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活动"范畴,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也是皮亚杰理论中最复杂、最不易把握的概念.皮亚杰的认识起源于活动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十分接近,而且从个体认识发生的角度支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单纯起源于物质本身的观点.但是皮亚杰的"活动"范畴不是尽善尽美的,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有着原则的区别,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进化的动力问题即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问题 ,哈贝马斯把个体同一性的发展当作解释集体同一性的变化的钥匙 ,对社会进化动力理论进行重构。本文拟对哈贝马斯社会进化动力理论进行粗浅的梳理 ,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其作出一定的评析  相似文献   

3.
“自组织悖论”与社会组织进化动力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组织进化动力是来自于组织外部还是组织内部、是社会系统自我演进还是受人(组织者)为设计和干预,始终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观点很难取得一致,系统自组织理论的发展,使争论更为复杂化,文章提出社会系统要素的意识特征必须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并分析了社会组织进化动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皮亚杰首次利用实验方法,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微观角度,揭示了儿童的道德责任的发生过程和机制。道德责任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经历了由他律的客观责任向自律的主观责任的进化。真正的道德责任产生于协作。皮亚杰的道德责任发生论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是:道德教育必须以自由为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活动,才能教会学生负责。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们对皮亚杰主义的理解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解乃至学术偏见.重新审视皮亚杰的主张和对皮亚杰主义的批评非常有必要。关于皮亚杰理论低估了儿童能力的批评,大多数未能确定儿童较之皮亚杰所认定的更多的能力,且存在方法论错误和概念的混乱。关于皮亚杰建立的年龄常模有误的批评,将皮亚杰主义与思维模式的获得年龄机械地联系在一起,忽视了其实皮亚杰重视的是思维的转换顺序。关于皮亚杰对认知发展持消极态度的批评,源于认为发展是由缺少向实有的认知状态运动的过渡过程的错误概念。关于皮亚杰的理论是一种极端的能力理论的批评;过分夸大了皮亚杰主义与极端化的能力理论的相似性。关于皮亚杰忽视社会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的批评,未能关注和理解这种"忽视"的非实质性及皮亚杰所思索的认识论问题。在未来研究中,应从更加广泛的知识领域出发细致而客观地审度、理解皮亚杰。  相似文献   

6.
皮亚杰建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皮亚杰的外化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基本一致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互补 ,而皮亚杰的内化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思维形式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观点是相悖的。不过从总体上看 ,皮亚杰的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许多方面是可以相容的  相似文献   

7.
论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主要是他在探讨认识发生发展的机体根源和心理根源时体现出来的,其核心是强调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建构作用。鉴于国内对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多有比较研究,但智仁相见,观点迥异。因此,本文在评论皮亚杰该思想的同时,比较分析了其与能动反映论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代表了现代认识论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从根本上来说,它与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对于发展能动反映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尽管这个理论尚有不少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理论强调通过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智力与思维能力 ,对于教育产生了诸多深刻的影响。本文深刻分析了皮亚杰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以及智力发展结构。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活动教学思想”是皮亚杰学说在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最后 ,本文就皮亚杰的智力操作图式说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论观点采择与皮亚杰的去自我中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儿童对个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认知的研究始于皮亚杰。皮亚杰提出了“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的概念 ,在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 ,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对观点采择的研究是对皮亚杰关于儿童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皮亚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启迪。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活动的逐步的开展,研究者不断对他的理论提出异议和批评,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新皮亚杰理论。本文初步阐述在经典皮亚杰理论以后,新皮亚杰理论的研究者们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了解当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皮亚杰理论本身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消解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些争议。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和机制观进行深入剖析可知:认知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是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的统一;认知发展的机制是人与物的互动。只有将认知发展的阶段与机制有机整合,才能全面、客观地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理论在外语教学思维活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 ,我国的建设急需一批创新型外语人才 ,而创新个人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思维教育 ,即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三类思维能力 :继承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思维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导入建构主义理论 ,指导课堂中的各项思维活动 ,可以达到双重目的 :既激活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图式 ,促进同化和顺应 ,不断达到认知上的新的平衡 ;又可促使学习者积极思考 ,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现代信息加工学派的认知心理研究与社会认知心理研究试图揭示人类认知的心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人类认知发展阶段和过程,并按照认知发展阶段和过程来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帮助人们优化认知图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论,是认知学习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前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大部分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运用建构主义为指导研究和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阅读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皮亚杰<儿童语言与思维>(1923)发表以来,他的"儿童语言"思想对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儿童语言实验的"临床法"、儿童间交流、语言起源的个体发生学探索方面,皮亚杰对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贡献尤其突出.皮亚杰语言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仍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来对儿童特质概念发展的理论探讨一直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儿童特质概念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近期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热潮的兴起,有关儿童特质概念发展的理论也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和凯斯的信息加工理论等一般认知理论发展为儿童心理理论取向的理论。但在儿童特质概念发展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发生认识论的哲学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而是一个关于认知的结构及其发生与发展的理论。发生认识论的建立有其深厚的哲学根源:它是在批判传统认识论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皮亚杰看到,无论是经验主义方法,还是理性主义方法对于认知的结构及其发生与发展的解释都是片面的,因为前者忽视了结构,后者假设了结构而没有注意到结构发展的自然进程。皮亚杰在对两者辨证综合的基础上,提出“发生学的结构主义”,指出认识的发生与发展是因为我们作为生物先天地就包含着这样的结构,而且是因为我们作为生物对结构进行主动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演化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化经济学借鉴生物进化的思想方法和自然科学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动态、演化的视角分析和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演化经济学以惯例、新奇和选择为核心范畴,在有限理性、多样性和时间不可逆的假设前提下,利用自组织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分析框架及工具,在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五个方面说明了达尔文进化论对于认识人的本质的范式作用:(1)对人的解释的从下到上的新模式;(2)对社会合作行为的生物学解释;(3)对社会道德的进化博弈论说明;(4)关于基因决定作用的"自然选择"说;(5)对身心关系问题的进化认识论说明.  相似文献   

20.
道德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样式,人的道德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道德思维水平支配和制约。道德思维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伦理学理论形态范式的演进和嬗变,相应地发生着历时性的范式转向和共时性的理论融合。探究道德思维的逻辑关系考察、结构要素分析和理论形态演进,可以廓清道德思维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的理论主题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更新。道德思维从综合性思维到分析性思维再到反思性思维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深刻理解道德规范、道德语言和道德共识之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