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荣昌县城镇土地进行总体评价,定量化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趋势,并分析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荣昌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都市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方面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重庆市都市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价,量化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从评价结果中分析出该研究区域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该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城市规模、城市土地投入、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最大,城市土地投入次之,城市规模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最小。要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要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加快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二要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反对"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三要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四要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方面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重庆市都市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价,量化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从评价结果中分析出该研究区域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探求更合适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文章以南京市11个典型开发区为例,运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各开发区之间的集约用地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只有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级别为“高度集约级”,其余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级别为“中度集约级”和“轻度集约级”;南京各开发区集约用地主要限制因子各不相同,但主要为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产出强度等;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相比,采用模糊物元模型不仅能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集约等级,也能反映评价对象单项指标的集约等级,还能反映评价对象或评价对象单项指标在所属集约等级的稳定状态和转化趋势,反映的信息更丰富,是一种更适应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中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不同地类为基础进行集约利用中观评价已经成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重要趋势。文中首先分析了工业用地的特点及其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标准值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希望能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相关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依据皖北地区经济实际,从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等四方面构建皖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以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皖北六地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淮北得分最高,亳州得分最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土地集约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群实际情况,首先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据此对长株潭3+5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除长沙市和岳阳市处于基本集约外,城市群其它各城市及城市群整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时间上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并与区域经济的差异高度相关;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丰都县1996-2004年的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对建设用地变化的社会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对今后研究类似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4年丰都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量变化出现了两个增长期和一个减少期,交通运输用地平稳增长,水利设施用地波动较大;(2)丰都县土地利用变化受政策因素影响大,除此之外,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和第一产业是其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笔者认为丰都县建设用地变化社会驱动力应改变为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导因素驱动,并重视人口因素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德国农业经营学派农业集约经营理论的借鉴与分析,论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影响因素、目标设定、形态结构进行了理论解析,将集约的目标锁定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和土地利用效益提高",根据城市土地投入类型的差异,将"集约"解构成经济因子、土地因子和组织因子三大集约度。  相似文献   

11.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1995—2018年共6个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土地动态度、空间演变等方法分析其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区域生态用地界定为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有效调节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林地、草地和水域。研究区域从时间上看,生态用地数量呈下降趋势;结构占比中林地最大、水域居中、草地最小;林地、草地的生态用地动态度为负值,水域的动态值不稳定。研究区域从空间上看,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景观破碎度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面积呈下降趋势;生态空间不断缩小,生态用地呈破碎化、分离化趋势;重心以东南部和东北角为主,重心集聚性减弱。基于此,建议一体化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完善生态用地法律制度,加大生态修护及保护力度,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并结合GIS技术对结果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苏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最为集约,苏中次之,苏北城市土地低度利用; (2)在江苏省域空间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阶梯状分布;(3)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最后提出了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四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湖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湖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逐年提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各地级市中长沙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邵阳最低,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显著。因此,湖南应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城市内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积极改进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地价理论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异常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本文运用地价理论,分析了地价杠杆在城市土地经营中的作用,研究指出:土地价格对土地利用量的调节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朝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城市土地经营主要应走内部挖潜的道路,避免因为地价过高而导致城市规模过度蔓延;地价对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强度的调节促进城市功能分区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土地利用集约化、可持续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从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结合区域的独立性与开放性,构建了基于土地承载力与相对土地承载力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13年陕西省土地承载力演化过程,以及研究时段内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相对全国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的变化可分为积累期、波动期、低谷期和增长期四个阶段。相对全国而言,陕西省1978-2010年土地承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起逐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阶段,陕西省土地承载力受农村居民数量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预期未来,城市人均粮食消费支出和城乡人口总数将成为影响其土地承载力的主导因素。今后应更加全面地评价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不降低农用地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承载力,以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辽宁省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短缺和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集中表现:在城市扩展侵占耕地现象严重,城市快速扩展造成旧城存量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房地产开发用地数量较大,不切实际的"大城市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在土地集约经营过程的一些政府行为。提出了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立健全辽宁省的土地使用制度,健全和强化土地利用监督反馈机制,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土地市场管制,对土地集约利用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运用功效系数法,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数学模型。首先,从经济、社会与生态三方面综合筛选评价指标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确定备评价指标的效态及其满意值与不允许值;最后,通过Excel软件计算备指标功效系数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功效系数,并以武汉市为实证,进行了模型实用性与可信度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资源研究:基于城市经营理念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营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着城市土地总量失控、城市土地的规划管理机制不尽合理、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认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管理城市土地的原则、坚持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原则、坚持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并从完善土地管理立法和执法,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给出了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高速铁路正处于快速、全面发展阶段,研究高速铁路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对城市规划、城市与高速铁路的协调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IS等技术提取已开通高速铁路站点周边、线路两侧土地利用数据以及部分城市高铁站点周边建设用地重心,从不同空间、城市类型、开通时间等角度对提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对比。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能通过促进各类型土地向建设用地转移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高速铁路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要大于对线路两侧的影响;高速铁路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因城市规模类型不同而不同,对站点周围土地利用的影响总体有城市规模越大影响越大的特征,对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和县线路两侧土地利用的影响大于大中城市;高速铁路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在时间上有递延性,在空间上有衰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