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十分重视政治道德规范对为政者行为的制约和引导作用。他从“为政以德”的思想观点出发,提出了“节用而爱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政者正也”;“修己安人”,“躬行实践”;“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举直错诸枉”,“举善而教不能”;“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一系列政治道德规范。这些政治道德规范学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让什么样的人掌权,关系到党之兴亡、政之得失、民之喜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事考德、以事考才;坚持循绩选人,循劣下人;坚持按岗用人,按时用人;进一步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按照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条好干部标准新要求,把我党选人用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用人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强弱兴衰的大问题。治国安邦靠人才,成就事业也离不开人才。这个道理,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包括封建社会的一些帝王将相在内,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靠人才。他说:“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无),则其政息。”(《中庸》)但是,人才是难得的:“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治国之臣)十人’”。对此,孔子说道:“才难,(人才不易得)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认为卫灵公无道,而没有亡国,是因为他任用了“仲叔圉治宾客,祝(鱼它)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宪问》)人才的重要,于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为天下而教化:儒家教化说之精神再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教化说为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诟病者多,这些批评与诟病不少就值得再商榷、再检讨.孔子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治教官师合一"而以"教"化天下的社会.孔子开出诗书礼乐教化传统的价值理性的人文基调,强调教化培植人的价值理性而"成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儒家教化说的真义乃在"为天下而教化"而不是为"一家一姓"而教化,它的强固存在正是孔子教化为天下为人的理性启蒙之精神不灭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人治,做为一种政治法律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认为,人治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来的。什么是人治呢?根据孔子及其后学的有关言论,所谓人治,就是强调统治者个人在治理国家中的先决作用,即“为政在人。”孔子首先强调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圣贤明君的作用。他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简言之,人存政举,人去政息。要想治理好国家,只能寄希望于“有道明君”。其次,孔子强调统治集团中其他个人的作用,主张“尚贤”。孔子追颂“大同”时代的第一条颂词就  相似文献   

6.
《列子》这部道家之书相传为先秦列子所作,今传其实为魏晋人伪作,然而在此书中,我们却可以不时见到孔子的身影。出现在《列子》中的孔子形象复杂,既有儒家本色,又有道家风貌。大体说来有三种形象:由儒入道,亦儒亦道的孔子;道家仰慕者,通达悟道者;儒家之君子。《列子》既出于魏晋人之手,书中孔子形象的形成就与当时社会"调和儒道"的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劳于选而逸于任,选人不避辛劳,把人才选出来任职之后,用人者便进入一种超脱的状态,这是《资治通鉴》用人思想的重要方面。 知人善任,知人在先,善任在后。人才须鉴别真伪,区分优劣,人才重要,但人才也难求难选。选人是一件十分繁难的事,它使用人者耗心血,费琢磨。《资治通鉴》所载的,有刘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所谓的所谓“三顾茅庐”;有“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的所谓“萧何月下追韩信”;有唐太宗对于都督、刺史,“常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的所谓“屏风档案”。求贤之功在于知人之难,知人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孔子就曾说:“不患人之不知已知,患不知人也。”知人选人之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孔子对于"命"与"天命"的说法,因其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悟与对弟子的随机指点而呈现多元的意义,甚至引发墨子对儒家之"命"与"天命"说的批判。探究孔子对"命"与"天命"在概念上的意涵,及其为何如此诠解,正足以表征儒家之特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德使命感,与面对主客无法和谐之际、人我疏离之情境下的自处之道。  相似文献   

9.
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人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看来,人是要有所责任的,人是要有所追求的,人是要有所作为的,人是要明理悟道的。  相似文献   

10.
水作为喻体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孔子以水来喻道起,儒家学者不断地借助水的形象来阐释自己的思想。然而,自孔子之后,儒家发生了分化和变异,孟子以"沧浪之水"对仁的解释更侧重于从人的内在心理说明仁的道德属性,并为后世儒家所继承,最终开出一个"内圣"之道。"内圣"与"外王"共同构成了儒家完整的"道",成为儒家知识分子处世哲学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人论是儒家人论的根基。孔子提出:"仁者,人也。"确定了儒家人论与其所开创的"仁"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尝试从"仁"得以产生的两大基石、"仁"的人性内涵、孔子的做人之道及成人之教等方面论述孔子人论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其人论的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举孝廉"是汉代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种形式,经过"一岁一举",最终成为汉代最主要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虽然这一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但其中孝廉官员选拔考核的价值取向,对建构我国以法以德治国方略,完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提升选人用人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礼记·孔子闲居》篇中记载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以"无体之礼"为主。孔子讲的"无体之礼",其实是儒家礼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看法。孔子在晚年对礼容提出批评与扬弃,一些擅长礼容的儒家学者也受到主流儒者的批驳。战国时期子夏学派提出的"无体之礼",不但是儒家礼学思想从孔子、子夏过渡到荀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环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直至汉代礼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为我国的企业管理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之处,特别是儒家人才观。就如何运用儒家人才观识人、选人、用人及实施人本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为我国的企业管理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之处。特别是儒家人才观。就如何运用儒家人才观识人、选人、用人及实施人本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孔子学说的中心是道的问题。从天道而言,他阐释了天命说。天命是人的命运的根本规定者,因此,人要敬畏天命。从人道而言,他创建了仁爱说。仁是人的本性,它源于亲子之爱且扩充为人类之爱。对于孔子和儒家来说,成为一个人就是成为一个仁人。这正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关于"权"的思想受儒家学说的影响较大,将"权"定位于圣人治国理民之要术,强调统治者在选人、用人和治世过程中应当具备权衡意识,掌握权变方法,认为只有圣人才能知权、行权,表明了对"圣人行权"的设计与期待,提出了限制权力的思想。本文主要通过对其中关于"权"的内容的深入考察、分析,管中窥豹,从整体上把握《淮南子》一书中关于"权"的论述,希冀以史实之"砖",引今日社会治理良策之"玉",这对于我们今天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规制权力,行使权力,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天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非常重要的范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天道"观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要真正认清孔子的"天道"观实质,必须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及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背景及其礼学发展传承.孔子继承了周公以来的重视人道,天道与人道互相结合的观点,对"天道"观重新做了阐释,认为"天"首先是一个外在于人类的物质实体,并不相信"天命"的先天决定性,把周公的的"天人之际"发展为"人人之际",以仁德来教化民众,以"礼"来安排人与人的关系,创立了儒家学说,即所谓经学.新"天道"观是孔子创建儒家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孔子的"天道"观不是崇尚宗教人格之天,而是自然之天、伦理之天、道德之天,这就是孔子"天道"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是针对孔子个人的重要性而说,乃是对儒家道统之肯定。不过,孔子乃至孟子之于道统确实有重续、扭转与开决之功。由此,道统由外在的文制形态转化为内在的实践精神形态,传道统不过是践仁尽性的工夫。这样,道统人人可传,人人必传,且为人之使命与天职,不然,则天道人伦尽丧。同时,传承道统亦是学者之当为与其文化上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中,蕴藏着通过推行教育来传播儒家荣辱观的思想;孟子则分别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改善道德教育两个致思向度上加以引中和发挥.与荣辱观教育关系比较密切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孔子所说的"内省".羞恶之心的"义之端",往往容易被外界的物欲所"汩没";而内省或省察,则是对这种被物欲所汩没的一种警醒和提防.在道德教育阶段论中,儒家学者主张荣辱观的教育应从幼儿开始,并贯彻人的终生.南宋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均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