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抗美援朝期间,赵积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五连当班长。在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中,他一人孤胆作战六小时先后打退敌人六次进攻,战后清查共歼敌113人,被所在部队评为一等功臣。志愿军十九兵团首长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并接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的二等国旗勋章。1953年7月在朝鲜战场夏季反击作战中,志愿军守卫在马良  相似文献   

2.
集生 《山西老年》2013,(9):21-21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电影《英雄儿女》中这首风靡全国的歌曲《英雄赞歌》,其创作和演唱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1952年春天,中国文联组织以巴金为组长的创作组赴朝鲜体验志愿军的生活,准备创作一批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文学作品,巴金选择志愿军某团六连作为体验生活的地点。在七个多月中,他与战士吃住在一起,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到前线采访。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巴金满怀激情地创作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英雄的故事》《保卫和平的人们》《明珠和玉姬》等作品。1961年,经过三年酝酿与创作,巴金的中篇  相似文献   

3.
李泽民 《今日南国》2006,(10):57-58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邓小平会见了金日成,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会见时也在座。邓小平和金日成在会见时自然谈到30年前的那场战争,金日成代表朝鲜国家和人民感谢中国的帮助和支持,顺便向邓小平打听原志愿军十五军的战斗英雄柴云振。邓小平转问原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秦基伟回答说:“柴云振是原志愿军十五军的一名战士,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相达峰战斗中英勇顽强,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秦基伟接着说道:“我们现暂不清楚柴云振的情况,一旦打听到消息,我们一定及时向金主席报告。”旁边的邓小平听了秦基伟对柴云振的介绍,也为其隐姓埋名的举动所感动,指示:“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相似文献   

4.
朱石标 《老友》2013,(12):17-17
1952年我参加了抗关援朝.先后在志愿军21军司令部警卫连、军部作战处.志愿军62师炮兵团和步兵团等工作过。荣立三等功1次.获得连、营嘉奖各2次,在无名高地加入共青团,在朝鲜东线战斗中受过伤。事情已经过去了60年.许多往事也已淡忘.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雪夜急行军的事.却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  相似文献   

5.
绕指柔 《新天地》2011,(3):34-35
心系英雄,两地书结下纯美恋情时光回溯到60年前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1951年夏,随着作家魏巍长篇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刊登,国内掀起一股给"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写信的风潮。那时,志愿军部队每天都能收到成千上万封国内来信。时年17岁的黄玉梅正在武汉一所师范学校读书,她也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6.
兴华 《山西老年》2014,(12):30-31
81岁的刘兴华、82岁的贾振鑫、83岁的钟达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兵,从朝鲜回国后,他们响应毛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积极参加了组织、训练、宣传"大办民兵师"的工作。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四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他们参展的作品"三个老兵摄影展"受到与会2000多中外摄影师和5万多观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1953年朝鲜停战后,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未能就一切外国军队撤离朝鲜半岛达成协议。尽管如此,至1955年底,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却已将大部分军队从韩国或朝鲜撤离。1958年2月,朝鲜和中国政府公开宣布中国军队将于年内单方面从朝鲜撤离完毕。10月26日,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到中国,撤军行动完成。表面上看,中朝宣布并实施这一撤军行动,旨在迫使联合国军也从韩国全部撤离。但实际上,中国军队单方面撤军却有着相当复杂的政治背景和原因。中国撤军方案的形成过程反映出1950年代中后期中国、朝鲜以及苏联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从毛泽东主动向金日成提议全部撤军、金日成先后提出两套撤军方案、中国对于撤军方案的取舍和修订、待苏联同意后毛泽东才答复金日成以及并非全部志愿军留驻中国东北等细节中可以清楚读出,在中朝"团结友谊愈臻巩固"的话语背后,各自利益的不同考量与诉求。  相似文献   

8.
君义 《山西老年》2011,(9):18-18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飞机依仗绝对的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狂轰滥炸,如入无人之境,有时竞有意超低空飞行,戏弄志愿军地面部队。  相似文献   

9.
学芝 《新天地》2012,(11):38-39
2012年5月6日,70岁的李定群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从河南省灵宝赶到了山东省胶州市,他和寻找了60年的大哥沈可纯终于要见面了。笔友成兄弟1951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群众纷纷给志愿军写慰问信。时年9岁的李定群在河南省灵宝念小学4年级,受此影响,李定群也提笔写了一封慰问信,寄给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战士"。没  相似文献   

