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高校社团的心理辅导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学生群体存在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社团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主动的疏导。文章从群体心理倾向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社团的心理辅导功能,提出了几点加强社团建设,形成心理教育阵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忧虑,因心理障碍产生的悲剧时常发生,针对现状,高校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之后,灾害心理干预实践和话语成为专家、官僚、非正常心理学知识所主导的场域,而受灾民众则被边缘化为等待解救的“无助病人”。从灾害心理干预的理论范式和实践形态探求这样一种机制得以形成的原因,可以发现仅仅将灾害视作一种刺激物的应用科学心理干预范式以及在现代性生境下对健康心理的界定共同忽视了灾害与人之间社会的、文化的相互关联性,忽视了受灾民众应对灾害的心理弹性,从而将受灾民众的灾害心理状态问题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存在着心理障碍,而挫折心理是其心理障碍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矫正挫折心理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心理弱势大学生群体心理承受能力差,耐挫能力、自主自立能力欠缺,并由此引起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高校必须多方采取措施解决或缓解该群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袁也丰 《老友》2012,(3):58-59
人到了老年,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身心逐渐衰老,或者生活不顺意,又遇到某些刺激,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出现孤独心理、怀旧心理、牵挂心理,甚至忧虑多疑等心理症状表现。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可归入常见的老年人退休综合征、老年抑郁症、老年疑病症等社会心理障碍。本文仅就这里所列的3种社会心理障碍作些阐释,并介绍一点有关心理障碍的其他调节方法,供老年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2002—2011年有关老年心理研究的文章进行检索分析发现,10年间的研究多集中在老年认知、老年心理障碍、老年病患者心理、特殊群体老年心理、老年生活体验、老年社会支持和工具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在推动老年心理研究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研究内容点深面窄、静多动少、缺乏理论指导、干预性研究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与国际老年观的有机融合并且推动研究工具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灾害的发生会使人产生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救助。灾害心理救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因此,相关法律的制定是灾害心理救助的前提和保障。笔者探讨了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构建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的构想,以推进我国心理救助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大一新生普遍感到人际关系紧张,互想之间疑心较重,有些同学还存在交往的心理障碍.本文论述了新生交往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使同学们学习人际吸引的因素及规律,达到解决心理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工作,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为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应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维护,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以饱满、健康的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交通事故所致心理创伤症状与羞耻感的特点,为临床心理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90例车祸伤的病人采用生活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SE-R)、解离性体验量表(DES)和羞耻感量表等自陈式工具,于创伤后7天内进行评定。结果:个性羞耻与AI,侵袭性症状、回避症状与解离体验显著相关;行为羞耻与回避症状和解离体验显著相关;躯体羞耻与解离体验显著相关;家庭羞耻与解离体验显著相关。结论:交通事故所致急性心理创伤症状与非急性心理创伤组相比,心理创伤程度更严重,骨科医师在治疗骨科疾病的同时也应该重视PTSD的发生及其防治,以保证病人较快恢复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对地震中的受灾者进行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心理援助工作呈无序状态、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援助缺乏系统和长期的规划、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进一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发展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和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对受灾者及其他人群进行多种形式和科学有序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支持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促进了受灾者心理健康的重建。然而,当前我国灾区的心理干预工作存在着将心理危机干预与社会支持相混淆又相脱离的背反现象。调查和事实证实,只有实现二者的互动尤其是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才能够既促进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性功能提升,又进一步增强实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早期心理干预是指创伤性事件后3个月内的心理干预,而眼动疗法则是创伤后早期心理干预领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意识层面的图像,然后再执行一系列的快速眼动。本文系统总结了早期心理干预的定义,讨论了创伤治疗的关键期,以及需要接受干预的对象;介绍了眼动疗法的早期心理干预,包括神经生物学的作用机制、治疗步骤、治疗方案等,并说明了眼动疗法在早期心理干预中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灾后未成年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救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灾难的多发性对人类身心造成的伤害是现代灾害学、社会学、生态学和心理学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相对于成年人而言,灾难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尤为严重,但不同的未成年人面对同样的灾难其心理反应各不一致,主要是因为灾难并非是影响心理反应的唯一因素.笔者试图从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灾难本身刺激性因素四个方面全面分析灾后未成年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因素分析提出灾后心理救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她们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掌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根据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她们走出心理困境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震后早期心理辅导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的重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震后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相当比例的人会出现心理应激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应进行适当的早期心理辅导.早期心理辅导应以创伤后危机干预为思路,以缓解应激障碍相关症状、预防创伤后危机障碍的发生为主要目标,采取心理急救、严重事件应激晤谈、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另外,从这些方法中可归纳出共同的、可用于早期心理辅导的原则:支持性原则、正常化原则、重视社会支持原则、个性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19.
贫困女大学生是女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她们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掌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根据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她们走出心理困境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