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孙玉丽 《南都学坛》2000,20(4):95-96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建立在科学人文主义之上 ,以科学主义为基础 ,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的教育观。这种观念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其一是矛盾论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决定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机整合 ;其二是价值论 ,按照价值选择中统一性与偏移性相结合的方法论 ,以科学主义教育为基点 ,实现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2.
论坚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研究观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教育研究观问题始终是教育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以来是坚持科学主义还是坚持人文主义进行教育研究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研究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特点,笔者认为教育研究应该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学科优势进行视阈融合,形成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影响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教育思潮。两者大致经过了人文主义鼎盛期、科学主义萌生成长期、冲突分裂期、走向融合期四个此消彼长、聚散离合的历史阶段。受其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职能演变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梳理人文与科学两大教育思潮演变的历史关系,必将有助于探求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预测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当前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科学教育。本文对教育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进行剖析、比较 ,阐明它们相互融合的必然性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人文主义文化取向及其教育目的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人文主义文化取向综合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合理内核,体现了时代精神,代表了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对教育目的观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把科学教育视为基础,把人文教育视为导向,把"四个学会"视为终极目标.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以及形成相应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养成科学探索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6.
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足科学主义定量研究与人文主义定性研究二者之间对立互补的辨证关系,探求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整合之路,是当代教育研究方法论构建的主导方向.通过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本体论进行纵横两种维度的考察来厘定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应用研究的适用域界和有效操作层面,使三种研究各有所属、各有所长、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其内在的学术优势,形成整体性的学术张力,推动教育研究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力度不够、形式单一、缺乏特色的现状,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以人为根本,围绕职业理性的培养来创制"职业人文"教育。在"职业人文"教育实践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构建职业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脱离生活、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心理学知识分析,引发如下思考:如何处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自由的关系等。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提出了解决对策: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9.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立的实质是 :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为惟一的文化模式并以之改造其他文化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以人文主义“规范”科学主义。二者各有其合理之处 ,亦存在偏颇。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即 :科学精神是人文主义 (精神 )的基础 ,人文精神规范科学精神。在深刻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 ,而更重要的是 ,马克思主义在人文层次 ,是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的数学教育理论是绝对的二分法观点,对二分法进行整合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失调理论。文章阐释了数学教育理论二元整合的几个维度: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进而提出在"二元整合"观点下我国的数学教育目标改革需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程本身是一种文化象征,认识和了解英国学前教育课程,必须理解英国文化。英国文化传统中蕴含的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以及科学精神等使英国文化独具魅力,这种文化也构成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探究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文化基石、呈现方式及价值,无疑可为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主义促进了教育的科学化,推动了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科和分科教学的尝试;在课程目标方面,其影响体现在目标分类的细化趋向和价值取向上偏重工具性。科学主义本身的弊端和语文教育实践中的偏失,使人们认识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21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两方面正在做着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白话文运动拉开了语文本体变革的序幕 ,推动了语文教育学科化进程 ,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则相继影响了语文教育学科化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的思潮有其各自独特的方法论意蕴。这种方法论上的差异形成为一种学术传统与文化背景,影响着包括行政学在内的各门科学的发展。在行政学研究历史上,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学者恪守科学主义的方法论传统,而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等时期的学者则不同程度地引入了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使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成为一种趋势。中国行政学的发展要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要求我们做到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走出价值分析的绝对化和二元对立的误区,注重对影响人的非理性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指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人文精神。他认为, 人们应当把科学精神纳入始终为人文精神服务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6.
审美文化:高等教育的“第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文化是科学文化滋长的坚实心理基础,同时又是人文文化陶冶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阶段。在理性追求、价值诉求和创造实践方面,科学与人文总是“纷争频仍,”而审美文化恰恰在这一方面超越、融合并完善了“两种文化”而成为独立的“第三文化”。在学术视野中,审美文化的定位也超越了传统美学的领域。以审美文化为依据构建高等教育的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仅仅是为了明确宣示和突显审美因素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学术界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各自的优劣;指出鉴于以往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的断裂所招致的后果;如果要使社会工作研究保持正确而健康的方向,那么在研究过程中就应努力避免二者之间的断裂;最后探讨了在社会工作研究中如何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弥合。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分析得淋漓尽致 ,甚至认为难以调合。但由于忽视了两者本质上的同一性 ,往往在现实中遇到许多困惑 ,如环境危机、社会危机等等。本文从理论、现实等方面论证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必将合流 ,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卡尔-奥托·阿佩尔的先验解释学论证了西方分析哲学与解释学所分别代表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说明和理解、技术性旨趣与实践性旨趣之间具有互补关系,他同时重构了知识的先验条件,以此证明两种文化在本质上内在统一的,并且探讨了它们融合的方案。阿佩尔的先验解释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