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至具有杰出的叙事诗的才能,他的叙事诗主要受影响于德国叙事谣曲,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等方面,都与之有着联系,同时,冯至又从霍普特曼的《沉钟》受到启发,在诗中揉进了艺术与爱情既相联系又相矛盾,两者最终都无法实现的悲剧意旨,从艺术上来看,冯至叙事诗令人舒适的长度、剪裁的技巧等也与德国叙事谣曲有着联系。  相似文献   

2.
冯至兼有诗才、史才和文才,这使得《伍子胥》既是小说,也是诗,更是哲学。《伍子胥》是冯至小说创作的代表作,诗化叙事是其典型的艺术特色。小说的人物话语与视角设定、空间设置与意境营造等叙述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既体现了《伍子胥》诗化叙事的显在特征,也是解析其诗化叙事艺术效果生成机制的重要途径。《伍子胥》在冯至创作的叙事性作品中独具一格,既不同于其早期的叙事诗,也不同于同期创作的《杜甫传》,这既表现在形式体制、创作目的等方面,更表现在话语形态和生命体验等层面。在中国现代小说史诗化叙事潮流中,《伍子胥》在抒情笔调、历史书写、人文内涵等方面保持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鲁迅宣称“不喜欢”诗歌的原因入手,分析了他的诗歌趣味。指出他并非不喜欢诗,而是有其评价诗的独特标准。除了强调“真诚”与“深切”外,他的诗歌趣味还与其人生体验和所受的诗学熏陶有关。因此,他对新诗的评价也与众不同,只有殷夫与冯至两位诗人得到过他的高度评价,他喜欢殷夫,是因为他赞赏殷夫的真诚和以身殉道的勇气,赞赏他“摩罗诗人”的气质;而他欣赏冯至,则是因为冯至对“真与美”的体验,契合了他的生存体验与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4.
冯至1929年创作的诗集《北游及其它》是他从伤感的浪漫主义诗人转向现代主义沉思者的一个过渡。那种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追问。在《十四行集》得到更深刻的延续与拓展,并升华为对人类普遍生存境遇的忧虑与关切。《十四行集》的基本内容是“表达人世间和自然界互相关连与不断变化的关系”,它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玄奥,倒处处流露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性把握。《十四行集》的总体风格是“简洁、单纯、明白”,体现出“真实的造化之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现代中国的传统价值信仰体系溃散历程和现代作家的“故事新编“为背景,通过对叙事诗《蚕马》的故事渊源追溯和详细分析,展现冯至独特“故事新编“的创作手法,以及隐藏“新编“之中的隐秘结构:试图重新回到传统经典寻找支撑自己灵魂的“少女“,而这种努力最终不过仅仅成为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40年代是冯至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在其诗歌创作中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三体兼备.冯至的抒情诗、叙事诗与哲理诗在现代中国诗歌发展史中均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抒情诗与哲理诗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其叙事诗兼具文化、思想与审美的多重意义.冯至的诗歌创作既开拓了现代中国诗歌王国之疆域,又丰富了现代中国文苑诗歌之花的品类.  相似文献   

