人口已达2300多万,主要分布西北五省区。"一普"至"六普"57年间穆斯林人口增长近2倍,属高增长之列。穆斯林人口的特点是人口身体素质好,百岁老人比例高;而人口文化素质较低,职业构成较差,有待于改进。出生率高而死亡率较低,这与穆斯林人口年龄构成轻、老年人口比例小有关。穆斯林不溺弃女婴使人口性别比一直处于正常状态。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穆斯林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我国开展了建国以来的第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与此同时全世界大约60多个国家也同时开展了人口普查工作。通过参加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亲身经历,将中国与美国关于人口普查工作的程序与差异进行比较,旨在与同行进行学习商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最新特点,运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末来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山东人口迁移流动状况,从规模、方向、动力3个方面指出其阶段性差异。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归纳山东迁移流动人口的特征;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影响山东人口迁移流动的因素。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山东人口迁移流动的持续"推动力"。随着户籍管理的放松,区域经济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所产生的"吸引力",促使山东农村人口迁移流动,特别是由农村向城镇的流动。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各民族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方面都在项良性的方向转化,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的统计处理,展示了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的基本概貌与变动特点,以服务于民族人口问题研究与民族人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台湾地区2000年以来相关的人口资料,对台湾地区人口死亡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近十几年来,台湾地区除95岁以上年龄组外,其他年龄组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较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且具有城乡死亡率及不同性别死亡率差异显著等特点。认为经济、文化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是人口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梳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人口总量增长、未来老龄人口和劳动人口三个预测模型,通过SPSS软件拟合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发展曲线,及劳动和老龄人口历年增长率的曲线方程,得到预测未来人口总量、老龄人口和劳动人口所占比例发展趋势。预计在2026年我国人口总量达到峰值(142010万人),这与国家人口战略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数据接近。根据计算的结果,结合修正的道格拉斯模型,讨论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五普""六普"的数据分析表明,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女性占老年人口大多数,虽然女性老龄化有缓解趋势,但老年女性的高龄化趋势较为明显。与男性老年人相比,老年女性在教育、健康、经济、关系资本等方面均处于明显弱势状态。政府应该采用性别差异的老龄化政策取代性别中立的老龄化政策,着力关注并改善老年女性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河南人口将会怎样发展?人口构成将如何变化?利用2005年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结合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对未来人口发展作出科学预测,对制定未来人口生育、就业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对城市人口的住房自有率、居住面积等基本住房信息并没有清楚的把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我们精准、全面地分析城市人口住房状况提供了基础。分析我国城市人口住房状况表明:2010年城市人口住房自有率为69.78%,住房自有率比2000年下降了2.2%的原因在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15平方米,虽然人均建筑面积提高迅速,但距离小康居住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不同家庭居住空间的差距很大;过去十年城市大规模住房建设,使得城市家庭户各项设施的拥有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住房成套率达到81.13%;城市租房户平均租金为473元/月,在最近十年中增长近3倍,并且增长幅度大于住房价格的增长,这反映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对居住住房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