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对中国实施西部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研讨,指出了一个地区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开放程度。“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实现局部区域跨越式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论证当代中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条件、动力、途径及根本;深刻揭示当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特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我国民族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开创了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地吸收和借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努力探索和构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并总结出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不断采借、吸收先进生产力因素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改革创新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发展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大连工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大连作为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能否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事关现代化事业的成败。许多国家和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固然是一个积累和进化的过程,但不排除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发现并抓住某些特定的发展机遇,借鉴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使整个国民经济打破常规的发展进程,实现突破性、跳跃式发展。大连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首先着眼于实现重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壮大产业规模,加大技术、体制创新力度等方面下功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具有与生俱来的跨越性,应成为推动大连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支柱。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是促进劳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借助高新技术,同样一个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也要借助高新技术。恩施州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赶上发达地区,必须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与西部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战略问题。实施追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是西部摆脱困境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没有西部的跨越发展,就不可能有区域经济的协调,更不可能有整个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更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西部必须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一、区域协调与中国西部跨越式发展1.中国经济发展与地区差距由于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精华是其晚年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其目的是想使东方社会可以通过非资本主义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对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已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是开放的,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为后发国家和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当前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集中体现在从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变必须注意其双重性、过渡性、赶超性、开放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必须采用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模式。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邓小平的创新发展观对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下,西部民族地区必须采取超常规发展战略,实现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这种跨越式发展受条件的制约,不是整体的跨越,而是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和方面先行一步,因地制宜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本文对恩施州的药业产业化实施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持续的长波增长,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中国西部的经济发展问题.近年来,虽然西部地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落后于东部很多.随着改革的深入,西部地区逐步陷入了发展的困境状态,如何构建一个整合的西部发展体系便成为当前解决西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追求跨越式发展态势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目标之一.但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非由主观预期决定,而是取决于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形成.跨越发展态势来源跨越式发展机制,跨越发展机制的构建前提是破解跨越式发展机理.迄今为止,研究跨越式发展机理的成果较少.文章根据重庆市长寿区2002年以来的实际经验说明,跨越式发展机理是由发展战略思路、发展平台、创新中形成的可持续发展体制三个方面的合力构成.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的外部性需要各国、各区域的紧密合作,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才能达到人类最终的减碳目标。运用ISM(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分析,从复杂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链中,找到影响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表层因素、浅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为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国际趋势及社会舆论、民众环保意识、消费观念、低碳文化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根本与关键,政府应主要围绕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保障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是宣传和谐世界理念、开展和谐外交的中心场所;以周边为腹地的地区机制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平台,是建设和谐周边、和谐亚洲的地区框架;跨地区、跨洲际合作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全方位合作、实施和谐世界战略的有效手段;以议题为导向的会议论坛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途径,是承担国际责任、推进全球治理的现实渠道。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和依据的基础上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全国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强调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出西部地区优先发展 ,加速西部地区市场培育 ,促进西部 (包括中部地区 )与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系统中相互联系的依次递进的三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率先提出来,并经江泽民的丰富和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它的确立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根本大计。只要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创新,对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汉市的发展战略和武汉市的战略地位定位几经变迁,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后才被中央定格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笔者以为武汉市必须以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理论为指导,密切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分工协作联系,创新发展战略,并且主动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中心城市主要通过贸易手段建立协调发展机制,才能够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台湾问题是美国霸权与中国和平崛起之间结构性矛盾的焦点。台湾问题演绎着中美战略博弈。中美战略实力对比与中美各自与台湾关系是制约台湾问题未来演变的两个战略关键,其中争取战略实力对比优势则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焦点。两岸关系"不统不独"状况只是阶段性平衡,它酝酿着中美战略博弈高潮。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以专利视角探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情况,结合专利协同创新理论和专利合作网络,选择沈阳市两个代表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机器人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专利合作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得出产业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技术分布及演化轨迹。在此基础上,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及运行机理,最后给出结论与建议,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明是地缘的产物,东西方文明观念根深蒂固的差异源于地理因素。数千年华夏文明始终作为一种整体性力量而存在,文明力量是中国的战略优势之一;过去200年,中国成功地消化了西方文明的冲击,伴随着美国衰落,中国海上进取的门户洞开,固有的国家战略也开始复活;中国应继续保持战略克制,与美协作,实施大战略回归,而西部战略通道的开拓将缔造全新的欧亚世纪。  相似文献   

19.
和谐世界是近年来中国外交一个最响亮的关键词,是中国基于对国家和平崛起的终极目标及世界政治发展大势的清晰把握而提出的国际战略主张。一个发展的大国需要世界理想。和谐世界理念着眼于构建国家间良性的战略互动,是对中国崛起后不确定性的解惑释疑,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说明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大国形象。中国正积极践行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20.
西部是中国最辽阔的疆域 ,也是中国最大的欠发达地区。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始终关注着这片热土的开发建设 ,并把发展西部提到关系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 ,逐步形成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 ,成为新世纪指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