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老龄产业的发展情况却和经济发展状态不协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在认识上尚未形成对老龄产业的市场性研究,在实践中也没有形成成熟的老龄产品、老龄服务、老龄产品生产等的老龄产业。为此,需要树立社会重视老龄产业的观念,也需要企业人认同老龄产业的发展重要性,还需要政府给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通常有60岁与65岁两个界标。上个世纪末,全球人口进入了老年型。引起人口老龄化主要有生育率下降、死亡率降低和人均寿命提高等因素。世界各国人口进入老龄型的步伐是不尽相同的,法国最早,为1865年,其他发达国家大多在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则更晚。在未来一个半世纪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一直存在。老龄问题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老年人自身等各个方面,必须认真对待,审慎处理。中国于1999年成为人口老龄型国家,与欧美等国相比,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是现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龄群体的生活质量是衡量社会文明及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老龄化社会客观上要求对老龄群体实行社会化管理。中国当前老龄群体生活质量不高,原因是对老龄群体的社会管理存在着多龙治水、政策无序以及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管理主体及其责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展老龄产业,建立社区老龄群体服务网络,强化老龄群体自治组织的能力,从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4.
陈志卫 《社区》2014,(25):63-63
2014年7月18日《新华社每日电讯》有一则报道:“中国或将提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中国在2000年达到老龄化,2025年达到深度老龄化,大约在2040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这一结论是按照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度量后得出的。从另一角度讲,只要做好准备,老年人没病、有钱,老龄人口有活力,老龄社会就会仍然充满生机,社会就不会老化。”  相似文献   

5.
南充市老年大学调查显示 :寻求乐趣 ,获得快乐 ;获取知识 ,弥补知识的欠缺 ;追求健康是老年女性参与老龄教育的原因。而老年女性参与老龄教育的特点是重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 ,轻系统理论学习 ;重老年大学学习 ,轻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 ;重唱歌、跳舞 ,轻其他领域的学习。为使老龄教育健康发展 ,要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健全和完善老龄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种经济形态并存,经济水平的不平衡,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人口老龄化的非均衡现象。计划老龄是从非均衡的老龄化现象中派生而来的一种老龄观念和对策,其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在人口老龄化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生存环境、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等方面,寻找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创造一个可以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老龄生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龄法的变迁经历了以"孝道入法"的古代中国老龄法、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近代中国老龄法和专门化、全面化的新中国老龄法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其变迁特点体现在老龄立法理念的嬗变、老龄法体系的结构转型和老龄法内容的扩充等方面。此外,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对中国老龄法的变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老龄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其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对老年设施、商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而且我国老龄产业起步较晚,因此,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仍存在发展不平衡、投资不足、发展水平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出现早、基数大、增速快、"空巢"多、寿龄高和需求广的特点,为江苏老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老龄消费主体。在对江苏老龄产业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江苏老龄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江苏应充分利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基础雄厚、产业结构升级快的强大优势,把老龄产业做大做活,使老龄产业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祁雪瑞 《南都学坛》2007,27(2):123-124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给老龄产业特别是老龄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目前对老龄服务业的社会支持与保护力度还非常不够,需要建立健全发展老龄服务业的政策与规制,加强老龄行业的组织建设、优化宏观环境,加快对老龄服务业的资金投入,政府、公众和老龄群体自身共同努力。促进和保护老龄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是相关规制、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同时也要在全社会形成“积极老龄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