7.
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相似文献   

8.
从悲剧命运、悲剧情绪、悲剧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台北人》的悲剧意识,并阐释了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认为它既与作者独特的生活环境、人生体验以及与之俱来的美学追求密切相关,又是特定时代、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冯至因其风格各异的抒情诗、十四行诗、叙事诗及诗歌中特有的哲学意蕴立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本文旨在通过对《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寺门之前》等叙事诗在叙事结构、文体形式、诗歌中的精神特质等方面的研究 ,探析其早期叙事诗的现代意义。本文作者认为 ,理解冯至早期的叙事诗是理解中国叙事诗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冯至与里尔克的关系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如果从存在主义视域来考量会获得新的思路和启示。首先,里尔克试图在“存在”的世界通过“事物诗”的创造,赋予艺术永恒的品质;而冯至的《十四行集》中“事物”不仅作为艺术创造的起点,更被视为可以通过语言的命名而具有向人显示存在意义的能力。其次,《十四行集》与里尔克诗歌的对应性关系还体现在对诗歌表现方式、诗歌功能的共识上。更应看到,存在主义哲思固然让冯至脱离了浅层的诗意缠绕而走向了生命存在的深度,而传统的审美文化也使《十四行集》摆脱里尔克诗歌的玄奥与抽象,为冯至的存在主义的诗歌理念提供了本土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家,哈代在模仿古典悲剧时,对传统的悲剧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以便更好地表情达意.若从<苔丝>中的悲剧主人公、悲剧结构和悲剧语言三方面对其悲剧形式加以探讨,就会发现这种悲剧与古典悲剧形式看似矛盾与不协调之处,正是哈代现代主义悲剧形式的独特性与独创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的女作家群中,王安忆是被认为视野开阔、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的作家。她的创作表现出多变的风格,并始终保持很强的创作活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安忆的小说叙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丰富的内涵让读者可以多角度地进行诠释。从研究者较少涉足的"悲剧意识"为出发点,深入考察蕴含在作品中的作者对人生悲剧性处境的体验和挣扎,感知作者因深谙人生的痛苦和悲凉而对同类产生的悲悯情怀,以及对命运无可奈何却不愿安之若素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诗学》中有关戏剧情节的论述,分析了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中双情节结构对《诗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所产生的独特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尼采探索希腊悲剧的本质是为了最深刻地揭示希腊的创造精神的深层原因。悲剧的日神因素和酒神元素这一对立在悲剧中被扬弃而归于统一。在悲剧中,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悲剧所给人的形而上的慰藉就是:现象的毁灭丝毫无损于意志的永恒生命。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总结和概括了三种悲剧冲突类型,但他提倡悲剧表现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而冲突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悲剧人物作为个人虽遭到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毁灭。所以悲剧的结局是一种灾难和痛苦,却仍是一种"调和"或"永恒正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李一清乡土小说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呈现西南巴蜀地区的乡土景色与风土人情,展现农村底层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世界。最核心的是李一清始终专注于现代与传统的较量,刻画现代人处于一种传统文明被现代文明取代的焦虑中,揭示出人类所处的困境,镌刻人类在此种困境中的反抗与挣扎,这种反抗精神本身就蕴含深刻的悲剧意识。以他的《山杠爷》、《农民》以及《木铎》三部长篇小说为主,从悲剧人物的形象塑造、悲剧人物的悲剧指向以及悲剧意识的意义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悲剧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悲剧具有与西方悲剧不同的独特的审美特征,中国悲剧的悲剧人物不但是历史正义的化身,而且在道德上是比较完美的。而悲剧冲突就不在悲剧人物身上展开,而在正义力量和邪恶势力之间展开。悲剧人物在对敌不懈斗争中达到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国内哈代悲剧小说研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虽然是我国外国文学界研究比较多的外国作家之一 ,但是大多数的研究仅停留在主题思想方面 ,近年来 ,哈代研究有了长足进展 ,出现了一些有份量的论文与专著。  相似文献   

19.
列斯科夫踏上文坛以后 ,十分关注当时俄罗斯文学界关于民族悲剧、民族戏剧的文学论争 ,并且在《走投无路》中公开表明俄罗斯普通人完全可以成为民族戏剧的主要人物。列斯科夫许多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都具有悲剧色彩 ,但是《姆岑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是上述观点的集中体现 ,作家以细腻的笔触逐步揭示了小说主要人物的悲剧及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美国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以她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小说世界.在优美动人的语言和貌似繁复零乱的叙事的掩盖下,莫里森的小说世界借以打动读者的本质内容还是对人的悲剧处境和寻求自我的努力的描写.她从摹写同胞们的悲剧生态入手来反思历史,揭露历史的残酷和不合理,然后又走入现实,在宿命论和神秘力量之外发现本民族新的生存内涵和生存意义.由于这一点既与悲剧文学传统息息相关又和现代文化大背景所体现的迷茫和探索的主题相契合,所以使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悲剧精神,达到了艺术幻想和哲学思辨融于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