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振兴教育的需要,其内涵包括树立法治观念、加强法制宣传、实施依法行政、完善管理体制、实行校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借鉴治校经验等多个方面。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依法治校的必要性,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制定学校规章制度,从理性高度把高校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和谐校园基本内涵概括为学校内部与社会和谐、高校内部人与环境的和谐、高校内部人与人的和谐、高校科学发展的和谐;主要特征为科学发展、关系融洽、民主法制、充满活力的校园;实现途径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丰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的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校论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管理 ,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教育发展与改革进程的加快 ,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 ,并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实施依法治校必须从管理体制、具体管理行为等各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要注意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有机统一。实施依法治校 ,对学校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对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 ,并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实施依法治校必须从管理体制、具体管理行为等各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要注意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有机统一。实施依法治校 ,对学校本身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大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有力保障,而和谐高校的构建又对依法治校提出新的要求。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依法治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法制宣传,倡导自觉守法;狠抓法德并举,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依法治校的内涵、背景、必要性以及依法治校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等学校依法治校进程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为新时期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在高等院校中高校管理者依法治校观念、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正当程序意识等方面地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院校依法治校进程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机构必须要实现和谐。构建和谐学校,以人为本是核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关键,依法治校是准绳,公平公正是凝聚力。诚实守信是品牌。此外,文明整洁,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实行依法治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依法治校的内涵、背景、必要性以及依法治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必然的理性选择,高校只有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校园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建设“和谐校园”对社会和高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和谐校园应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努力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是探索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条件。通过构建当代和谐大学校园环境是促进高校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保持我国高校协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添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由此,本文提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以环境育人,促进当代大学校园环境主体和谐、要大力加强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要加强大学校园多种文化载体建设力度、要不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校园环境氛围等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试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学生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睦,乃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校园文化,就没有和谐校园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相似文献   

14.
和谐是儒家思想中的精髓。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意义非同一般。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需要运用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从三个方面努力实现校园的和谐:一是校园的人际和谐,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二是校园的环境和谐,即校园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和谐;三是校园的管理和谐。践行儒家和谐思想,可以达到实现整体校园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和谐是个体的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相对稳定的关系。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它是社会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有力保证,是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社会财富的心理条件,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和谐社会是心理和谐的社会条件,它营造和谐心理的自然环境、和谐心理的文化氛围和和谐心理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利益和谐,是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运行良好的保证,利益和谐,是保证公平正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钥匙,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因此,利益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和谐。企业文化的内容契合和谐社会的本质,企业文化的功能凸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企业内部整体和谐的动力和保障,也是推进企业与外部广泛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教育通过培养在“仁”“智”诸方面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文章梳理了中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演变,阐述了和谐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执政理念,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主题词。和谐社会之本在于人,而人的成长培养在于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这块基石。教育贫困指现行教育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事实上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它分为外显的贫困和内隐的贫困。教育贫困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教育不公和教育不均衡发展,只有解决好这两个显著而又突出的问题,才能真正消除教育贫困,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和谐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个体人格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笔者以马克思主义人格类型的三种范式为理论依据,论述了和谐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层面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国民人格的基本范式,和谐文化是塑造和谐人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