10.
潘秀玲 《源流》2015,(1):18-18
12月17日,在2014年广东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2013-2014年广东老区宣传工作40个先进集体及4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省老促会副会长李守进宣读了表彰决定。茂名市老促会等10个单位获"特别贡献奖";韶关市老促会等5个单位获"一等奖";清远市老促会等6个单位获"二等奖";汕头市老促会等9个单位获"三等奖";河源市...  相似文献   

11.
古代朝鲜的道教"八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唯一民族宗教,它于东汉时期形成以后,逐步地完善和成熟,并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频繁,渐渐扩展到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在朝鲜的高丽文宗(1450-1452年在位)时代,就曾建造"八圣堂"祭祀"八仙",其"八仙...  相似文献   

12.
提起黄继光这个响亮的名字,全国人民几乎无人不知。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和董存瑞、邱少云等一样,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和国新人。谁能想到,当时因种种原因,这位“巨星”的英雄事迹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就连报纸上刊登的作战经过,也十分简单,甚至有的与事实不符,以致最初上级只为他评了个“二级战斗英雄”。那么后来是谁发现了这颗“英雄巨星”?在老志愿军中一直流传着“没有万福来黄继光就不会‘一举成名’”这一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前不久记者采访了曾任黄继光所在连连长、现已离休的原空军某…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24日,58年前曾以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传世之作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的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因肝癌不治,与世长辞,举国含悲。8月30日上午,魏巍的追悼会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在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位身材不高、面容憔悴的五六十岁的男人:从形象身份来看,他不像是魏老的家人和亲属;从着装打扮来看,他又不像是魏老的同事与文学界同人。他是什么人呢?他,就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当中写到的志愿军英雄隋金山的儿子——隋凤喜。  相似文献   

14.
赵芳 《金陵瞭望》2009,(9):75-75
中国帝王大都在年纪轻轻时选择自己的墓地。1946年。蒋介石以抗战英雄之态还都南京后.也开始着意选择自己的墓地了。他秘密请来老家奉化雪窦寺的长老太虚,太虚奉命后,在紫金山四周为其寻龙穴。  相似文献   

15.
范根林 《山西老年》2011,(11):29-29
在山西太原市狄村,生活着一位曾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国际二等功”、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打坦克英雄”、参加过全国“群英会”的志愿军战斗英雄。他的名字叫苏兆丹,而更为传奇的是,苏兆丹这个名字还是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改的!  相似文献   

16.
王彬彬教授《中共军队称名的变迁》一文,遗漏了因参加朝鲜战争中共军队曾一度改称"志愿军"的历史内容;在论述"人民解放军"一名的由来时,出现前提性的时间错误;在谈及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时,忽略了至关重要的原创性史料;另有引用史料随意且不注明出处以及因疏于校对出现不应有的文字错讹等硬伤。  相似文献   

17.
显然,这是一块碑王。外观上,碑石的长度、宽度、厚度,全墓地3600多块墓碑与它相比,都不免略逊一色,低矮三分。最主要的是,它的份量来自碑主本人。试想,碑下长眠的如果不是孔子,曲阜城北、洙水河畔能有这座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吗?如今,旅游热潮  相似文献   

18.
难忘的瞬间     
太原电专离休干部赵积华,1951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中担任尖刀班班长,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了攻占100高地的任务,全班荣获集体三等功。在坚守的42号高地阵地上只剩他一人的情况下,打垮了敌人六次反扑,消灭敌人110多名,迫使敌人不得不最后放弃42号高地,因而荣获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同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照片为志愿军胜利回国,首都各族人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最可爱的人”——志愿军代表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慰问(右前一为赵积华)。  相似文献   

19.
1952年夏秋之交,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对美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作战。美军不甘心失败,10月14日发起“金化攻势”,这就是我们说的上甘岭战役。  相似文献   

20.
洪命熹在朝鲜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和崔南善、李光洙被称为"朝鲜三天才"。他不仅作为一名作家,更是作为一名民族解放运动家而名满天下。他的创作大力推进了朝鲜文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过渡。洪命熹仅有的作品《林巨正》是一部百科全书似的大河历史小说,被誉为"奇书"。主人公林巨正在小说中先后与六名女性建立关系,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两性关系属社会敏感的神经,研究它能够以斑见豹,达到解读林巨正形象的复杂多面及科学解析小说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