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住房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深入研究,对新农村住房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希冀新农村建设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农民选择偏好及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对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对山东省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具体内容的认知、参与偏好及支付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村集体组织功能的弱化对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农民支付意愿更倾向于农村公共设施、生活设施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性分析,综合考虑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地域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实用、简捷等原则建立了衡量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以湖北省为例,对其36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城市化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新时期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认识农民主体性所具有的复杂性,及在国家与社会、个体互动过程中农民主体性所具有的可构建特征。  相似文献   

5.
农村住户收入指标主要反映农民全年收入水平,各项收入来源、构成及其变化,包括一定时期的总收入和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村居民生产成果和生活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地方老百姓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各级人民政府工作实绩的一个基本依据,因此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重要统计指标。目前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抽样调查存在一套样本调查多个指标,不尽可靠;无法满足分层需要;推算变量不尽可靠等问题。可通过改进抽样调查方法,及时进行样本轮换,提高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抽样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农村住户收入指标主要反映农民全年收入水平,各项收入来源、构成及其变化,包括一定时期的总收入和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村居民生产成果和生活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地方老百姓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各级人民政府工作实绩的一个基本依据,因此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重要统计指标。目前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抽样调查存在一套样本调查多个指标,不尽可靠;无法满足分层需要;推算变量不尽可靠等问题。可通过改进抽样调查方法,及时进行样本轮换,提高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抽样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体现了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把中国的改革聚焦到农村。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妇女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农村妇女发展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反映着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程度。探讨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农村妇女的进步与发展,分析农村妇女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对于促进农村妇女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期所刊发的一组笔谈文章,主要从性别制度、性别平等、农村妇女主体地位、农村妇女社会角色、留守妇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关注农村妇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新农村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谐新农村是农村富裕和谐文明与农民当家作主的内在统一。建设和谐新农村要重点围绕“组织要素”和“利益要素”问题,以民主化、民本化的要求改革乡村两级的治理结构,以均等化、一体化的要求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设和谐新农村当下可及的多重视野是,确立一个大前提,从政治上重新认识农民;坚持一个大原则,把权利还给农民;重建一个大基础,将“三农”植入新的法律环境;竖起一个大标杆,重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拓展一条大途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倡导一个大理念,祛除消费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活品质集中显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农民生活品质实际上可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可以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由外部走向农民本身,结合农民对自身生活品质的评判,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联系.而农民生活品质包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生活品质五大层面及其具体评价指标,并结合指标的权重,共同构成了农民生活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1 029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的调查访谈,为这些具体指标提供了客观统计数据以外的农民主观认知及意愿.在着眼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提升经济生活品质推进生产发展,以提升环境生活品质推进村容整洁,以提升社会生活品质推进生活和谐,以提升文化生活品质推进乡风文明,以提升政治生活品质推进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经济基础的涵义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选择了反映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的6项衡量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福建省的67个县(市、区)进行层次聚类,最后将它们分为4类,并从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其类别特征,以期所得结果能为分类推进福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河南108个县(市)为研究单元,利用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将河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为3大经济区域。通过经济计量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经济区域各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结合各经济区域分布现状格局以及社会经济总体状况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了河南新农村建设应遵循分类规划、分区发展、差异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反射民生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农民的消费结构是透析"生活宽裕"状况的最佳视角。通过对近年来陕西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消费结构变化调查与分析,得出了陕西省农民消费结构变化在基本向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人情消费过高,多数人不堪重负;普遍存在着储蓄偏好,反对超前消费;注重生存性消费,忽视发展性消费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面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传统消费习性,树立现代消费观念等一系列措施,推进陕西农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推动陕西农民"生活宽裕"目标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3.
张连华 《中华魂》2008,(11):62-63
近几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只注重硬件建设和环境的改善,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使农民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因此,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女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女性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促进农村女性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离开农村女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就谈不到农村女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性成效。农村女性发展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女性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反映着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程度。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行动选择受到村庄权力结构、村庄类型,特别是乡土精英的深刻影响,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和普通农民三层次主体的行为互动是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形式;观念、利益、理性是农民行动的内在逻辑,农民从生存理性到发展理性的转变及农民自身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前景;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发展观是对新农村建设之路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心理和谐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心理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社会认同的角度,结合Turner的自我归类理论对中国农民的心理和谐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农民在不同社会认同分层上的心理和谐状况及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新农村。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农民素质不仅事关我国新农村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民教育和农民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发点在农村,落脚点也在农村,“以农为本”是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主体,农民文化素质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当前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破除农民文化素质发展的障碍,尽快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方法及其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动态量化地反映新农村建设进程,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的基础工作。该文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涵为根本依据,应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通过设置预选指标库,专家筛选、农民排序及多次专家论证,并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54项个体指标,构建了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综合指数模型(SCCI),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为例进行了实证应用,结果可为当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因此,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和行动,农民对中央的农村政策和措施的态度、满意度,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师生组织了这次抽样调查,就农民对新农村的认识、农民收入和消费状况、新型农民培养等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