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胡塞尔《逻辑研究》为主要文本依据,在纯粹现象学视域下对意识行为理论进行了探讨。所有的意识行为之间都具有奠基和被奠基关系,所有高层次的和复杂的行为都奠基于原初的和简单的基本行为之中。所有的意识行为可以分为客体化行为和非客体化行为,非客体化行为奠基于客体化行为之上,客体化行为奠基于表象行为之上,表象行为奠基于直观行为之上,直观行为奠基于感知行为之上,感知行为是最终奠基性的意识行为。  相似文献   

2.
感知是图像意识产生的基础,从感知出发,胡塞尔的图像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即建立于感知上的图像意识、建立于想象基础上的图像意识、在想象基础上产生的对对象的整体把握的图像意识。胡塞尔在讨论话语形式时总是强调形象化,多次将其放到图像意识的讨论之中。胡塞尔对话语形式的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图像意识,并且可以从三种话语表述形式中分离出三种不同的图像表述方式:象征性图像表述、现实感知基础上的图像表述、类似于现实感知基础上的图像表述。正是在这种对比关系中,语言符号意识与图像意识显示出区别:在语言符号意识行为中,认识行为与直观行为的结合使语词成为意向的统一体并进而产生意义;在图像意识行为中,人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些形象化的元素。图像意识行为强调相似性的作用,而语言符号则不强调相似性。语言符号与构成图像的符号在立义方式上不同,前者依托于相邻性,后者则借助于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胡塞尔现象学认为意识的本质在于构造对象的能力。意向本质包括质性和质料,质料即意义。构造对象和意义的几种客体化行为的立义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感知的立义包含有存在样式的设定,是偏重于“对象”的心理体验的意义相关项;在图像意识中,图像事物是感知立义,图像客体和图像主题则作为奠基于感知之上的想象通过代现被意指而获得意义;符号行为的意义则是独立于直观行为的客观的、观念性的意义,是观念的逻辑之物。  相似文献   

4.
包括直观表象、本源表象、符号表象和图像表象等在内的广义图像意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直观行为,也就是现象学式的观审即“观看”.由于这种“观看”是“与在场者之在场的觉知联系”,它所通达的是事物的理念、观念或种,因此,这种对在场者的觉知乃是表象.“表象”是对在场者的在场即存在者的存在的觉知联系,它是就此在方面来把捉的;而“现象”是就存在者的照面方式来把捉的,不管是显象、现相、纯粹现相均以形形色色的方式奠基于现象.随着现代人成为“主体”之际,现代意义上的表象作为“有所看见”的方式,由现象学式的“观审”或观看转变为“观察”了.这种转变彰显出视觉霸权不仅在古希腊的文化和哲学中就已有它的源头,而且它还延续到了当代.这种霸权所引发的辉煌的、暴力的视觉经验,在现代性中逐渐蜕变为虚无主义,这种“恶意的狂暴”折射出了现代生活的普遍技术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直观方法在教学原则中也称为直观性原则。直观,是在一定刺激物直接作用下发生的感知活动,是一种反映事物外部特征、表象和联系的认识活动。当然,任何直观感知活动都是在原有知识和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任何直观不只有感知成分,同时也有思维、想象、记忆和归纳的成分在内。直观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是领会的基础,感性知识越丰富,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就越容易,越透彻。  相似文献   

6.
直观是需要得到充实的意向,它也意味着对于"对象"或对象性形式等的原本把握。范畴直观意味着以下步骤的统一:直接地"一下子"感知到对象;在对这"同一个"对象的感知的基础上转变目光,意指那不同于素朴感知之对象的某些非实在因素,并使实项的材料获得质性规定;以实项材料对非实在的因素等进行"代现",从而让新的对象显现出来。在这里,范畴形式、事态等都成了自身给予性。普遍对象不是意识的实项材料,也不是意识的功能;对某某种类等的意指(这一特殊的立义行为)的进行和一般对象的成立是同时发生的。普遍直观意味着一般概念的意向获得了明见的被给予性。在此视野中,胡塞尔现象学的更深考虑可以得到猜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自然审美的心理特点是全身心的观照、直观的联觉、伴有强烈的情感活动和浮想联翩的想象活动;它以感性直观为特点,但同时有理性的渗透;理性的因素是与感知、情感、表象、联想等审美心理因素水乳交融在一起的,是包孕在感性中的理性。除此之外,还有顿悟、幻觉的产生。审美心理活动的结果是审美表象,它由视觉选择而来,是对客观景物的能动反映。审美心境在自然美欣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明法律行为的本质及其规律,不仅对法律行为理论的完善,而且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探明法律行为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从法律行为的表象即现象入手。一、法律行为的表象法律行为的表象即现象很多.比如,有同其他一切法律上的行为一样,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其后盾的现象;也有同其他一切民事  相似文献   

9.
形象思维也是思维,因为它能通过形象概括,与抽象思维同样对于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那么,什么是形象概括呢?从心理学说,形象概括是一种表象运动,它依赖表象的运动而进行概括.我们知道,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感性形象”.因为它感知的对象往往是同一类事物或处于不同时间、空间的同一个事物,所以表象不仅有具象性(也有人  相似文献   

10.
智能手机的图像制造能力给本真生活世界的表象造成了威胁。这种威胁被认为在全球出现并且无处不在,在视听和文本图像方面,它用数字生成的表象取代了本真生活世界的特有表象。对于这个问题,大约一百年前,胡塞尔就借助于形式化数学的概念进行了描绘,他认为这是对本真的非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并因此是对前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然而更早,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经典阐述,他认为,真理问题与表象(幻象)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原型图像性的非表象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被原型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所取代,而存在与非存在多元化的显现排除了关于真假表象之区分的明证性知识。在展现和代现中,胡塞尔对客体的直接被给予性进行了开创性的洞察,在柏拉图对谬误之真的表象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诸幻相和图像意识进行了补充性描述。在胡塞尔那里,现象学阐明了表象的根本性起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它是如何显现的。然而,智能手机的幻影给世界的真正表象带来了扰乱,致使在今天的技术干扰来临之际,现象学尽管拥有最为强大的能力,却中断了世界显现的道路,并且因此中断了它的表象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